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

钟江影评

影片简介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1)

2007年,9岁的小学生更纱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失踪,两个月后,她被发现和一个叫佐伯文的19岁男大学生在一起。

警察将更纱解救,而男大学生佐伯文因“诱拐儿童罪”被判入感化院。

十五年后,更纱已经长大,她在一个餐厅工作,工作事业都很顺利,也有一个即将结婚的男朋友。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2)

一天,更纱和同事到一个新开的咖啡馆里,她从声音一下就认出了咖啡馆的老板就是曾经一起相处了两个月的那个人---佐伯文。

于是,渐渐的,每天下班后,她不再紧赶慢赶地回家给男友做饭了,而是带着本书来到这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静静地坐着。

她是怎么了?想报仇吗?还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男友察觉到了她的异样,于是打电话到她工作的餐厅确认,甚至跟踪她来到了这间咖啡馆。

接着一则“十五年前的恋童癖绑架犯在开咖啡馆”的图文消息被放上网络。

更纱震惊了!她气到发抖!

因为,她太害怕有人去伤害咖啡馆里的这个人了。

佐伯文,曾经是她的月亮,在黑暗中给予了她光亮。

原来十五年前, 9岁的更纱根本不愿意回家,尽管雨瓢泼而下,可她依然坐在公园里。听着秋千链条的喑哑叹息,看着手中的书被雨滴一点一点侵蚀。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3)

她哪里来的家?父亲因病而死,母亲和新的男人出走,她被丢在亲戚那,而表哥每天晚上会潜入她的房间……

她太恐惧了。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4)

这时,一把伞横在了更纱的头顶,无家可归的她遇到了孤独的大学生佐伯文,帮她挡住了那些寒雨。“要来我家吗?”一个如甘霖般的邀请将更纱从窒息的世界里拯救。更纱跟着伞的主人回了家,睡了一个长长的觉,她好久没有睡的那么安心了。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5)

睡醒以后,更纱又成了之前的那个活泼快乐的自己。她希望自己能永远住在这里,吃着冰激凌、披萨,看着动画片,有人听她说话,没有人让她害怕…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6)

被警察找到她们俩人的那一天,佐伯文带着她在河边游水,自由自在。后来,更纱喊佐伯文快跑,可他却握紧了她的手…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7)

从此,就是靠着这次握手的力量,她渐渐长大。

被表哥侵犯的那个秘密,更纱终究无法说出口,她选择了沉默,心中对佐伯文无限歉疚。

十五年后,当他们再次相遇,她依然感受到了久违的“岁月静好”,也终于放下心来——他似乎过得很好。

可是,旧事重提,会让他遭受再一次的误解和伤害。始作俑者是更纱的男友,那个“可怜”她,给她一个家,每天需要她做饭的人。所以说,还是因为她,因为她,佐伯文又一次倒霉了。

和男友起了争执,被打得伤痕累累的更纱本能地奔向佐伯文。更纱请求他的原谅,换来的是他又一次的包容。

十五年前的那个少年此刻还是很清瘦,不爱说话,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他温柔地摸着更纱的头说:“你可以留下。”

一切都没有改变。就像月光一样,清白如洗,云卷云舒下,永远存在。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8)

而更纱和佐伯文说:“我是大人了,我长大了。”更纱离开了家暴男友,开始一个人生活。她把家搬到了佐伯文的隔壁,因为这里最安全。

可是好景不长,佐伯文是“萝莉控”“诱拐犯”的消息不胫而走,楼道里塞了恶意传单,他的咖啡馆门口被喷漆喷了大字。更纱和佐伯文的照片被八卦媒体用稀奇古怪的标题来包装出版。

打击是毁灭性的,没人理解佐伯文,他的咖啡馆开不下去了,他的女友要和他分手,就连警察也继续传唤佐伯文;更纱呢,从被害者成为了不被理解的人,她的工作也丢了,全部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她。

没有人在乎真相,应该说,所有人都仿佛见证了真相般给他俩做出了最终判决。大众先入为主的偏见、旁人穷追不舍的关怀、捉错用神的善意终将二人推如了深渊……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9)

《流浪之月》由李相日自编自导、广濑铃 / 松坂桃李 / 横滨流星 / 多部未华子 / 趣里 / 三浦贵大 / 内田也哉子 / 柄本明 / 白鸟玉季 / 増田光桜联合出演的悬疑剧情片,本片改编自荣获日本2020年本屋大赏奖的 凪良汐的同名小说,于2022年5月13日在日本上映。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10)

遗弃、性侵、诱拐、恋童癖,剧中一条条骇人听闻的内容向观者涌来。就像用放大镜观察着整个社会,阴暗面被放大,被集中到一起,社会的创口被不留情面地暴露出来。同比会想起在2018年斩获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的《小偷家族》:繁华无比的东京都,涩谷人潮涌动,银座灯火绚烂,是枝导演偏偏把镜头架在了光未曾照到的阴沟前,日本社会最黑暗的一面脓水般地流出;又想起本片导演李相日执导的影片《怒》,同是女主角的广濑铃在片中被强暴的那段,哭声、嘶喊声夹杂着爆发出来,而银幕前的我们也无能为力。不尽相同的表现手法,《流浪的月》同样带给我这样的感受:生活在这样一个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暗潮涌动的世界中,难以定义每一个善与恶的我们,就同影片中的文与更纱一样,持续地在逃走中前进,流浪于月光之下。

李相日导演的镜头随着流淌的胶卷切换着,片中每个场景的色调、布景似乎让银幕里每一个人物的一颦一笑都在眼前浮动,不自觉地在心中留下了淡淡地感伤和无奈。

影片中更纱与佐伯文的关系恐怕用三言两语是很难形容的。社会给他们贴上“加害者”与“被害者”这样不相互憎恶、仇恨就不正常的标签,甚至为佐伯文辩解的更纱会被认为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而所谓的“加害者”的“被害者”反而是这个世界上最能理解对方的人。更纱和佐伯文不顾所有人的反对走到了一起,不是因为亲情或爱情,更不是为了金钱或肉欲,只是为了能有一个相互抚慰,能共同在月色下流浪的灵魂伴侣罢了。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11)

小时候被欺负过的更纱,长大后依然在频繁做着同样的噩梦,不断在哭泣中醒来。面对男朋友的亲热,她每次都特别反感,无法投入。为什么小时候她说不出口被欺负的事,好替佐伯文解释?因为潜意识里,她知道这是羞耻的,是不正常的。长大后,她又为什么不拒绝男友?因为她觉得交往就必须要做“那种事”,她没有权利说不,她也不期待对方会理解。

更纱被【性】伤害、困扰、勉强、无法得到解脱。使她无法融入正常社会的,还有伴随她的传闻和揣测。那些人不相信她小时候没被佐伯文伤害过,却不知道真正伤害她的是什么。

她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让她做自己的世界,一个理解她,不会以世俗理念约束她、要求她的人。在这个故事里,那个人就是佐伯文。小时候,她逃向了他,长大后,她又一次逃向了他。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12)

更纱对【性】,是后天的排斥,佐伯文则是天生的缺失。

因为身体的不健全,妈妈以异样的眼光看他,那眼神给了他很深的伤害。佐伯文知道自己是不正常的,他很自卑,但又无法排解这种痛苦。于是他宁可被公开为恋童癖,背上世俗的憎恶,用全世界的唾弃来掩藏真正的秘密。

佐伯文需要的是一个理解自己的人,一个不介意自己的不正常,能够包容和宽恕他的人。那个人就是更纱。小时候,他向她求救;长大后,他又一次向她求救。

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群人或者说大部分人共同设定并认可的一些标准,人们程式化的认为那就是对的、是真理!如果有人不按设定进行,就会被孤立、被污蔑、被凌迟。这些人为了活下去,活在这个并不能容忍他们的世界上,最终他们只能流浪,像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赤身裸体的把自己完全溶解在如湖水一般的芸芸世界里,视线里只能看见那一弯清冷的月,如目、更如泪!无论流浪到何处,只要扬起头 ,就能见到那颗遥不可及的孤独的月...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13)

“我是为你好。”我们似乎总能听到这句话,或许我们自己也在不经意间说出过这句话。而这样看似善意的话语,却是在包装和改造当事人的意图。我们总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很难跳脱出自身,以及所谓社会常识的限制。正如更纱无论对任何人解释她九岁时发生的事件,面对新闻报道上的“诱拐”一词,便先入为主地表达出对更纱被“监禁”,“性侵”的同情和关怀,甚至认为为“诱拐犯”辩解的更纱“有病”。很多人只相信冰山一角的“事实”而扭曲的“真实”,自以为是“同情”,“正义”,是善意的伸出援手,殊不知是在把对方推入更深的绝望之渊中。而那些总把“我是为你好”挂在嘴边来表达自己所谓的善意的人,当他人陷入绝望孤立无援,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又为何不见你的身影?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14)

观看本片最令人记忆深刻的一幕,在没有背景音乐烘托,镜头冷静而执着地拍下更纱被男友家暴的画面。她在拳脚相加之下气喘嘶叫的动静,我相信只要哪怕还有一丝良知的关注也可能没办法保持冷静,影片尽管通过极尽唯美的手法处理剧情和画面,这部电影所呈现的东西还是如此的真实且残忍。

更纱不顾脸上糊满了被殴打后残留的新鲜血迹,她甚至没有穿鞋地在路上奔走着,旁若无人。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15)

她只看得到她黑暗中唯一的光——那可能不过只是从遥远的地方照过来的,依稀而残破的月光罢了——然而她脚下还是义无反顾地,跌跌撞撞地,往那束光奔过去。因为,只有那束光照着她。尽管那束光是那样的微弱,微弱到仿佛幻影一样虚晃...却足够长久了。长久到即便那个无助的少女成为了静水流深的成年女性,当她泪流满面地抬起头,看到的也只有那束光而已。

这些年心中无声的呐喊也许不曾停止。

“我的光,我要回到你那里去。”

流浪的月绕着地球公转,始终将一面对着地球,地球也只看见自己想看的一面,不论坑洞还是皎洁。而月球所谓的流浪,不过是原地打转罢了。人亦是如此,无论是多么敏感失常,也没有人是一座绝对的孤岛,我们渴望触碰他人,也渴望得到他人的接纳。一如糖衣包裹的毒药更加致命,用善意包裹的歧视也更伤人。

愿世上的人们都能收获真正的善意,能剥除他人黏在心底的尖刺和标签,不用编造虚假的人际关系、不必受肉体金钱联系的束缚,能和灵魂相契合的人流浪于月光之下,纵使是在原地打转...

再黑暗的社会,总会有星零希望。生活中来自陌生人的小善意、路人旁观时未知全貌不予置评的安静留白,涓滴微光,或许能让月亮心想:即使我永运无法抵达,但眼前这颗有温度的星球真的好漂亮!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16)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17)

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是世上最虚伪的话流浪之月如此温柔)(18)

欲知更多引人入胜之电影评论和最新电影推荐,请关注zhongjiangyingping。原创文章,未经作者同意,严禁转载!(小编:自由的射手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