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白鹭花海(湖州红蓼花疏醉美清秋)

湖州白鹭花海(湖州红蓼花疏醉美清秋)(1)

中秋时节,漫步湖城郊野,水泽旁一簇簇红蓼花在风中摇曳,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花穗,如沉甸甸的稻谷,洋溢着金秋的喜悦,又如一群娇羞的少女轻垂着头,迎着风舒展着婷婷袅袅的身姿。

单一枝,单一朵,瘦弱、纤细,毫不起眼。可这纤瘦柔弱的草木植物,总喜结成帮,连成片。攻城掠池,水泽堤岸,也便成了它的天下。

湖州白鹭花海(湖州红蓼花疏醉美清秋)(2)

红蓼,在湖州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草本植物。荒泽、沟旁、田埂、河渠,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往往成片生长,生命力极强——原来这不起眼的红蓼花,还真能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被誉为“江南园林典范”的莲花庄,红蓼花疏与白萍春晓、云影清音、松泉印月、鸥波荷香等成为十景之一,展现了湖州人文深厚、山水清远的乡土美景。

红蓼的花呈穗状,生在枝条上面,很紧密,微微下垂,总会以数个再组成圆锥状生长,花是淡红色或玫瑰红色,看起来优雅,素丽。

大片大片的红蓼,就像粉色的海洋,在清冷的秋日,呈现在人们眼前,不仅我们看着喜爱,古人看了也是心生欢喜,词韵满腹的诗人们更是不能错过。

湖州白鹭花海(湖州红蓼花疏醉美清秋)(3)

红蓼在先秦时即现于《诗经》中,到唐代已成为秋天写景抒怀时常用的意象。有人做过统计,全唐诗中,共有25首诗写到红蓼,27首诗写到蓼花。

白居易《县西郊秋寄赠马造》:“风荷老叶萧条绿,水蓼残花寂寞红。”

黄庚《江村即事》:“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描写的是秋天,展示的却都是蓼花别致的风景。

湖州白鹭花海(湖州红蓼花疏醉美清秋)(4)

在古诗词中,红蓼花常作为离别的意象。一方面,是因为它秋天盛开,而秋天是离别的季节;另一方面,红蓼生于水边渡口,也是依依惜别之地。

因此,蓼花也逐渐成了“离愁之花”。多情善感的诗人,看到红蓼花,就会有一种依依惜别之感。

红蓼开过的地方,被称为青芜,或是绿蒲。

夏日,蓼草在绿蒲中悄然葳蕤。到了秋天,红蓼似乎在一夜间吐穗。三五株一组,或七八株一群,高高挺立在水边,枝疏叶朗,穗状的花序在秋阳下恣意翻滚。

湖州白鹭花海(湖州红蓼花疏醉美清秋)(5)

蓼,也写作“熮”,有剧烈辛辣之意,它汁液的辣犹如火一般灼热;它的茎上长着倒刺,告诉你,它不好惹。倘若不小心手上沾到它的汁液,那你一天就难得安宁,辣火燎心的罩不住。

当年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为磨砺身心,深夜之时,“目卧则攻之以蓼薪”,就是说勾践困了,眼皮子打架时,用点燃红蓼来刺激眼睛,他成就霸主,报仇雪恨所卧的“薪”就是这个蓼。

湖州白鹭花海(湖州红蓼花疏醉美清秋)(6)

蓼芽春季可食,采来做郊游野味,便有清淡欢愉。

红蓼花可以用来是制做酒曲,所以又叫“酒曲花”。随着人们对纯天然食材的追求,昔日无人问津的红蓼花,成为了乡村的幸福之花。

农人也会用蓼杆点烟,红蓼的的枝干和叶晒干后,点燃生成的烟雾可用做蚊香,它有一股辛辣的气味,薰蚊虫效果极佳。

湖州白鹭花海(湖州红蓼花疏醉美清秋)(7)

中秋月圆,秋风正好。家人围坐,桂香浮动,呷黄酒、嘬螺蛳、剔湖蟹、剥菱角,舌尖上的幸福与人世间的温馨,倏觉尘世温柔可亲。

湖州白鹭花海(湖州红蓼花疏醉美清秋)(8)

红蓼花疏,灼灼其华,有桃李之妍,无桃李之娇。冷风中,寒雨里,不骄不矜,不卑不亢,浅吟低笑,自初秋一直开到初冬。

湖州白鹭花海(湖州红蓼花疏醉美清秋)(9)

处涸泽以犹花,逢秋光而结实,这就是红蓼。它雅,雅得恬淡,它俗,俗得质朴,它是湖城清秋一道醉美的风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