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敢裸辞么(我那个裸辞的朋友酷毙了)

你们敢裸辞么(我那个裸辞的朋友酷毙了)(1)

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朋友辞职了。

朋友在一家教育机构上班,但对它的兴趣貌似平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那份工作没有意思,不能体现他的自我价值。

所以他毅然决然地裸辞了,没有任何一点点留恋。

辞职当天晚上,他喊我出来聚餐。当时那心情就像火锅里滚烫的肉片,有一种“老子终于翻身了”的快感。

他给我们讲,他辞职的壮举。拿着早已经准备好的辞职信交给领导,后来领导找他谈话,试图把他留下来,还以加底薪诱惑他。

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想他要的平台,可能不仅仅只是金钱,还有自我的成长和见识的开拓,而在现在这个平台,他觉得他丝毫没有长进。

领导见劝说不了他,也只好点头同意他的离职。

被笼中关太久了,一放出来,只是喜悦和兴奋的。

只是出来太久了,又开始羡慕在笼中至少不为生计发愁的安稳。

你们敢裸辞么(我那个裸辞的朋友酷毙了)(2)

02

辞职过后的第二天朋友就开始在网上各种投简历,这时候的生活对于朋友来说,是充满阳光的。

他总觉得逃离了上个牢笼以后,他就迎来了让自己大展拳脚的契机。

简历投了出去,邀请他面试的平台有那么一些,但自己心仪的公司,都石沉大海。

周旋和左顾右盼一个月左右,朋友还是决定去几个公司面试看看,就当长长经验。

但面试回来后的他却很沮丧,以前在教育结构的经验并没有让他游刃有余地对付一个面试官。

面试官问他什么问题他都一问三不知,支支吾吾说一大堆连他自己都知道没有答到点子上。

而有些公司的结果更是壮观,直接连笔试都没有通过。

第二份工作,来来回回找了两个多月。他沮丧地告诉我们,毕业后找工作,一点也没有应届生找工作容易。

很多企业要么嫌弃没有工作经验,要么觉得能力不够,专业不对口等等。

“只有面试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工作这一年一点成长也没有。”

被现实磨平了热情,但生活不能停止。

朋友继续海投简历,这次朋友没有明确的目标,每个行业他都投,喊去面试的,他都去。

但结果依旧不理想。总是在面试就被刷下来,作为以前在教育结构上班的他,这种结果显然不正常,让我们都很诧异。

我们问,你有讲课的经验,应该很有交流的能力呀。怎么会在面试就被刷下来了呢?

他只是无奈地点点头,觉得是自己当初把工作这回事想得太简单。

以为必须要有一个大平台,才能配得上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后来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什么能力。

辞职的之前,总觉得所在的工作单位配不上自己,直到进入新一轮面试的时候才发现,我们也只能配得上那里。

当能力配不上野心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无所不能,那现实就会替人收拾你。

你们敢裸辞么(我那个裸辞的朋友酷毙了)(3)

03

几个月的辗转,朋友身上的积蓄也花得差不多了。

无奈,后来朋友又开始转投教育机构的简历。这次倒还顺利,很多教育机构,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说实话,朋友并没有多想去,但迫于生活无奈,最终还是选择了一家,规模和之前公司差不多,名声也差不多的教育机构。

有几个朋友私底下说,他是何必了,折腾了差不多半年,到头来,还是进了一家教育机构。

我知道,我另外几个朋友并没有丝毫贬低在教育机构上班的人,也没有看不起那份工作。只是更多地为朋友觉得不值。

觉得他走了弯路,最后没有去到想去的地方,还原路返回,浪费了时间,但并没有太多收获。

我的朋友最后选择向现实低头,也不过是看清楚了自己的能力,不是说他不想走出去,而是他发现他还不具备那样的能力。

现在的他也不是太满意自己的现状,但他想先做出点成绩,这样下一次的面试才能有谈资,不至于自己什么都不会,像白纸一样。

或者说像皱了的白纸一样,能力空空,皮囊却不如应届大学生那样激情。

辞职的时候觉得又有多自由,觉得自己有多酷,多潇洒,面试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有多狼狈和无能。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辞职一时爽,面试火葬场吧。

你们敢裸辞么(我那个裸辞的朋友酷毙了)(4)

04

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一个话题叫:为什么现在的应届毕业生离职率越来越高。

下面有网友回答:那是因为他没有经历过现实。

后来,我把这个截图发给了你玩得好的同事。她笑着说,网友的回答太精辟了。

她反过来问我:你知道公司最喜欢招哪一类人吗?

然后她告诉我,企业最喜欢的人是有两年工作经验的:

一:有经验,上手快

二:有经验,所以知道在哪都一样,不会轻易离职

三:有结婚买房打算,经济有压力

我仔细想了想,觉得好像还真是这样的。但想到自己就快工作到两年了,不禁汗毛竖起了,因为害怕成为别人口中那个“有经验”的人。

我特别怕自己工作两年后连随时辞职的能力都没有,而是觉得“算了吧,哪里都一样”或者说“离开了这里,我也找不到工作了。”

我不喜欢这种被现实消磨了棱角的感觉,我希望自己拥有随时辞职的自由和能力,也有随时做出选择的权利。

当然我也并不支持像我朋友那种裸辞。自以为的酷毙了,在一些人眼里不过是笑话。

要想有“酷毙了”的勇气,就要有承担这一切的后果。

原地踏步走,不是好的结果,裸辞后却不知道下一步棋怎么走,也不是值得嘉奖的行为。

我倒希望我们都可以做那个,裸辞后但无所畏惧,并能迅速找到心仪的下家,并且在那个地方收获自己认为珍贵的部分。

这样也许不够酷,但真好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