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员就业形势(高校应届毕业生)

稳就业系列报道·就业意愿调查之

球员就业形势(高校应届毕业生)(1)

本篇为南都民调中心疫情期间公众就业意愿调查第三篇: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559份,其中,高校应届毕业生样本370份。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超五成高校应届毕业生受访者暂未找到工作,这其中超八成选择线上求职;仍在求职的毕业生选择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比例比已找到工作的毕业生高13.06%;毕业生对未来仍然保持乐观态度,超五成受访者相信疫情结束后能找到理想工作。

受疫情影响,线下线上求职途径反转

调查发现,52.97%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受访者暂未找到工作;已找到工作的受访者占22.16%;已成功升学或未有找工作打算的受访者的占比均为11.08%。

已找到工作的受访者主要通过线下渠道获得就业机会,占比81.71%;而利用线上渠道成功就业的受访者相对较少,占比65.85%。而在疫情期间,仍在求职的受访者所选择的求职途径较此前发生了极为显著的变化,选择线上求职渠道的比例提高到84.7%,选择线下求职渠道的受访者降至54.8%,选择线上求职比例约为选择线下求职的1.5倍。

球员就业形势(高校应届毕业生)(2)

球员就业形势(高校应届毕业生)(3)

球员就业形势(高校应届毕业生)(4)

希望学校多开展线上招聘会并提供就业辅导

仍在求职的受访者当中,因秋招未找到理想工作和因升学、考公失败的分别为41.33%和27.04%;另有19.9%的受访者因计划升学而不打算就业。

疫情期间,尚未落实工作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承受着更大的就业压力,他们普遍表示需要更多就业扶持。在本次调查中,37.6%的受访者首选希望学校多开展线上招聘会,帮助他们求职;首选需要提供就业辅导/讲解线上面试技巧、完善线上就业系统来支持其就业的受访者分别为29.9%和24.2%。由此可见,疫情扩大了线上就业服务的需求,学校或企业应加大对线上就业服务的投入。

球员就业形势(高校应届毕业生)(5)

仍在求职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

在已找到工作的受访者当中,就业意向单位所属行业主要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9.51%)、教育/学校或科研单位(13.41%)、建筑及房地产行业(12.2%)。对仍在求职的受访者来说,排前三位的就业意向行业分别为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20.38%)、教育/学校或科研单位(19.7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2.1%)。

数据分析显示,两类受访者都将教育、学校或科研行业作为择业的主要方向之一。但与此同时,两类受访者择业方向也存在一定差异。仍在求职的受访者选择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比例比已找到工作的受访者高13.06%,而且前者比后者更倾向于选择金融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球员就业形势(高校应届毕业生)(6)

球员就业形势(高校应届毕业生)(7)

国有企业更受仍在求职者欢迎

受访者心目当中理想的就业单位类型是什么?仍在求职的受访者主要倾向于国有企业(36.94%);其次是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30.57%)和私营企业(24.2%)。与已找到工作的受访者相比,仍在求职的受访者选择国有企业的比例要高8.89%,选择私营企业的比例则要低33.12%。求职者就业单位类型意向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当前疫情的影响下,具有工资待遇较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等特点的用人单位将得到更多求职者的青睐。

球员就业形势(高校应届毕业生)(8)

球员就业形势(高校应届毕业生)(9)

超五成仍在求职受访者对找工作保持乐观

今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较上年增长40万,加之疫情带来的影响,使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进程、期望薪酬、目标行业选择等方面均面临新的问题。在本次调查中,近九成仍在求职的受访者认为疫情对其求职进程有影响,近四成认为影响较大;近七成受访者认为疫情对其期望薪酬有影响;此外,疫情也对近半数受访者的目标行业选择造成了影响。

另一方面,受访者对未来持积极乐观态度,超五成受访者相信疫情结束后能找到理想工作,仅不足两成的受访者持较消极的态度。这说明,即使疫情的发生使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但他们仍对未来充满信心。

球员就业形势(高校应届毕业生)(10)

调查情况概述

本次调查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推广,共回收有效问卷1559份,高校应届毕业生样本370份。受访者中,男性与女性分别占28.38%、71.62%;从出生年代来看,90后受访者居多,占89.73%,其次是00后,占9.46%;从受教育程度来看,超过九成受访者为本科或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主持:谢斌 张纯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麦仝历 实习生 宋晓倩 黄晓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