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致150最新消息(从首飞失利到霸气回归)

◎ 阎琳琳 董佳莹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2021年3月12日,随着一道绚丽的尾焰划过天际,长征七号A(以下简称“长七A”)遥二运载火箭圆满完成发射任务。

飞致150最新消息(从首飞失利到霸气回归)(1)

新华社记者 周佳谊 摄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成功。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里,有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一年前,同在这个大厅,人们目睹了长七A的首飞失利。那种痛,至今揪心。

这一年,长七A逆风飞翔,霸气回归。

“半年的生命都没了……”

从任务抢险队待命地点到指控大厅,路原本没多远。2020年3月1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七号系列型号办公室副主任田玉蓉在这条路上奔跑,却觉得怎么也跑不到终点。

那天是长七A火箭首飞的日子。

火箭点火正常,抢险队的任务结束了。田玉蓉信心满满,和同事一起往回走。半路上,她接到电话:“飞行曲线好像有问题。”她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抬起腿就往指控大厅跑。

那一夜对现场所有人来说,紧张而又伤感。

“我觉得我半年的生命都没了……”一院长七甲火箭副总设计师马忠辉说。从跟产到发射,她将大半年的心血都花在了长七甲遥一火箭上。

不过当时,马忠辉无暇顾及这些。指控大厅里的人聚集在型号两总周围,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在点火后的162秒内,火箭飞行曲线非常完美,无论是飞行的高度还是速度都与理论值几乎完全符合,怎么突然就出问题了呢?

和时间赛跑

航天人开始了和时间的赛跑。

通过连夜分析,大家发现了一个现象:助推器氧箱发动机入口处压力不足。它是“真凶”吗?

除了前方试验队,后方保障团队也在通宵达旦地工作。一院总体设计部组织起团队,采用3种不同软件进行背靠背仿真计算。

飞致150最新消息(从首飞失利到霸气回归)(2)

来源:中国航天报(图/田玉蓉 吴桐小雨)

发射失利后,一院总体设计部二室仿真组副组长陈二锋连夜构建整个输送路的流体仿真模型,不到2天时间就做出了初步结论:助推器氧箱出流口发生了空化现象,这可能会导致泵入口压力降低,不满足发动机工作的下限要求。他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展仿真分析,用了一周时间,将输送路的空化发展过程及泵入口压力下跳现象进行了仿真复现,最终定位了故障。

随后,陈二锋与同事通过仿真,提出了抑制空化现象的改进方案。该方案经验证有效,已应用到长七A遥二火箭的任务中。通过进一步分析,他提出了出流口空化限流的机理及抑制准则,并形成设计、仿真准则,指导后续贮箱出流设计。

故障定位以后,光有理论分析还不够,要通过试验加以验证。归零时间紧迫,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邵业涛与动力总体设计师王铁岩用了10天时间,完成了通常要一个月才能做完的缩比试验,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充分验证。

在那段不分昼夜的归零日子里,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在超常付出。

这一天,他们翘首期盼

2020年4月初,在完成故障定位后,型号两总提出要组织长七A遥二火箭复飞,在2020年底,完成产品准备,让火箭具备出厂条件。

对于这项建议,田玉蓉是有想法的。她觉得,研制团队不仅承担着长七发射任务,年内还有两次空间站任务不容半点闪失,如果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又要加一发火箭产品,太难了。

不过听完两总的想法,她明白过来,只有尽快完成复飞,才能鼓舞队伍的信心,让队伍从失利的影响中走出来。

通常,一发火箭从开始生产到具备发射条件,至少需要2年时间。好在2019年一院提出“新百发批产”思路,各大系统提前投产,使这次任务具备了一定基础。即使如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生产一发箭,压力还是很大。

伺服机构装配员赵建华从2020年4月开始,3个月没有休过周末。火箭生产中,伺服产品从生产齐套、装配、装调到验收交付,一般需要半年,但为满足型号复飞进度要求,各部门大力协同,设计、工艺人员跟产跟试,一线人员加班加点,3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飞致150最新消息(从首飞失利到霸气回归)(3)

来源:中国航天报(图/田玉蓉 吴桐小雨)

电缆网本来已经通过验收,但总体设计部提出了可靠性提升的改进措施。12所积极配合,用20天完成了原本需要40天的控制系统综合试验。

中国航天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越困难,越团结,越努力。2020年12月30日,长七A遥二火箭完成了出厂评审。

2021年1月16日,在长七A遥二火箭出征仪式上,总指挥孟刚的誓词斩钉截铁:“誓夺成功的发令枪已经打响,七A复飞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3月12日凌晨1时51分,担任长七A遥二火箭发射任务“01”指挥员的马忠辉铿锵有力地喊出了口令:“3、2、1,点火!”

一年来,她以及整个火箭团队,对这一天翘首期盼。

来源:科技日报

来源: 科技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