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十条家规(周恩来十条家规)

2022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4周年。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亿万人民爱戴的好总理,他也深受国际友人的尊敬与信赖。

在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真情实录》一书中,作者从幼年生活、读书生活、感情婚姻、治国理政、人际交往等不同侧面呈现出周总理的生平和日常,细腻的文字配以珍贵历史图片,全方位地展现出一位至情至性、大智大勇的领袖形象。这本书视角独特、细节鲜活,让广大读者走近领袖、读懂领袖,堪称弘扬优秀革命传统、传承优秀革命文化的优秀读物。

周恩来十条家规(周恩来十条家规)(1)

《周恩来真情实录》 于俊道/著 天地出版社

周恩来十条家规:唯人生赖奋斗而存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是周恩来生前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曾立下的十条不成文的家规:

1.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

2.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

3.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有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

4.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

5.不许请客送礼。

6.不许动用公家汽车。

7.凡个人生活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别人去办。

8.生活要艰苦朴素。

9.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

10.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这十条家规,自觉地渗透到周恩来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清清楚楚地反映着周恩来公私分明、不搞特殊化、提倡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

周恩来十条家规(周恩来十条家规)(2)

周恩来和家人在一起

这十条家规的每一条上都发生过一些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

1946 年6月,周恩来在南京与国民党谈判,“正值万忙之中”。此时他的堂哥周恩夔偕嫂子陆淑珍找来,请求帮助。周恩来在“无法再谋一面”的情况下,于6月11日写信给兄嫂,道出了自己的肺腑感受:“相别几近30年, 一朝晤对,幸何如之。旧社会日趋没落,吾家亦同此命运,理有固然,宁庸回恋。唯人生赖奋斗而存,兄嫂此来,弟处他人檐下,实无可为助。”但他同时表示:“倘在苏北,或可引兄嫂入生产之途,今则只能以弟应得之公家补助金5万元,送兄嫂作归途费用,敢希收纳。”

“人生赖奋斗而存”,可以说是周恩来一生的写照,也是他的家规、家风的核心内容。

周恩来有一个堂兄,抗战时,曾帮助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电台,但后来竟屈服于压力,加入了国民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被关押。这个堂兄的孩子因家庭关系,入党一直未能转正。后来,这个孩子来找周恩来。周恩来帮助他正确地认识家庭问题,鼓励他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并说:“不能因为你是周恩来的亲属就去干涉你的转正问题。”多年以后,这个堂兄的孩子终于靠自己的努力,入党转正了。

1964 年8月10日,周恩来抓住在外地的一些亲属恰巧都因公在京的机会,召集了一次家庭会。他在讲话中借用历史上过五关的英雄故事,赋予思想修养新意,教育亲属和晚辈要过好五关:思想关、政治关、亲属关、社会关和生活关。

周恩来首先谈了过好思想关的问题。他教育晚辈:必须树立正确的宇宙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方法不对头,看一切问题都会看不准,甚至颠倒了是非。所以,一个人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在一年之前,他就曾对一个侄子说过类似的话:要永远感到不足,思想才能不断进步。我革命40年了,难道没有一点旧思想了?要革命一辈子,学习一辈子,改造一辈子。

讲到如何过政治关,周恩来教育亲属们:要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只有立场正确,才能有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这之前的8月2日,周恩来已召开过一次家庭会议,那次主要讲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封建家庭出身问题。周恩来对家庭出身上的这块“疤”看得很重。他从自己的堂祖父讲起,讲到祖父周起魁任淮安府山阳县知县的事。他说,尽管他没有田产,也不出租房屋,但仍然属于剥削阶级;因为全家是靠做官吃饭,这个官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所以不可能做到清廉。周恩来讲了自己由受封建教育,到受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教育,后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逐渐走出封建家庭,走上共产主义者的道路的历程。他要求亲属,要与封建划清界限,必须向工农学习,走与工农相结合的路。他讲这是属于过政治关即立场的问题。

讲到过亲属关时,周恩来说:我们是出身于旧家庭,我要带领你们向无产阶级投降。“投降”这两个字不大好听。20年前延安整风时,文艺界人士也怕听这两个字。后来,朱总司令讲话,对自己的前半生作了自我批评以后说,我现在才投降无产阶级。那些人听了,才考虑到应该向无产阶级投降。否定封建的亲属关系,不是消灭他们,而是改造他们,拖着他们跟无产阶级走,把他们改造成新人。

接着,周恩来详细地谈了过社会关和过生活关问题。最后,周恩来强调:“这五关中,一头一尾,思想关和生活关最重要。”

本文选摘自《周恩来真情实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