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海鲜上岸什么原因(海肠上岸原因)

近期,大量美味可口的海鲜“登陆”烟台海岸,从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海肠一直到南牟平区的泸沽虾,陆续有各种海鲜上岸。“烟台赶海人捞海肠”也登上了热搜。有网友表示,上午赶海肠,下午赶海虾,这个假期太充实了!

大量的海鲜上岸什么原因(海肠上岸原因)(1)

从当地市民拍摄的视频和照片上来看,海滩上到处都是虾、海肠等。还有一些市民正在用水桶和塑料袋捡拾。

大量的海鲜上岸什么原因(海肠上岸原因)(2)

不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量海鲜聚集也引起了大家的热论,部分网友也提出了“会不会泛滥成灾”、“是否代表某种预兆”、“会不会有污染”等疑问。

其实在烟台本地有一句俗语,“大风过后必有货”。这次海物大量上岸的时间刚好赶上了寒潮。10月4日,山东省气象台就发布了海上大风黄色预警,沿海地区和内陆湖面6-7级阵风8-10级减弱到5-6级阵风7-8级。

10月5日时,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工作人员表示,海鲜可能是大风吹到岸上的。

10月9日,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力勇表示,这是海洋环境和自然风浪协同作用造成的。“海肠主要分布在岸边到水深七八米的位置,属于浅水区沙地,质地较松,海肠、泸沽虾等生物本身就埋在沙里,等风浪合适,就会把沙下的生物给吹上岸来。”

仅仅只是大风?

王立勇表示,这次“海肠泛滥”,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增值流放。2015年到2016年,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在开发区、莱山区、蓬莱区等多海域开展了海肠苗种公益性增殖放流工作。共投放了120万左右苗,这次海肠“登陆”的八角湾,投放了约40万苗。

这些苗种在2017年、2018年存活下来后,就有了繁殖能力,目前可能增加了几十倍。

这也是海肠从2015年至今第二次主动“上岸”。去年11月,烟台夹河入海口附近出现大量海肠,市民们就体验了海中捕捞的快乐。海鲜行业的“龙头”曾经卖过“白菜价”。海产品商贩王先生介绍说,市面上的活海肠最高能卖到80元一斤,平时50元一斤左右,而现在市面上的海肠35元一斤左右。现在的海肠多产,物美价廉,也就走上了更多老百姓的餐桌。

现在资源丰富了,再加上风浪,大量海鲜上岸也是正常的。王立勇表示,这些海鲜经过妥善处理后,即可安心食用。

“可持续发展”

“大风之后必有货”这句俗语近年来频频发生,说到底是因为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王立勇说,海肠资源量增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烟台黄渤海新区坚持“绝不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增长”,通过“治、关、管、放”,开启海洋生态环境“保卫战”。

大量的海鲜上岸什么原因(海肠上岸原因)(3)

据了解,八角湾国控和省控监测点水质连续多年满足第一类或第二类水质标准,近岸海域优良水体比例继续保持百分之百。

鲁东大学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系主任、副教授房燕说,优越的生长环境使海肠苗能得以持续繁殖,同时可以改善海区底质环境,改善后的环境更有利于其持续繁殖,这是资源与环境良性循环的体现。

营养价值不逊海参

海肠也称海肠子,学名为单环刺螠,它是一种长圆筒形的环节动物,浑身无毛刺,浅黄色。长得与裸体海参非常相似,营养价值比起海参也不逊色。

海肠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和我国渤海湾等,是中国北方沿海泥沙岸潮间带下区及潮下带浅水区底栖生物的常见种。海肠个体肥大,肉质鲜美,体壁、消化道及体腔液中均含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所需的各种必需氨基酸。

作为一种海鲜食物来讲,热量并不算高。根据研究表明,每100克可食用海肠仅含91大卡热量,适量食用不会导致肥胖。海肠营养价值丰富,有利于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强身健体,对身体十分有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