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子有方怎样培养出孩子的好性格(一个优秀的太子是怎样养成的)

爱子有方怎样培养出孩子的好性格(一个优秀的太子是怎样养成的)(1)

说贾谊是毛主席一生赞赏的文坛骄子,绝非夸张。仅据我们看到的资料,早在1918年,年仅25岁的毛主席便吟出了“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的诗句。尔后在他的读书批注和言谈中,都曾多次提及贾谊,称他为“英俊天才”并为贾谊早夭而深深惋惜,1958年4月21日,毛主席专门写信向他的同事们荐读《贾谊传》,信中特别指出,《治安策》一文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

《治安策》全文较长,现将全文分段发出,全文共计20段,以下是第十四段:

【夏为天子,十有余世,而殷受之。殷为天子,二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余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使士负之,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见于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道也。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昔者成王幼在襁抱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传之德义;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故乃孩子提有识,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故择其所耆,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学。学者,所学之官也。《学礼》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则亲疏有序而恩相及矣;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而民不诬矣;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圣智在位而功不遗矣;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则贵贱有等而下不 矣;帝入太学,承师问道,退习而考于太傅,太傅罚其不则而匡其不及,则德智长而治道得矣。此五学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及太于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瞽史诵诗,工诵箴谏,大夫进谋,士传民语。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愧;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三代之礼: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春秋入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鸾和,步中《采齐》,趣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其于禽兽,见其生不食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故远庖厨,所以长恩,且明有仁也。】

夏朝的天子,其位传了十几代,然后被殷商继承。殷商的天子,传位二十多代,然后被周朝继承。周朝的天子,传位三十多代,然后由泰朝继承。秦朝的天子,传位仅二代就灭亡了。人的秉性本来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为什么夏、商、周三代的君主能以道德治国而使统治久长,而秦朝不以道德治国而特别残暴呢?这个原因明白可知。因为古代的君王,在太子刚刚诞生的时候,就要举行一定的礼仪,让士人背着他,执管仪式的官员衣冠整齐端庄肃穆,陪太子到南郊,引见给上天。沿途遇官阙便要下来,经过宗庙时则要恭敬地小步快起,这是孝子应该遵循的规则。所以,太子虽为婴儿,但道德礼仪的教育就已经实行了。过去成王还在襁褓之中,召公便当了他的太保,周公为他的太傅,太公当他的太师。保,其职责就是要保护太子的安全;傅,其职责就是要以道德仁义教导太子;师,其职责就是用教育、训导来引导大子。这就是三公的职责。

此外,还为太子设置“三少”的官员,都是上大夫,称为少保、少傅、少师,这些官员都是陪伴着太子共同生活的。所以,太子在幼年时便能获得知识,三公、三少坚持以明孝仁礼义来引导他,驱赶走邪恶的小人,不让太子见到坏的行为。于是,天子从全国选择品德端正、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知识渊博而又深知治国之道的人来拱卫和辅佐太子,让他们与太子朝夕相处陪伴左右。所以,太子从诞生之日起,所见到的都是正派的事情,所听到的都是清正的言论,所实行的都是公正的原则,左右前后都是正直的人。一直与正人君子相处,就不可能不正派,就好比生长在齐国的人不可能不讲齐国语言一样;一直与不正派的人相处,就不可能正派,好比生长在楚国的人不可能不讲楚国语言一样。要选择太子的嗜好,一定要先对他进行教育,然后他才能得到;要选择太子的乐趣,一定要先让他学习,然后他才能去做。

孔子曾经说过:“少年形成的性格就如天生的一样,长期养成的习惯就如同自然形成的一样。”到了大子年纪稍大一点,也就是懂得女色的时候,便要送他进学馆学习。”学馆,是主管学习的官府机构。

《学礼》中说:“帝入东学,学习尊重长辈,崇尚仁义,这样就懂得了亲疏秩序,并能将恩德依次散布;帝入南学,学习尊崇老人,而以诚信为贵,这样就懂得了长幼有别,而人民也不会相欺;帝入西学,学习尊重贤明的人,而以高尚品德为贵,这样圣明智慧的人在位,功业将不会遗弃;帝入北学,崇尚高贵,尊重爵位,这样贵贱之间就有等级之分,下级也就不会超越权制了;帝入太学,接受老师的教育,寻问治国安邦的法则,回来后认真温习并接受太傅的考试,太傅处罚他的错误而正他不完整的地方,这样在德智方面都会有所长进,治国安邦的道理也就掌握了。帝王在这五学中完成了学业,那么黎民百姓也可以经过教化而在下面和睦相处了。”

等到太子举行冠礼成年之后,虽然可以免除太保、太傅的严格管束,但仍有记录过失的史官,负责膳食的内臣,进善言的人常立于旌旗之下时时提醒,记录恶行的木具也常置宫中,那些敢于劝谏的人还可以击鼓进谏。盲人史官为太子背诵诗歌以此劝勉,乐工弹唱规劝的曲调和箴言,主主大夫进献计谋,士人传达民间的言论。习惯和智慧同时增进,所以言行切合道德规范而没有什么羞愧的事情;教化与思想同时完成和形成,所以举止符合伦理道德就像天性如此。

夏、商、周三代的礼仪规定:春天早晨要朝拜太阳,秋天傍晚要迎拜夕月,这样做就是要表明对日、月的崇敬;春秋两季入学时,德高望重的国老坐在上位,太子捧着美食佳酿亲自送给国老吃,这样做就是要表明孝道;行走时要伴着马车铃铛的节拍,缓步慢行要符合《采齐》的音律,快步疾走则符合《肆夏》的曲调,这样做就是要表明行为有节度;至于对待飞禽走兽,看见它们活着便不忍心杀死它们,听到它们的叫声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要远离厨房,其目的就是要使思德不断滋长,并且表明有仁爱之心。

附: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十八岁就以文才名噪当时,二十岁即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便升做太中大夫,成为西汉大臣。宦海浮沉的经历和过人的智慧,使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才华横溢,议论切中事理,识见深远,其中纵横韬略,修行处世,真可谓“沾溉后人,其泽其远”矣。

爱子有方怎样培养出孩子的好性格(一个优秀的太子是怎样养成的)(2)

度学创始人李云飞度体书法:取舍有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