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创造了一个什么文字(武则天发明了几个汉字)

在科技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无处不环绕着信息数字,一串串无规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了我们当今的数字世界。

而具有汉字元素构成的大写数字,除了平时在银行账单,以及常见的公司报销单等地方可见外,似乎再不怎么见其身影。

那么这些大写数字从何而来呢?今天一更就带大家一起来揭晓它的神秘面纱。

武则天创造了一个什么文字(武则天发明了几个汉字)(1)

谈到大写数字,这可以说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汉字文化代表了。

而最初创立大写数字,一来是作为古代的计数用途;二来也是更重要的,就是在账目上,防止他人涂改造假,防贪污。

因为未创立大写数字之前,古人们都使用的是很笨拙且极易造成错误的计数方法。比如画竖线,甚至拿石子代替等一些不便捷的方式。

创立大写数字后,极大改善了这一困局。当然,在后来阿拉伯数字的引入后,大写数字也逐渐被替代生活中的大部分计数行为。

然而在重要的交易当中,大写数字还是作为不可替代的存在。究其原因,还得从古代谈起。

大写数字创于唐代———-即一代女皇后:武则天时期。

据传,在当时武后刚登基不久,发现各地的财政账目是一团浆糊,存在许多贪污腐化现象。

为了加强对国家财务的控制,于是便创立了“贰、肆、捌、玖、拾”这五大形声字。在此之前,仅有“壹、叁、伍”三种大写汉字数字的存在。

因为这几个数字笔画繁杂,能及时有效防止地方官员的贪污、更改数字大小。

这在当时颁布后,被全国各地经商人士所认同,逐渐呈兴旺之势。直到慢慢地流传下来,成为了如今社会钱财交易的重要手段。

武则天创造了一个什么文字(武则天发明了几个汉字)(2)

而在古代,选取这几字也是经过千挑万选而来,但与数字之意义相去甚远。

譬如,“捌”其实是指古代的一种农业耕具。而“玖”则是一种类似玛瑙的黑色石头。

像之前的“贰,肆”等字也是背叛,肆意放纵的消极意思,与数字并无任何关联。

所以,这几个汉字大写数字的选取,也算是武后别出心裁地体现了。

根据著名学者、考据家顾炎武所著的《金石文字记·岱岳观造像记》中记载,可知武则天朝所树立的石碑《岱岳观造像记》,上面就有大写数字。

顾炎武考证说:“凡数字作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

除了石碑,唐代相关诗词文献记载中也有所提及。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宋版《白氏长庆集》中的《论行营状请勒魏博等四道兵马却守本界事》就有这样的记载:“况其军一月之费,计实钱贰拾漆捌万。”

然而,一代女皇武则天,当时创立汉字大写数字的初衷,并不是纯粹的改善社会经济,解决社会问题。

武则天创造了一个什么文字(武则天发明了几个汉字)(3)

纵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都是为了更好的统治天下,才会确立与宣扬自己的政治思想,并且作为首要目的。

比如秦始皇做到的“大一统”,其中就把全国的文字进行了统一规范。而武后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学与众不同,也创立了约十八字。

除去上面的汉字大写数字,还有一个汉字存留,剩下的基本都永远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如“曌”字,读zhao,通“照”。武则天原名便是武照,意为自己普照天下,无微弗照。

明明后者简单明了,而武后为了达到其独揽大权的政治目的,创立了类似如此的汉字十二字(后来数目增至十八字)。

这些字不仅字体怪异,而且笔划数繁杂,有的甚至难以理解到其想表达的含义。再后来,这些汉字也被统一称为“则天文字”。

但究其结果,这类字不符合汉字的演变与进化,更多是女皇个人的封建统治思想的体现。

与其说一代女皇是在创造字体,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宣扬自己政治立场的文字改革运动。

武则天创造了一个什么文字(武则天发明了几个汉字)(4)

盛唐时期,也正是中国开始了与异域外族频繁交流文化的时期。

而武则天时期也是一如既往。在当时,与西域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带去了这些文字与外族人有所接触。

至今,在敦煌附近还能发现一些石碑、佛经上留有武后所创立的字。

在西南的“南诏国”,也随处可见以“天、地、日、月”等则天文字所书写的佛教经典。

而在近邻的日本、韩国,更是有据可查的找到了属于武周时期的汉字文化。

这也侧面说明了当时唐朝对于周围邻国地区文化的影响。

虽然武则天基于政治理由,命人创制了“则天文字”,但除了在武后时期出现过外,在后面基本消失不见。

武则天去世后,这类字立马被当朝者废弃。因为随着人亡政息后,这批文字亦因失去时代意义的支撑。

仅仅只能在一些碑文上,才能看见少许的几个则天文字。

除此之外,再无他处可寻。但究其根本,则天文字只是一场政治的迷信宣传,有其政治目的。

武则天创立这些文字,除了想表达出她的皇位得以延续,江山千年不改的封建思想外,更多的还是基于自己的政治目的,以及更好的维护自己的专权统治。

武则天创造了一个什么文字(武则天发明了几个汉字)(5)

在后世文人看来,则天文字甚至背离了汉字的表音表意的本质。由简到繁,更是将汉字文化带入了个人的怪异思想当中。

且在当时楷书流行之时,这种新字的创立,实则增添了文人骚客对其厌恶。

则天文字作为代表着属于一代女皇的封建政治思想,也只能成为被时代所淘汰的历史古迹。

也就是说,汉字大写数字的来历,确实和武则天有关,但它的使用与规范,却是在明代才发展完善的。

尽管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所创造的汉字大写数字,但当时百姓并不提倡且使用,仅仅在商户之间,作为反贪污保留了下来。

而到了明代,经历了举国震惊的贪污案—-“郭恒案”。因为贪污国税与侵吞公款,使得朱元璋处死一大批贪官污吏后,便制定出了严格的经济贪污法规条例。

其中,就有将大写的数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作为记录各种大小数字时的另一种记录方法,以防再出现类似郭恒这样的贪污惯犯,更改金额大小。

而且,后来的“柒”,也是由朱元璋根据当时的常用字“漆”的读音改变而来,包括“陌”改成了“佰”,“阡”改成了“仟”。

朱元璋提出的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大写数字,完善了大写数字在中国的应用与规范,一直被沿用至今。

武则天创造了一个什么文字(武则天发明了几个汉字)(6)

大写数字的创立到完善发展,再到现代的普遍应用,横跨了1000多年的时间跨度,期间经历的政治变革不言而喻。

作为如今账目相关的一项广泛使用,个人觉得与武、朱二人的贡献,是离不开的。有效起到了古代防伪防贪的作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而更重要的是,大写数字作为汉字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体现了我国数千年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参考资料:《论武后新字的创制与兴废》《金石文字记·岱岳观造像记》《“武周新字”研究情况概述》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