孩子多大就不用穿学步鞋了(孩子学步就要穿学步鞋)

好些家长其实在买孩子用品的时候,不太理性,孩子还没有学步,就开始张罗给孩子买一双学步鞋。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看一些闲置平台大概就能发现。逛闲置平台母婴区的时候,会有很多9成新甚至没穿过的鞋子,躺在里面等待买家接手。到底什么年龄才应该买第一双学步鞋给孩子穿呢?学步鞋应该怎么看呢?看似很简单的问题,这里面还真有一些科学道理。今天我就来细细说。

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光脚会冷到足底神经,影响孩子的体质。21世纪了,这种说法要换啦!光脚对孩子整个大脑和身体发育的好处多着呢。

1、光脚可以促进孩子感官和大脑的发育:从现代医学来看,人体的脚部隐藏着很多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构成了孩子的重要触觉器官。宝宝光脚,能触碰不同地面变化,无论是光滑的鹅卵石,软软的床面还是硬硬的地板,这些都能变成他们脚部丰富触觉神经的刺激物。通过这些刺激,感官能和大脑迅速建立联系,促进孩子各种精细化动作形成,还能提升感觉灵敏度、环境感知力。

2、光脚可以增强孩子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宝宝学得更快走得更稳。孩子脚部神经直接感受到来自地面的压力,感知地面高低变化,并让脚趾更好地抓住地面,就可以更快、更灵活和更协调了。

美国足部医疗协会经过研究更提出了:"让小朋友赤脚可帮助脚部正常发育、发展肌肉组织与力量以及控制脚趾的活动发育。" 既然光脚有这么多的好处,那是不是就要孩子直接不穿就好了呢?这又是绝对化的思维了。到底孩子要不要穿学步鞋,要根据周边环境而定。随孩子成长,探索的半径和范围就会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双学步鞋,也就是妈妈们一直问的,到底怎么样的学步鞋才合适呢?

1、学步鞋也要"赤足"概念

欧美权威儿科学术杂志《儿科(Pediatrics)》在1991年发表的一篇关于儿童鞋子的文章,强调裸足对孩子脚部发育是最好的状态,而鞋子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脚不受伤害。从儿科杂志上,我们不难看出,学步的一段学步鞋,要求一个"赤足"概念,简单来说,就是鞋底要真的足够薄,薄到什么程度呢?找了家里的这款江博士"BB学步123"的一段学步鞋做演示,将手按在鞋垫上,鞋垫大概距离鞋子1cm左右,都算是超薄的鞋底,而且手能够隐约感觉到的变化。

孩子多大就不用穿学步鞋了(孩子学步就要穿学步鞋)(1)

(一段学步鞋鞋底超薄)

2、分年龄段给宝宝不同的学步鞋

孩子学步一般分为8-15个月处于爬行到学步过渡期、15个月-3岁学步期以及3岁之后的学步稳定期。前面说过爬行到学步过渡期需要超薄的鞋底,那么第二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加上符合力学的前足易曲折,挑选鞋时,拿起鞋后跟捏,一定要硬,同时鞋的前头也要硬,分别起到稳定关节和保护脚趾的作用,真正软的地方要在前掌处。我们同样拿江博士"BB学步123"的幼儿学步鞋来演示,向上折学步鞋,会明显看到前掌处弯折了,而且可以看到鞋前和鞋后都会有比较硬的设计,保护孩子足部。这就代表说比较符合宝宝的足部发育和学步需求的。第三阶段宝宝进入稳步阶段,就要开始考虑有足弓承托垫、加硬后跟杯的鞋子,帮助稳定脚形和承托足弓,让宝宝足部在良好环境下发育。同样也是拿有完全分龄设计的江博士"BB学步123"来演示,三阶段对应的是江博士的幼儿稳步鞋,用手压一下鞋垫,会有一定幅度的弹性,说明是有承托功能的,鞋后跟有加硬的设计,同时前围有比较宽的弧度,集合了温和承托垫、加硬后跟杯、舒适前围的学步鞋,对稳步期的宝宝足部保护比较有利。

孩子多大就不用穿学步鞋了(孩子学步就要穿学步鞋)(2)

(二段学步鞋前足易曲折)

孩子多大就不用穿学步鞋了(孩子学步就要穿学步鞋)(3)

(三段学步鞋后跟杯较硬)

孩子多大就不用穿学步鞋了(孩子学步就要穿学步鞋)(4)

(足弓承托垫)

另外,学步鞋要给宝宝营造一个舒适的穿着环境,换言之就是要合脚。合脚的鞋子一般比小脚长度和宽度宽裕1cm左右。另外,如果孩子已经4岁了,选择鞋子的时候家长不妨带孩子到一些专门儿童鞋门店进行验脚配垫,依靠仪器数据,可以精准了解孩子的足部具体发展情况,帮助选到更合适的鞋子和鞋垫。

3、安全及质量问题很重要

宝宝的足部皮肤娇嫩,需要有安全的认证。由于生产工艺要求,这些材料在制造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含有涉及化学安全的限量物质,在选择学步鞋和儿童鞋如何留意鉴别是否安全,可以遵循这么一个标准:GB 30585-2014《儿童鞋安全技术规范》是我国童鞋行业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我们怎么鉴定是否安全且质量好呢?最简单的做法是,购买学步鞋前可以看它是否有"三证齐全":即合格证、"三包"凭证和产品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