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扫帚可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21世纪已经不赞成体罚孩子了。但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还不受这种道德观保护,如果太过顽劣,必然会被父母用“十八般兵器”招呼。独生子女时代,最好的武器莫过于随手就能摸到的日常用品,既能达到惩戒效果,又不致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各家父母不约而同都筛选出了两把神器,一曰开山断岳扫帚疙瘩,一名回风落雁鸡毛掸子

扫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扫帚可是从地里长出来的)(1)

有没有想起被“两大神器”支配的恐惧?图片:pxhere;Kerolf666 / wikimedia

现今超市里买到的扫帚,大多都来自工业化生产,以塑料为帚枝,配上金属杆。另有许多手工制作的扫帚,是以纯植物为原料的,如清洁工人扫大街的大扫帚是用竹子做的。那种父母们趁手的扫帚疙瘩也是一种纯植物手工扫帚,而且这种植物还带了一个“肤”字——刚好它还能经常接触熊孩子的皮肤嘛,真是缘分呐。

这种植物,就是地肤(Bassia scoparia)。

扫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扫帚可是从地里长出来的)(2)

地肤,父母趁手“兵器”的来源。图片:Moonik / wikimedia

红红的“巨型毛球”

地肤原产自中欧、东欧和亚洲,是一种长相平平无奇的一年生野草,路边随处可见,能长到一米多高。

扫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扫帚可是从地里长出来的)(3)

年轻态的地肤,你绝对想象不到它变身后能有巨大的杀伤力。图片:Andrew Butko / wikimedia

有些地肤植株的茎是紫红色,到了秋天,连叶也变成红色,很有观赏性,人们由此还培育出一个园艺栽培变型:扫帚菜(B. scopariaf.trichophylla)。扫帚菜可以长成规则的圆锥形或圆球形,一眼望去,就好像大地上生长着一个个巨型毛球,晚秋时它们茎叶的颜色还会变得更加鲜艳,观赏性更强。

扫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扫帚可是从地里长出来的)(4)

日本茨城县日立海滨公园(Kokuei Hitachi Seaside Park)的“巨型毛球”。图片:dacheket / flickr

扫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扫帚可是从地里长出来的)(5)

地肤疏穗状的花序。图片:Stefan.lefnaer / wikimedia

看上去有点弱的“扫帚之王”

唐代卢照邻的《山林休日田家》里有两句,“径草疏王蔧(huì),巗(yán)枝落帝桑”。这“王蔧”听起来既霸气又有灵性,而且能跟神话中的桑树作对语,想来很高大上罢。姓王的人如果给孩子取名,说不定会对这个名字心动。

实际上,“王蔧”就是古书上记载的一种可制扫帚的野草,也是地肤的古称之一,郭璞注解为“王帚”。你可以理解为君王所用的扫帚,也可以理解为扫帚之王,反正我觉得不是很高大上。

扫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扫帚可是从地里长出来的)(6)

实在没有什么王者之气的地肤。图片:Stefan.lefnaer / wikimedia

地肤其他的别名有落帚、独帚等,也有直接叫扫帚的。此外还有:或因其种子形态称为“地麦”;或因其叶子形态称为“鸭舌草”;或因其幼苗期可以吃,味道类似冬葵,称为“地葵”。《本草纲目》其实还收录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别称,叫做“千心妓女”,指其“枝繁而头多也”,我不是很懂其中的逻辑,或许这名字来源于某位青楼客吧。

扎扫帚可是手艺活

干枯后的地肤就可以拔下来做扫帚了,一般将数株植物的茎下部绑在一起扎紧即可,这是一个技术活,如今还有许多老人会这门手艺。根据地区不同,材料除了地肤,还有高粱、芒草类和竹子等,如欧洲地区就把一种专门制作扫帚的高粱叫作 broom corn。

欧洲还有一种巫术扫帚,一般以山楂木做杆,桦树枝为帚枝,用柳条绑扎成圆柱形,也就是女巫的飞天扫帚那种形状。这种扫帚用来扫地效率肯定不高,它主要用于一种清洁仪式——在离地面几厘米处虚扫几下即可,以赶走坏运气。我觉得它用来打人也不错,毕竟在魔法世界里,柳树会打人。

扫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扫帚可是从地里长出来的)(7)

或许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飞天扫帚”梦。图片:《魔女宅急便》

地肤的用处可不止“打人”

在北美,逸生的地肤扩散很快,迅速占领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地肤是一种碳四植物,在干旱炎热与暴晒条件下,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因此非常适应干旱草原、沙漠、盐碱地等恶劣环境

地肤有独特的传播种子方式,当它干枯时,植株会从根部脱落,然后像风滚草一样被风吹走,种子就借助风和水扩散开来。种子的寿命大部分只有一年,但发芽能力很强,可以在缺水或高盐度的环境中发芽。有科学家认为,地肤是美国西部1880~1980年来播种率最高的外来草本植物。

扫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扫帚可是从地里长出来的)(8)

图片:giphy

所谓的“风滚草”(Tumbleweed)其实至少包括十科植物,其中像地肤这样的苋科植物占了大半,如最著名的那种风滚草,可以滚成一个个圆圆的草球,在西部牛仔电影里常有它们的身影——它是苋科猪毛菜属的Kali tragus,也来自欧亚大陆,进入北美的时间大致和地肤相当。

地肤的适应性好,种子扩散能力强,发芽快,生长迅速,可以在短时间内覆盖贫瘠的土壤,还可以吸收土壤里的铬、铅、汞等重金属,甚至还可以蓄积铯-137(Cs-137)这种放射性核素,因此可用于保持水土、植被恢复和生物修复受污染的土壤。植株形成的大面积灌木丛也会吸引来鸟类和小动物。

地肤的环境优势主要表现在贫瘠的荒地;到了有人烟的地方,如农区或者牧区,扩散迅速就变成了它的缺点。地肤对许多农作物都有化感作用,它周边的农作物会长不好。园林种植用于观赏的地肤也会扩散,需要在花期不断修剪,把花序除掉。

扫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扫帚可是从地里长出来的)(9)

地肤幼苗。图片:Matt Lavin / Flickr

地肤的幼苗富含蛋白质,口感也不错,是牲畜和野生动物的优良饲料。但种子成熟期的地肤含有大量有毒的皂苷类、生物碱和硝酸盐等,如果牲畜长期食用会中毒甚至死亡。

在日本秋田有一种地方美食叫作とんぶり,原料就是地肤的种子,因为口感类似鱼子酱,还被称为“land caviar”,通常是作为食物装饰。

扫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扫帚可是从地里长出来的)(10)

用地肤种子点缀的寿司。图片:Gregg Davis / wildfoodgirl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你的童年恐惧,是被那种“神器”所支配的呢?评论区见。

扫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扫帚可是从地里长出来的)(11)

文章授权转载自物种日历,转载请联系

GuokrPac@guokr

来源:物种日历

扫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扫帚可是从地里长出来的)(12)

编辑:tzy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