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中生发什么小奖品(发愁怎么奖励学生)

很多老师经常为怎么奖励学生发愁。成绩差的学生需要激励和信心,成绩好的学生也需要再接再厉。小红花、光荣榜太老套,学生们早就不稀罕;物质奖励又太功利,不利于学生发展也不符合学校规定,究竟哪些奖励方法既有效又有趣呢?

这些好“奖品”您可千万别错过!

给高中生发什么小奖品(发愁怎么奖励学生)(1)

这10种“奖品”,你可能还不知道

1.抓住你了

每周都努力“当场抓住”表现好或做好事的学生。让被“抓住”的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和所做的事写在纸片上,然后把纸片放入一个“好事罐”里。每到星期五,从“好事罐”里随机取出几张纸条,给被选中的学生发小奖品。

2. 奖励券

给表现好的学生发奖励券,如按时交作业、获得其他教师的表扬等。学生的奖励券积累到一定数量,便可以领取“奖品”,如跟教师一起吃午餐,从奖品盒里抽取奖品。

3. 惊喜

将surprise(惊喜)这个单词写在黑板上。课堂上,如果出现学生吵闹或未经允许离开座位,便从末尾开始擦去一个字母。如果出现所有人都表现得很好,则按顺序添回被擦去的字母。结束时,如果这个单词是完整的,那么就给学生们一个惊喜的奖励。(可用一句中文来替代“surprise”,如学生正好需要学习的成语或诗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多姿多彩的“奖品”

比如教师给学生的家长打表扬电话;允许教师使用彩色粉笔;给图书管理员做帮手;邀请其他班的一个朋友来班里共进午餐;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跟老师共进午餐;在游戏中做主持人等等。看来“奖品”可不都是物质的,这些有趣的奖品可能更讨学生们的喜欢呢!

5. 临时奖励券

如果你需要外出,由代课教师来替你上课,走之前,你可以给代课教师一沓纸条,让他把纸条发给那些表现得特别好的学生。当你回来后,特别奖励那些领到纸条的学生。

6. 奖励墙

如果你看到有学生表现得很好,让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到一块名叫“奖励墙”的小黑板上。当你需要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而所有学生都渴望去做时,你就叫“奖励墙”上的某个学生去做,然后把他的名字擦掉。如果名字太多,快把“奖励墙”给填满了,就对上面的所有人来一次特别奖励。

7. 课桌整洁检查官

是不是好多学生都把自己的课桌弄得乱糟糟的?如果你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给学生来一次课桌整洁大检查。事先不用通知他们,当学生都不在教室的时候,你开始检查。对保持整洁的课桌,你可以在课桌上或课桌里放上一个小奖品,或事先打印好的“检查报告”。

8. 计时器

在教室里准备一个计时器,一旦学生在课堂上开始大声喧哗,或一时难以安静下来,你便拿起并按下计时器,对学生说:“计时开始了!”学生安静下来后,停止计时,在黑板上写下记录的时间。每过一个月,把所有记录下的时间加在一起,然后用15分钟减去这个时间,剩余的时间就是奖励给学生的时间,他们可以决定用这段时间做他们喜爱的游戏。

9. 操行卡

每个学生都有一张操行卡,每一次表扬,如作业完成得好,想出了好点子,表现出良好举止和友善行为等,就给他的卡片盖一个图章。当卡片上的图章满了5个,他们就可以用这张卡片换取一个奖品。

10. 作业奖励卡

对于作业完成情况不好的班,可以给学生发放作业奖励卡。只要他们按时交了作业,就给他们发一张卡片。当他们积累了10张卡片,就会获得一个奖励,如跟老师一起在教室里吃午餐。如果积累到了15张,就可以获得一次选择家庭作业内容的机会。

这么“奖励”学生,效果会更好

1.奖励制度要尽量简单。如果过于复杂,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且费时间。

2. 给学生的奖励要对他们有意义。给予他们选择的机会是特别有效的一种奖励。

3. 奖励来促使学生开始养成一个好习惯。

4. 循序渐进,一次只聚焦一个行为,让学生们一起来选择。

5. 特别奖励那些表现出责任感的学生,把课堂管理的任务逐渐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

6. 一开始可以奖励得比较勤一些,然后逐渐减少,一直对学生保持高要求。

7. 对学习成绩要保持一贯的奖励。

8. 随着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获得奖励的标准。

9. 奖励要及时,迟到的奖励不会起作用。

10. 对于那些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学生,可有针对性地对制度进行调整,经常性地对他们进行小奖励效果会更好。

给高中生发什么小奖品(发愁怎么奖励学生)(2)

奖励学生,哪些事情得注意?

几乎所有教师都倾向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但也不要忽视外部奖励的意义。有时,一个小小的奖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使用奖励,你应该知道:

1. 奖励是为了不奖励

对学生进行奖励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他们完成良好行为的内化,最终不需要奖励。很多时候,学生为了奖励才表现好或取得好成绩,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应该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内在价值。

2. 使用奖励的最佳时期

孩子往往根据短期的可预见结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培养学生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有必要在学生每次表现出好习惯时给予奖励。一旦他们养成了这个习惯,就可以变每次奖励为间或奖励,以鼓励他们把好习惯保持下去。

3. 不宜用食物作为奖励

根据学生的行为和成绩来提供食物,使食物跟情绪之间有了连接,这会鼓励孩子在没饿的情况下进食,并使他们养成用食物来奖励或安慰自己的习惯。如果使用不健康的食物对学生进行奖励,还会助长学生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

4. 什么时候奖励不管用

有时候,奖励会促使人们目光短浅,求快而不愿担风险。一个人如果感到某事是他要获得奖励所必须做的,那他在这件事上就不会表现出太多的创造性。

因此,关键是奖励带给受奖励者的感受。如果让人感到他为了获得什么才去做什么,那么他就感受不到这件事本身的价值了。

任何任务,无论曾经使人感到多么愉快,一旦被当作手段而非目的后,就会被“贬值”。

对于创造性的工作,要淡化奖励的重要性,不能把奖励视为一种控制性措施。创造性工作只能被允许出现,而不能强迫产生。

5. 最经济的奖励方式

休息时为大家选择游戏;

跟自己的一个朋友多休息几分钟;

老师讲故事的时候坐在老师旁边;

教会全班同学自己最喜爱的游戏;

教师给家长打报喜电话;

做一天教师的小助手;

读书或讲故事给大家听;

在黑板上作画;

选择这周的值日内容;

跟教师或校长一起散步;

为班级或年级设计一块公告板。

6. 小学适用的“奖品”

坐老师的座位、减少作业量、邀请校外嘉宾来班里做客、给图书管理员做帮手、邀请其他班的一个朋友来班里共进午餐、给老师选择一本书,让老师读给大家听、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把动物玩具放到桌子上、跟老师共进午餐、获得更多休息时间、为班里选择课堂上观看的影片。

7. 适合中学生的奖励

跟朋友同桌、更多学分、听音乐、观看有趣电影、下课前5分钟自由讨论、减少作业量、音乐和看电影优惠券。

内容来源于:“校长教育”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习编辑:姜殿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