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商业幼儿园入园条件(好消息托儿所)

幼儿年满3岁方可上幼儿园不少初为人父人母者常常为,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沈阳商业幼儿园入园条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沈阳商业幼儿园入园条件(好消息托儿所)

沈阳商业幼儿园入园条件

幼儿年满3岁方可上幼儿园

不少初为人父人母者常常为

3岁以下婴幼儿的照护问题而发愁!

双职工家庭难题

“小小孩”没人带入园难

今日下午,辽沈晚报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沈阳的龙凤胎妈妈范女士。现如今,一家人照顾一个孩子都会忙得不可开交。像范女士这样的双职工家庭,同时照顾两个不满3岁的孩子,真的是一件耗费精力的事儿。

对此,范女士表示:“虽然现在沈阳也有接受低龄孩子的幼儿机构,但相关资质和安全问题令人担忧,而正规的可以接受‘小小孩儿’的幼儿园,又收费很高。如果单位能开办托儿所,上下班带着孩子去会方便很多,也更放心。”

像范女士种情况,在年轻父母中还挺普遍的。孩子2岁半至3岁才可以上幼儿园,而在这之前需要全程看护。在工作与生活节奏加速的趋势下,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有了大量社会需求,成为年轻职场父母的“刚需”。

近日,沈阳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办“托儿所”,这一方案落实将解决年轻父母的燃眉之急!

《实施方案》提出今年各区、县(市)建成1-2家具有示范效应、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到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婴幼儿健康管理率达到90%以上,婴幼儿家长和看护人员接受科学育儿指导率达到95%以上。

照护服务机构

监控

24小时运行

确保全覆

沈阳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鼓励商务楼宇内的用人单位,以单独或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的方式,在工作场所或就近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有条件的可向附近居民开放。

同时,将规范发展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严格监督管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服务全过程、全方位、无死角监管。定期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安全保障等进行考核评估。

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监控报警系统要24小时运行,确保婴幼儿活动区域全覆盖,监控录像资料保存期不少于90日。依法实行工作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存在虐童等行为的相关个人和直接管理人员实行终身禁入。

新建托育机构人均使用面积

不低于8平方米

《实施方案》提出,要全面落实产假、护理假政策。鼓励用人单位采取灵活安排工作时间、为职工保留工作岗位等积极措施,为家庭婴幼儿照护创造便利条件。为提供照护方便,用人单位应采取设置育婴室、哺乳室,按照规定灵活安排工作时间等积极措施,满足职工照护婴幼儿需求。机场、车站、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普遍建立母婴室,为家庭照护婴幼儿提供方便。鼓励在社区开设托育点和亲子园,提倡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互助式为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形式。

在规划建设方面,将在城区新建居住区和农村新建居民区规划、建设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并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可与配套幼儿园合并建设。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无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要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建设。新建、改建、扩建的托育机构,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8平方米。

其实,

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

大家都是在爸妈单位的托儿所里长大的。

1959年,辽宁,沈阳市铁西区的托儿所内,孩子们正在接受日光浴。(摄影 茹遂初/人民画报)

1985年位于肇工街与启工街的原沈阳市铁西区教工幼儿园

1972年6月 北京第三棉纺织厂的托儿所《人民画报》

以前,不少工厂都自己开办有托儿所、幼儿园。70年代的北京第三棉纺织厂是一家大型纺织企业,70%的职工都是女工。为了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工厂建起了两栋两层楼的房子,开办了托儿所幼儿园。

生了小孩的女工,度过了五十六天的产假后,就可以把小孩送到工厂的托儿所。托儿所接收五十六天到三岁半的小孩,三岁半到六岁半的孩子就可以进幼儿园。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包括保育员、炊事员和育儿老师)的工资和其他一些开支,都是由工厂的福利费中支出。因此,幼儿园收费低廉。

托儿所和幼儿园各有一个专门的厨房,炊事员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准备了不同的饮食,小孩子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纺织厂的女工都是三班倒,托儿所和幼儿园也实行“跟班托儿”,按女工上班的班次,一天24小时可以随时接送孩子。

幼儿园的孩子们每天都有早操或者是户外运动。

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幼儿园老师还会教给他们唱歌、跳舞、画画、计算、写字、手工等。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兴趣班。

能把上班和上幼儿园一并解决了,

真让人羡慕!

好在,沈阳将有越来越多的人

能享受这样的福利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辽沈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