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万能论点模板(一招搞定高考作文的论点)

备考高考作文有一把万能钥匙,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高考作文万能论点模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高考作文万能论点模板(一招搞定高考作文的论点)

高考作文万能论点模板

备考高考作文有一把万能钥匙

  高考语文、历史、政治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既是顶层设计,也事关大局,体现出最高层在教育方面,特别是在选拔接班人问题上,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不容有丝毫动摇。2021年高考内容,从抗战小说《石门阵》、古文阅读《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到作文题“体育之效”等,无不强烈地体现出考察人文精神、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倾向。所以传统儒家精神,就是高考作文的金钥匙、万能钥匙。

  我们举个作文题目作说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又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与颜回乐在何处,所乐何事,周敦颐也曾要求程颐、程颢好好参悟。

  孔子厄于陈蔡,弦歌而不辍。

  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孔颜之乐”,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真谛,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从这道题目中给定的材料,可以发掘出哪些观点或思想呢?

  比如:对崇高理想的强烈追求,对道义的坚守,对信念的执着;不惧任重道远,弘毅笃行,奋力拼搏;慎终如始,不改初心,安贫乐道的旷达人格。提炼出这三点其实,就构成一篇议论文的三个分论点:树立人生目标、为之不懈奋斗、不断自我修炼。这三个分论点,层层递进,又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再比如:我们学习《谏太宗十思疏》这一段:我们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这些分论点:知足自戒,谦冲自牧,慎始敬终,思正黜恶等。我们将其作为一个修身为主题的文章的分论点,或是中心论点都是可以的。

  中学生从初中开始就开始背诵《论语》《孟子》,学习司马迁、韩愈、范仲淹、苏轼、文天祥等。儒家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既一脉相承,又发展创新,兼容并蓄,像血脉一样代代相传。明清的科举考试,也是考察儒家的四书经典,并诞生了议论文中的典范―八股文。以后,我会以八股文为例子,讲述议论文的结构及文采。

  所以,备考高考作文,就是要围绕儒家精神,准备论点。根据论点搜集素材,写好十个左右的议论段,这样,到了考场,考生就会弹药充足。

  儒家精神的名句:(1)《论语》经典名句: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立。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大学》中提出的三纲八目。三纲为: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中庸之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讲究不偏不倚,折中调和。“中和”是中庸的核心内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4)孟子的思想: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5)《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阴一阳之谓道。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君子以反身修德。君子以反身修德。(6)荀子名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历代大儒塑造出的精神内涵、气质和现象。如:《尚书》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国语》心如欲壑,后土难填。《战国策》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韩非子》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史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淮南子》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汉书》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三国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传习录》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春秋》居安思危,危则有备,有备无患。《曾国藩家书》: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高考议论文的解题工具。高考主题几乎不离“修身齐家冶国平天下”这个主题。无论是新材料作文、漫画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都可以从修身、齐家、平天下这三个方面进行关联立意,确定文章的主题。主题确立以后,在考场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运用以下运用“四则运算法”思维方法分设分论点,设置文章的议论框架结构。

  1、加法。儒家的方法。比如,加上“一颗赤子之心”,加上“一双坚定步履”等,弘毅笃行,任重道远,讲究建功立业。可以将儒家的修身、明德的具体要求作为一个个分论点。

  2、减法。道家的方法。比如,减去一分名利心,减去一分焦虑心,返璞归真,清静自然,讲究自身修养。可以用在个人修养,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等题材。

  3、乘法。把小我上升到大我,展现集体精神,团结意志。比如,把自己乘以14亿,共同为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奋斗等,彰显集体,团结的震撼力量。

  4、除法。把伟大的目标,宏大的计划,分解落实,细化到每一个脚印,每一项行动,每一分每一秒,除以365个日夜。展现出精细缜密的精神、顽强不屈意志和坚定不移的志向。

  以上四个方法,可以单用,如,加一,加二,加三形成三个分论点;也可以混用,比如,加上一颗赤子之心,减去一分浮躁虚荣,乘以14亿的伟大基数,除以365个日日夜夜。跟从主题中切出来的角度结合就是四个分论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