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杀死一只知更鸟有什么感悟(解读杀死一只知更鸟)

经典自有其传承的意义,可以肯定的是此书将一直流传下去,承担着经典传承的使命。然而如果阅读者若不是反复阅读并深刻思考,恐怕难以完整地接受书中所传达的信息并从中受到启发。看了网络上诸多版本的解读及读后感,觉得太过于简化或者说片面。受良知驱使,实在觉得有必要更全面而多方位作出解读,以期读者能够更好地读懂其中的含义并受到启发。

读完杀死一只知更鸟有什么感悟(解读杀死一只知更鸟)(1)

《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小说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当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时期。种族歧视没有完全消除,白人对黑人还有极大的偏见。该书是以一个儿童视角展开写作,叙述了一个六岁儿童到九岁的一段个人成长经历及期间发生的事情,极具教育意义。前半部分描述的是三个小孩的成长历程。对世界对未知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喜欢恶作剧!重点突出了斯库特,杰姆和迪尔三个小孩出于对怪人拉德行的不理解而做出的种种骚扰。父亲阿迪克斯经常耐心地教导他们。而拉德利并没有对孩子们的骚扰产生不满,反而是常常通过利用小孩子的好奇心而送给孩子们一些小礼物。他会把小礼物放进树洞中让孩子们去取,并且暗中保护孩子们,例如给感到寒冷的斯库特偷偷地披上毯子。当父亲允许他们可以碰枪的时候告诉他们坚决不能去打知更鸟!知更鸟不破坏庄稼,只是唱歌取悦人们,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在犯罪。这里是一个隐喻,怪人拉德利和黑人鲁宾逊都是知更鸟,但是一个被杀死而一个得到了保护。

读完杀死一只知更鸟有什么感悟(解读杀死一只知更鸟)(2)

后半部分叙述的是一桩冤案,白人女孩马耶拉正在勾引黑人鲁宾逊的时候,被她的父亲罗伯特.尤厄尔撞见。鲁宾逊吓得仓惶逃跑,尤厄尔气急败坏地殴打着自己的女儿。在当时如果有人知道高贵的白人去勾引低贱的黑人时这一定是不可饶恕的。于是父女俩人遂决定诬告黑人鲁宾逊强奸,并且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正义人士阿迪克斯被泰勒法官指派为黑人鲁宾逊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阿迪克斯运用高超的辩论技巧戳穿了尤厄尔父女的谎言并试图说服陪审团判黑人鲁宾逊无罪。但是在巨大的社会偏见下陪审团最终一致裁定鲁宾逊有罪。鲁宾逊在得知了审判结果后失去耐心,在试图越狱逃跑的过程中被打了十七枪而失去生命。

读完杀死一只知更鸟有什么感悟(解读杀死一只知更鸟)(3)

读完杀死一只知更鸟有什么感悟(解读杀死一只知更鸟)(4)

罪恶者尤厄尔得逞了,赢得了官司,无辜者失去了生命。然而尤厄尔出于狭隘的偏见和对生活现状的不满,他的怨恨却并未消除。他转而报复起在审判过程中自己感到不满的人,他把魔爪伸向了阿迪克斯的两个孩子杰姆和斯库特。就在他无耻的袭击两个孩子时,怪人拉德利适时的保护了孩子,在与‬厄尤尔的缠斗中杀死了这个罪恶者。最后阿迪克斯与泰特警长在给案件定性时达成了默契,两人都在保护怪人拉德利。阿迪克斯的想法是让杰姆自首,因为杰姆未满十三岁并且是正当防卫法庭不会判他有罪,而警长的结论是厄尤尔在与杰姆的缠斗中自己倒在了自己携‬带‬的刀上,这是斯库特亲眼所见。当阿迪克斯询问女儿听见了吗时,斯库特说:我知道了,不能杀死一只知更鸟!显‬然‬,这‬是画‬龙‬点晴的‬一‬笔‬,斯‬库‬特‬在‬经历了这‬些‬事‬情‬后‬长‬大‬了,思想开‬始‬走‬向‬成‬熟‬,能够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那一晚,阿迪克斯决定整晚陪伴受到伤害的杰姆。

由于篇幅因素,笔者无法一一展示书中诸多的精彩细节,只能简明扼要地介绍小说的大略情节。这是一本值得所有人阅读的书,其教育意义和知识点非常多,笔者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发表自己的观点。

读完杀死一只知更鸟有什么感悟(解读杀死一只知更鸟)(5)

一,本书的写作视角用的是儿童视角,以儿童的视角展示了成人的世界。使小说脱离偏见回归到天真纯洁的层面上!若想对这一点受到启发并理解其中的用意,建议阅读《皇帝的新装》。

二,本书的家庭教育意义体现了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陪伴,在教育和保护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展示罪恶的一面,因为他们终‬究‬要长大要经历,比如阿迪克斯允许女儿去旁听这桩强奸案件。允许孩子们接触枪‬枝‬但‬告诉他‬们‬禁‬忌‬,绝不能杀死知‬更‬鸟‬。

三,本书的最大教育意义就在于良知与偏见的问题,人们要保有良知,摒除偏见。偏见是人类古老的原罪之一,每个人都先天带有,然而其恶劣程度却又差异巨大,正如违法犯罪一样,如果一个人因为饥饿而偷盗面包这虽然违法却值得同情,如果一个人出于对财物的占有而行凶杀人这显然不可饶恕,所以在量刑方面会有巨大的差异。

同样偏见的体现方式也是一样,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上,人们可以原谅偏见,而一旦当偏见将对他人造成伤害或者对社会产生影响时就必须摒弃。当平常我们对一个人产生偏见时为了表示不满我们会主动与之保持距离,但当希特勒对犹太人产生不满时却导致了种族屠杀。

书中的阿迪克斯是正义的化身,他聪明睿智善良正派,摒除偏见努力地去帮黑人辩护。而尤厄尔是一个罪恶的偏见者,他不仅在种族间有着偏见,在同种族中他依然有着偏见,他愚蠢懒惰,成天酗酒品行败坏,他身上的偏见所产生出来的怨恨无法化解最后把罪恶的爪牙伸向了孩子,显然这不可饶恕。然而大部分的人都是善良的。

当今社会中最大的偏见是对于拥有巨大财产者的追捧和对失败者的无情嘲讽和指责,不问财产的来源及获得手段只要拥有就会获得追捧,这是一种天赋的乞讨心理,无法根除,以期从富者身上得到施舍。而对于失败者不论其多么努力都会受到指责并在其身上得出懒惰不务正业之类的负面评价。当你的努力不能谋求到收益时,就是不务正业,好逸恶劳!

我们了解了偏见的害处,但如何消除偏见,那只能是保存良知,良知是善良与知识的结合。光有善良还不够,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并形成自己独立的人生观念。正如书中的杰姆与斯库特在经过学习,经历了社会中的一些事情之后才逐渐成长成熟。所以拥有并保持良知绝非易事,需要不断学习,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感同身受的换位思考。但人们对于良知和偏见的理解却经常表现的肤浅,例如我在上篇文章中驳斥唐山版杀死一只知更鸟,作者用生活常态中的偏见与种族岐视中的偏见去强拉硬扯。这在学术界中显得非常无知,如果作者在懂得之后仍然去强拉硬扯那显然是不道德的行为,是违背良知的行为。

这个社会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但是他们的知识储备以及社会阅历又无法让他们上升为良知者。善良的人往往也由于无知显得肤浅而陷入偏见,并且常常被狡猾的不道德者利用。

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善良仍然是第一选择,是非曲直是第二选择,其余是第三选择。当我们对事物无法全面掌握的时候,当我们对他人无法感同身受时,永远不要轻易地作出负面评论。如果回首我们往昔对他人作出的负面评论时,我们并没有谋求到收益,恰恰相反,我们的偏见对自我本身就是一种伤害,我们不仅会由于自己的偏见无法探索更大的世界,往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又丢失了一个朋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