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名将(此人被称大明最后希望)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欢迎您关注我们,为您带来新视角新体验。

各位读者晚上好!众所周知,在五千年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风流人物,或是权倾朝野或是力挽狂澜,子渊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就是强力支撑晚明的功臣,其经历也实在令人唏嘘。

大明最后一个名将(此人被称大明最后希望)(1)

▲《大明劫》孙传庭剧照(一)

很多人肯定回想起大名鼎鼎的袁崇焕,其实故事的主角是孙传庭。孙传庭,字伯雅,祖籍在今天的山东代县,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性格非常耿直。一开始他在永城做知县,天启皇帝继位后将其调入吏部任职,后因不满阉党专权而辞职。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孙传庭复出,担任顺天府丞。

大明最后一个名将(此人被称大明最后希望)(2)

▲《大明劫》孙传庭剧照(二)

双方激战四天后,高迎祥部队惨败,他本人则被押往北京处死。群龙无首之下,高迎祥的外甥李自成担任第二代闯王,结果在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被洪承畴、孙传庭二人联手击溃,突围时仅有部下17人。此时明军平叛形势大好,清军却趁势南下,崇祯帝急令二人回京防御,李自成逃过一劫。

大明最后一个名将(此人被称大明最后希望)(3)

▲刘威饰演的闯王李自成

然而孙传庭因性格耿直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杨嗣昌。虽然二人对大明都是忠心耿耿,但只会纸上谈兵的杨嗣昌看不惯孙传庭的战术,孙传庭也讨厌他高谈阔论的样子,于是经常对前者的命令置之不理。

在抵御南下清军的关键时刻,崇祯皇帝第一时间想到了孙传庭,除了让他火速驰援外,还打算给他升官。听到风声的杨嗣昌便在皇帝耳边造谣抹黑,朱由检盛怒之下让孙传庭不得入城。一头雾水的孙传庭这时也闹起了脾气,就假托有病请求辞官,杨大学士趁机举报他欺君犯上。

大明最后一个名将(此人被称大明最后希望)(4)

▲《大明劫》崇祯皇帝剧照

崇祯皇帝下令将孙传庭打入大牢,然而就在其坐牢的三年时间里,他的老对头——李自成卷土重来,声势更加浩大。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朱由检再次启用孙传庭去剿灭拥有50万大军的李自成。由于兵力悬殊过大(其麾下仅10万军队)、物资匮乏,孙传庭本想坚守不出以待后援,却被喜欢瞎指挥的崇祯反复催促。

大明最后一个名将(此人被称大明最后希望)(5)

▲破败不堪的孙传庭墓

孙传庭此时只得出兵硬撼李自成部队,结果在河南郏县遭遇惨败,部队遂向渭南一带撤退。同年十月初三,孙传庭在转移途中战死,时年51岁。可惜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觉得他是诈死,便没有给予任何赠荫,实在是令人心寒。《明史》对此悲凉地记载道:“传庭死,明亡矣”。

喜欢本文的读者朋友不妨关注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ID:quguanlishi),笔者将每天为大家分享新鲜有趣的历史故事,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运营人员:嘟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