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诗词十首(孤帆一片日边来)

王宏 雨,裹着寒意,重重叠叠,绵绵不绝春天,仿若与我们爽约了,正在和太阳进行一场浪漫之旅,去了很久,走得很远在雨中,充溢着怨气和愁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绵绵春雨冷飕飕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立春诗词十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立春诗词十首(孤帆一片日边来)

立春诗词十首

王宏

雨,裹着寒意,重重叠叠,绵绵不绝。春天,仿若与我们爽约了,正在和太阳进行一场浪漫之旅,去了很久,走得很远。在雨中,充溢着怨气和愁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绵绵春雨冷飕飕。

蓦然回首,曾经是那样如痴如醉、迫不及待地追赶春天的脚步,捕捉春天的气息。多情应笑我,某一个早春,把梅花认成桃花,把紫叶李误作早樱花,把本是一物的黄鹂和黄莺想成两鸟。对绿柳更是着迷,柳是春的使者,“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初春乍暖还寒,柳枝吐露嫩芽,“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子除了最先发现江水变暖,恐怕也最先看到岸边柳树发芽。由芽到叶,由嫩到熟,由细到长,由浅绿到翠绿到深绿到泛黄到枯黄直至飘零。

喜欢到湖边散步的我,倾注目光最多,看得最入神的就是排列并不整齐、长得弯腰驼背的垂柳,以至淡漠了周遭绚丽芬芳的各色花木。我几乎是用一种凝神品读的姿势在注视一棵棵垂柳,丝丝线线,根根串串,低垂着,平行地垂着,垂得舒展柔曼,垂得齐整斯文,只有当一丝微风拂过才慢慢扭动腰肢,婀娜之中带着羞怯。难怪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七绝·闺怨》中写道“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本来悠闲自得的闺阁少妇,一个春和景明的日子,偶然登楼,远看野外杨柳青青,不禁暗自伤怀,后悔让夫君常年征战为封侯。

我迷恋绿柳,爱她的碧绿,爱她的纤柔,爱她的秀颀,可我更钟情于柳树低垂的枝、低垂的叶,像玉兰、银杏、香樟、桂花树……公园里、道路旁,几乎所有的树种都是昂着头、挺着腰、翘着枝,或大或小的叶子也都是片片向上。芸芸众生,百媚千红,我倍加喜欢一种姿势,一种像柳树一样的姿势,低垂之间,静默之中,翠绿之时,哪怕是秋霜冬雪之际,她的存在都是安静平和的,并不惹眼。倘若没有这一树树下垂的绿,水的灵动,花的妩媚,风的轻柔,恐怕要大打折扣,季节的更迭交替,只怕也多了一份生硬和干涩。不管旁人怎么看,反正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于和煦的阳光下,我又被湖边的绿柳陶醉了,以致驻足,情难自已,随口吟出“千枝嫩叶水中笑,不负春江守望情”,虽是涂鸦之句,却发自肺腑。

想着想着,只觉得水声盈耳,山色娱目,馨香扑鼻,清风入怀,仿佛置身宏阔清朗之境。原来,只是在无边无际的雨雾之中,于一间陋室之中,煮一盏茶,温一壶酒,捧一卷书,心旷神怡,犹如光风霁月。雨,原是神魔一体。本有些感性甚至伤春悲秋的我,在这场旷日持久、人人诅咒的冷雨之中,竟然如此淡定从容,淡定得近乎麻木,从容得像是宽容。雨的神性,让我沉醉于对春天的美好回忆,柳之忆、柳之爱,更是刻骨铭心,垂柳百般青碧、千般纤柔、万般谦卑。此姿此势,此般格局,纵使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冷风刺骨,只要想起时令已过冬季,尽管春寒料峭,一份期待,一种钟爱,足以无视眼前恼人的雨滴。雨的魔性,也许就是雨幕如墙、雨滴如冰,太阳照不到心中,炉火融不了坚冰,逼仄潮湿晦暗,以致让人窒息,明明是春雨,却生出浓厚的“秋风秋雨愁煞人”,又仿佛分明是春天刚到,却又像暮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最怕是,雨的魔性,幻化成日子的魔性。怀难释,忧难解,怨难了,恨难平。痴痴捧着手机,各种APP、淘宝、抖音、公众号、心灵鸡汤、养生窍门……目不暇接,却载不动许多愁。若是,尝试着换一种姿势,端详水边路旁像垂柳一样的美,仰视主流媒体上奋斗者、追梦人的身影,按捺性子读完一本本二三十万字的作品,抑或是到繁忙的车间工地转转,朝过客匆匆的车站码头走走,往生龙活虎的校园看看,去热火朝天的老年人活动中心瞧瞧,凡此种种。

也许,冷冷的雨丝,也可以暖心养心,在雨中,亦能宕开“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新天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