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现状(消费金融10年变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金融行业的分支之一,消费金融行业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消费金融行业现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消费金融行业现状(消费金融10年变迁)

消费金融行业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金融行业的分支之一,消费金融行业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十年来,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翻天覆地——从开始的规模仅有数万亿,到现在的是数十万亿;从开始的利用人海战术线下展业,到现在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线上与线下业务并行;从依赖外部人力与资源合作,到自主经营自建场景;从追求利润规模为主,到追求落实政策重视发展质量为主。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理念和经营策略主动调整、顺势而为,实现了公司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求:“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扩大内需战略包含消费需求,而与消费金融密不可分的终端消费,也是拉动国内大循环的火车头。可以说,在二十大报告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将继续展开,人均收入还将持续增长,消费在总需求结构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比重,消费金融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行业规模爆发

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设立,是中国金融业的创新之举,也是监管为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种下的一粒种子。

2010年,第一批消费金融公司开始试点;同年3月,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金挂牌成立。这一年末,我国信贷余额47.8万亿元,消费信贷余额7.5万亿元,消费信贷余额仅占人民币信贷余额的15.7%。

2012年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2.99万亿元,其中消费信贷余额达到10.27万亿元,消费信贷占贷款总余额16.42%。

2021年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2.69万亿元,其中消费贷款余额达54.88万亿元,消费贷款余额占贷款总余额的28.48%。

对比来看,十年间,我国消费信贷规模增长达5倍之多,尤其是消费贷款余额占比提升达75%。

这一数据提升意义重大。经济学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中国城乡家庭收入稳定的增加,十年来消费金融规模提升显著,正是我国家庭消费规模与信心的表现。

正是在政策鼓励与行业红利的驱动下,市场主要的参与主体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与数量也逐步增加。

截至2012年末,北银、锦程、中银和捷信4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资产总额达40.16亿元,贷款余额为37.09亿元。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2)》(以下称《报告2022》)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增至30家,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达到7106亿元,同比增长44.2%;资产总额达到7530亿元,同比增长43.5%。

2022年9月,建设银行发布关于获准筹建消费金融公司的公告称,该行拟出资60亿元投资设立建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至此,行业将迎来第31家消费金融公司。

十年间,行业从仅有的个位数,达到了31家消费金融公司,实现了资产规模增长接近200倍。

与此同时,十年来,消费金融服务居民消费,间接服务社会零售品的零售业务。据统计,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8.8%,消费多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消费金融既抓住了发展机遇,又促进了消费业务量的提升,助力消费驱动力动能更足。

业务围绕人民需求

最初成立的一批消费金融公司,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业务上主要延续银行的零售展业经验,以线下展业和渠道代理为主。除了捷信之外,其他家几乎都是从零开始建团队打基础。

首批先行者敢于“吃螃蟹”。依靠线下展业,2015年北银消金贷款余额达200亿左右,累计发放贷款超350亿元,实现净利润1.69亿元。“全国有实力的省份几乎都成立了分中心,公司这一年仅校招就招了300余人。”来自北银消金内部的员工,为我们讲述了公司的高光时刻。这也说明,消费金融业务在短短几年就受到了市场与用户的认可,背后正是搭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

2015年左右,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有三个最核心的内容:一是速度变化,二是结构优化,三是动力转换。落在消费金融行业,就是经过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居民富裕了,消费水平大幅提升,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对于消费金融的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也就在这个过程中,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与差异化逐步显现。而用户需要的,正是监管与机构关注的。为用户不同场景需求而开发的场景金融,丰富着金融市场,涉及3C、家电、家装、旅游、教育/培训等各个场景。

比如,首批持牌机构捷信消费金融以3C数码产品为主要业务范围,占据了线下市场,广铺门店。截至2019年末,捷信线下销售网点达27.28万个,业务范围涵盖29省311城。

线下零售业竞争加剧,而线上生态逐步完善,消费者的金融需求在线上爆发。众多消金和小贷公司逐渐转战线上运营。曾经的行业龙头捷信2020年初宣布进行数字化转型。这是行业走过转型之路的又一大典型事件。当下消费金融公司更多发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场景。比如招联金融正在探索以线上模式为主、兼具O2O模式的产品,将消费金融嵌入到购物、旅游、装修等各类消费场景中。

十年来,精准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三农”事业蓬勃发展。消费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将农产品消费场景涵盖其中。

其中典型案例是2015年开业的马上消费,率先在业内拓展金融服务场景至农产品的销售与流通,将助农工作与满足消费者需求打通。经过多年积累,2022年9月马上消费依托旗下安逸花商城,上线“消费助农购物节”活动,为数以百计的农业商品打通线上营销渠道。通过创新应用数字技术,使得农产品销路和农村电商得到迅猛发展,成为金融业务场景化落地的最好实践。

孕育数字化能力

开发拓展场景与服务人民需求,离不开金融业技术的提升。而从某种程度而言,金融业的技术进步,离不开消费金融的开拓。

原因是消费金融具有客单价低而高频次的特征,在业务处理中须处理大量的数据,而积累数据与训练模型,才能不断提升金融科技的能力。发展到当下,金融行业已迈入数字化进程中,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创新应用,已经深刻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消费金融行业对于行业技术数据的原始积累功不可没。

当下消费金融行业,已率先进入了金融数字化阶段。具体而言,传统金融服务缺乏风控识别能力和客户经营经验,缺乏对于客户的用户画像和分析能力。个人信用信息缺乏且缺少有效抵押物,传统金融机构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很难有效覆盖金融需求。而拥有数字化技术的消费金融机构,将金融服务嵌入到就业创业、租房买房、孩子上学等场景中,且使得这些需求能够更便捷、低成本的获得。

金融业是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再加上金融业务相对标准,也是全产业中先进数字化技术应用的第一试验田。

其中消费金融行业就是技术排头兵。以技术为核心布局消费金融业务,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强技术积累,将技术优势逐步赋能到其他金融机构。比如,马上消费开发的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声纹识别、OCR识别、活体检测、人脸框内检测等技术于一体的智慧双录产品,不仅实现了对内应用,也实现了外部赋能,在银行、信托、保险等行业均已落地实践。

作为一家科技驱动型金融机构,自2015年成立伊始,马上消费就逐步构建形成自身特有的数字化发展之路,确定了“自营 开放平台 金融云”的发展战略与业务模式。对内,马上消费对智能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数字化升级,目前其已打造10万多个风控变量,构建300多个大数据风控模型,针对差异化场景提出对应的风控策略及流程。对外,马上消费为多个行业提供个性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向同业输出信贷服务系统、智能客服系统等。

马上消费的自身发展与业务逻辑,正是把握住了消费金融行业的业务特点与发展趋势,成为十年来消费金融行业展现数字化成就的一大典型。

当下,随着《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出台,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消费金融立足于行业发展需求,在创新业务的同时,也在不断升级数字化能力,在这片创新与技术驱动的金融业分支上,相信未来会将数字化能力推向新的高度。

规范与鼓励并行

十年来,消费金融行业经历发展初期的懵懂,如今已经正式迈入了规范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阶段。

根据监管政策,业内主要将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2009年之前的探索期,2009-2013年的试点期;2014-2017年的快速发展期,以及2017年至今的成熟规范期。

十年间,从2012年的试点期,到2022年的成熟规模期,消费金融行业的成熟伴随着政策的鼓励与规范。

2009年7月,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2010年初,银监会相继批准筹建北银、中银、锦程和捷信四家消费金融公司,同年这四家公司相继开业。

2013年11月,监管部门扩大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试点城市放开至16个。

2015年,消费金融试点全面放开,消费金融开启井喷式发展元年。在政策的全面支持下,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与此同时,一些非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趁机涌入。

2017年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这一年,国家加大对宏观和微观审慎的监管,监管手段之多、监管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201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密集发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监管政策,互联网金融监管环境日益趋严,监管通过一系列的“整治”措施,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20年,消费金融行业迎来新的机遇。金融领域“非持牌”时代终结,消费金融持牌化成为趋势。同时,作为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助推器,消费金融市场仍获鼓励发展。

这一年,监管部门相继批筹重庆小米消金、北京阳光消金、重庆蚂蚁消金、苏银凯基消金、唯品富邦消金5家消费金融公司。

2021年以来,监管对于新设消费金融公司持更加审慎的态度,仅有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于2022年上半年通过并购方式拿到消金牌照。

十年间,在市场与监管的呵护与帮助下,行业发展的规律逐渐呈现,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完善。这是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也为未来十年发展奠定了基础。

践行“金融为民”

从“消费主义”到“理性借贷”,从追求“利润为王”到践行“金融为民”,中国的消费金融行业十年来在新时代新发展理念下悄然转变,已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独特之路,是金融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典型代表。

首先是金融的可得性。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依照可及性、适用程度、数据普惠金融质量三个维度,将衡量金融宽度指标纳入世界银行金融包容性(普惠金融)数据库,得到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响应和关注。

适应新的趋势,我国逐步加强了金融包容指标体系、金融可得性等方面的基础研究。2013年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相继发布普惠金融报告,重点关注金融服务覆盖面、薄弱领域金融可得性、金融服务的效率、金融扶贫攻坚、金融基础设施等问题。消费金融以其业务特点与技术能力,成为实现普惠金融中的重要业务之一。一个典型例子是,很多下沉市场的征信“白户”,难以获得银行的信用卡,难以进入传统金融机构的视野。他们的首次信用积累正是通过消费金融公司获得的。这为他们获得同等金融服务打下了基础。

以数字化能力见长的消费金融公司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2021年普惠金融报告也指出,数字化成为金融机构重要转型发展方向,数字技术运用促进金融服务范围持续下沉拓展。

再有是逐步降低用户成本。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之初,其资金来源以内部融资为主,多依赖股东的资金拆借以及股东存款。随着后期业务的发展,除了传统的银行同业、股东存款、ABS(资产支持证券)、金融债券、银团贷款,还有不少消金公司通过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甚至是二级资本债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来拓宽资金来源。这样一来,公司资金成本逐步降低,再加上风控技术能力提升,为用户带来了更多实惠的金融产品。尤其是疫情以来,央行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持续加大对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力降低了居民的用钱成本,提升了消费动能。

最为重要的是,消费金融行业率先在政策鼓励下践行ESG理念。当下,在绿色金融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消费金融机构通过绿色低碳实践,提供负责任的金融服务,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比如,2021年末马上消费公开披露了首份系统性ESG报告,成为行业内首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报告中,马上消费主动把节能减排、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消费者保护融入到企业的治理和规划中,这为其他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样本;中原消费金融通过推出“7天无理由还款”权益,用户在首次借款的前7天内提前还款,不收取任何费用,鼓励用户适度消费,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兴业消金积极推广高等教育贷款“兴才计划”,参与创办兴才励志成长基地,这些都是将ESG发展理念融入普惠金融实践之中的典范。

疫情以来,消费金融行业更是主动实施了延缓还款、减免息费等一系列措施。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行业机构积极响应监管精神,体现出金融机构自身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报告2022》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消费金融公司共计为5.6万名客户办理延期还款35.95亿元;为24.7万名逾期客户减免利息2.98亿元;为16.8万名逾期客户减免费用1.63亿元。

总结

十年来,消费金融坚持合规经营、稳中求进,是观察金融行业转变发展思路、落实政策要求的一个窗口,是金融业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的一个缩影。

十年来,消费金融公司按照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消费需求的政策要求,畅通消费信贷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渠道,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

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消费金融行业还将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中应有的业务形态与创新技术。不过践行普惠金融的使命不会变,这是当初创新设立消费金融机构的初心,也是消费金融行业前行的最大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