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下凡女娲补天(女娲赋赵竹川)

女娲赋

——中国.涉县乙未年女娲祭典散记

作者:赵竹川

注:散记中所述白驹,乃喻指作者所驾白色轿车。所述百里之遥,准确里程为65公里,即130华里。

女娲下凡女娲补天(女娲赋赵竹川)(1)

乙未年秋风送爽,漳水淼淼。农历八月十八日,公历2015年9月30日,自冀南武安乘白驹驰百里之遥,赴中皇山祭典华夏始祖女娲,感念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之千秋万代不朽之功业。

祭典主祭恭读《女娲颂词》,以示万民拥戴之爱。司仪高宣,向华夏始祖女娲三鞠躬,信众子民虔诚拜祭,垂暮之老翁老妪席地跪拜,诚心可嘉。

及至司仪高宣献歌舞告祭,以敬万民之创始。但见妙女如春,唐装汉服潮涌高台,云髻黑亮,玉面不亚于倾城倾国之容。一曲女娲颂歌,诉不尽中皇山万万年神奇灵秀。再者,壮男锣鼓喧天,黄靴腾跃,尽显豪迈之气,声震寰宇,邻邦友人惊叹,壮我中国之威仪,传我华夏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再者,古筝长列,黄衣乐女十指翻飞,白衣男儿寓情于弦。队列忽而变换,而弦乐恰似天上传音。歌舞创世,仙子飘逸,着红妆饰女娲者,水袖飘飘,凤冠闪烁,舞步穿梭。忽而掩袖旋舞,忽而玉手纤纤缓缓创始人间。仙子伴舞,高台如彩云溢金。娲皇宫云海仙境,硕大的黄色祭字旗远望如在眼前。

女娲下凡女娲补天(女娲赋赵竹川)(2)

遍观广场境内外观礼人士,党政、宗教、民间协会代表汇聚,电视报刊网络50余家媒体云集,某与文坛诸友岂能等闲。摄像摄影师各有胸臆,或居高台,或处阶前,或站,或蹲,影像记录各有千秋。值此盛世盛典,手机拍摄盛况空前,微信传送瞬间穿越高山峡谷。手指轻触,几行文字在朋友圈里热评如潮。

泱泱华夏,文明悠远,适逢盛世,女娲祭典光耀九州。

歌舞及止,司礼高宣大典已毕。信众举步高台,登阶数十,燃香祭祷,跪拜女娲神像前,恭祝四时平安,五谷丰登,国运昌盛。祭台上供黄牛白羊黑豕之首,盛放核桃、石榴、苹果、葡萄之时鲜。间有塑形面食,栩栩如生,彩妆生辉。祭台后置九鼎八簋及神酒原浆,花篮敬辞烘托,威仪万千。

女娲神庙娲皇宫,雄踞中皇山之巅,云雾缭绕,香火鼎盛。上山朝拜台阶,盘旋若黄河古道,人流如潮,台阶几无空闲之方寸。有步行者,有背负者,有乘滑竿者,也有乘枣红驹以代步者。滑车站点,排队等候者俏男靓女时而窃窃私语,时而翘首观望。进入牌坊,一一观看拜祭摩崖刻经、洞窟神佛。两厢钟鼓楼,木梯垂立,击鼓鸣钟者摩肩接踵。娲皇阁前,烧纸供,敬素食,燃高香,举步石阶登娲皇阁拜祭女娲及众神。殿堂内,蒲团上跪拜者来来往往。楼阁木梯走廊,人流涌动,踏足木梯之声隆隆不息。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娲皇阁靠山一侧,以九条如壮士手腕粗的铁索与山体相连,巧夺天工,疑为众仙之力。传言香客稀疏时铁索松弛,香客云集时则铁索紧绷如弯弓射箭之弦。某赋诗《乙未年女娲颂》为证:山在云深处,高悬娲皇宫。拜谒诚可鉴,始祖佑神州。

女娲下凡女娲补天(女娲赋赵竹川)(3)

中皇山南麓飞龙金凤遥对云天,石刻千秋,天下永仪。平步慢走观展厅自北齐以来石刻,断臂缺首崩裂之处甚众,虽残破愈显珍贵。展厅内金碧辉煌蜿蜒数十米,观瞻自北齐以来,隋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之历朝历代文献文物。难免慨叹佛光映射九州,华夏文明千秋万代。展厅内虽漫步不过数十分钟,仿佛穿越数千年之时空。

补天湖畔,凭栏远眺,水波浩淼,数十只天鹅漂泊,白羽昂首仪态端庄,黑羽姿容独特若绅士风雅。思绪随风漫游,追念女娲补天之功、创先民之劳。环湖漫步,闻高山娲皇宫钟鼓声不绝于耳,道旁立杆上无线音箱古乐声声牵肠动魄。生于当世,感恩社会,惟有以德报创世之恩,以义报文明之泽。想我华夏子民,皆异土同根,或在国内,或移居它邦,或漂泊四海。华夏儿女,自当以奋发图强壮我国威,扬我华夏之礼仪。

女娲下凡女娲补天(女娲赋赵竹川)(4)

居观湖长亭,铭记今日之观之感,笑对长天。生于冀南武安之诗家老川,一介寒士,租居闹市,以诗为灵,以文为魂,以报国之志为魄,作此文以铭记乙未年女娲大典之祭。女娲与诸神在望,祈祷国泰民安,中国之文明映照千千万万年至永恒,中国之江山厚土润泽每一个子民,绝衣食之忧,绝战火之累,平海疆之虑。

苍天厚土,女娲及诸神,华夏万民永祭之。

女娲下凡女娲补天(女娲赋赵竹川)(5)

【作者简介】赵竹川笔名老川。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武安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有《老川诗集》、《老川诗集Ⅱ》等。代表作有《故园》、《女娲赋》、《红叶赋》、《暮光中的固镇》等。现供职于河北省武安市供电公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