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演奏京韵(天籁之音国韵之声)

2018年12月1日,在贵州师范大学国际音乐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在贵州等你》两首葫芦丝齐奏曲响彻音乐厅内外,来自贵州省各地的一千一百余名葫芦丝爱好者,身着统一的水红色服装尽情的吹奏和演唱,在台上指挥的除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何永康外,还有一位就是本次“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8千人葫芦丝大齐奏音乐会”的策划组织者、著名音乐教师、贵州天国葫芦丝文化传播中心主任——杨天国老师。

葫芦丝演奏京韵(天籁之音国韵之声)(1)

杨天国

杨天国,一位从贵州镇宁县大山深处布依族乡村里走出来的布依族小伙子,由于从小受到家乡布依族民族音乐的熏陶,耳濡目染,自幼学习竹笛、葫芦丝(贵州民族地区亦有类似的葫芦笙、葫芦箫和葫芦笛)及巴乌(贵州彝族等地区有之),梦想长大后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振兴而奋斗一生。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他考入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修笛子专业并兼修葫芦丝和巴乌,正在朝他少儿时的梦想一步步迈进……在大学音乐学府学习奠定了他扎实的音乐理论和民族乐器演奏的基础,毕业后,杨天国老师一头扎进了民族音乐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他先后在贵州省老年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和贵阳中小学校任葫芦丝·巴乌专业教师,将大学学到的艺术课程运用到了教学实践当中,受到广大学员和音乐爱好者的好评。

为了更好地传承、普及中国民族乐器,他还创办了贵州天国葫芦丝文化传播中心、贵州天国葫芦丝艺术团和贵州筑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机构和企业,让葫芦丝·巴乌艺术走向大众和市场。虽然是市场化运作,但杨天国老师却免费在贵州举办了二十余期葫芦丝·巴乌培训班,培训学员近万人,好评如潮,称赞无数。杨天国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他教学不是简单地教几首曲子,而是从音乐乐理和识谱开始,认真负责,方法独特。他的学生上至80余岁的耄耋老人,下至3、4岁的幼儿,他都不厌其烦的教他们走向音乐的殿堂,他所辅导的学生参加考级通过率达百分之百,并能在国际、全国及省市葫芦丝·巴乌大赛上,取得金、银、铜奖及优秀奖等,可谓教学有方有术,桃李满天下。由于他个人的音乐基础扎实和较高的音乐素养,杨天国老师葫芦丝和巴乌的演奏水平也极为高超,他对于各种葫芦丝·巴乌乐曲的演奏风格和技巧把握的非常准确,演奏乐曲时时而低沉、委婉,时而高亢、悠扬,表达出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让人如痴如醉。 我作为策划、领队和评委见证了杨天国老师荣获“2010年首届贵州葫芦丝·巴乌大赛”青年组金奖、“2011中国国际葫芦丝·巴乌邀请赛”金奖等殊荣。

葫芦丝演奏京韵(天籁之音国韵之声)(2)

葫芦丝专业演奏与考级教程

葫芦丝和巴乌本属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经后人改良,其性能日臻完善,近年来受到大众的喜欢和学习,时下学习者虽然众多,普及也随之广泛,但有理论支撑和高超的技巧的人甚少。鉴于此,杨天国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广大葫芦丝爱好者的需求,编纂了《葫芦丝专业演奏与考级教程》 并由人民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此教材是一本较为规范、系统的葫芦丝专业演奏教程。它既有基础的音乐乐理、葫芦丝的演奏技巧,又有丰富而循序渐进的练习、演奏和考级曲目等,并配有音乐示范和伴奏,可谓集众家之所长,是一本难得的葫芦丝教材。

以往在中国民乐界不被重视的葫芦丝,近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复兴,受到越来越多的大众青睐,现已风靡全国,2013年在中国民族器乐大赛上葫芦丝更是一展风采,闯入决赛,可以说这是葫芦丝和巴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更是一个振兴少数民族文化和器乐的新时代,杨天国老师正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和践行者!

(作者何中东: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贵州省音乐家协会葫芦丝·巴乌学会会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