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都是营养过剩(大多数人的不健康都是吃出来的)

现在的人都是营养过剩(大多数人的不健康都是吃出来的)(1)

养生有三个层次: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

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人体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

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

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

而不是靠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道家说道法自然,一阴一阳之谓道也,要想健康需要顺应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就是阴阳之道

养心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

我们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

其实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相应于人体,阴阳之道就在一静一动,一呼一吸之间

那么人如何才能发现自己是否顺其自然了呢

其实这太简单不过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

那你就是违背自然了

要做到顺外面大自然的自然

还要顺自己内在命运的自然,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人生下来,他的命运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数的

他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

如果能顺着他的运数去做,就会平安无事

有悟性的人会发现、知道自己的运数

知道他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

养生绝对不是简单模仿,人云亦云。不要去羡慕别人

要从自己的内心找到适应自己的自然之道

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

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其实就是气

这个气和人体的精、气、神中的气是相应的

科学上讲氧气负离子

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

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

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

就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

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

而且正是它们吸取着天地的精华

人在松静的状态下

慢慢深呼吸就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

在吸气时,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个身体是在把体内的气向外排

即把人的气释放到天地

而肺在呼气时,实际人是在通过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气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有一句话说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什么意思?意思是说人体就是一个宇宙天地,一呼一吸就像是橐龠一样

橐龠是啥东西呢?现在是见不着这种东西了

估计在一些农村风俗博物馆里能看到

年龄大的人一定知道,我小时候还见过

那时候的铁具

如锅、勺子、铲子、刀斧还有锄头等农具都需要铁匠手工打造

村子里的老铁匠打铁的时候要给炉火加热

会用到一个木制的风箱

烧火的时候鼓风用的,有一个把手抽拉

一抽就把空气给吸进风箱里

一推就把风吹到炉中,炉火就旺起来

炉温才能升到使铁软化的温度

橐龠指的就是这样的风箱

老子说人体就像风箱一样呼吸,而天地宇宙其实也一样

只不过呼吸的不是空气而已

这个脑洞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宇宙中存在黑洞这种东西

可以吞噬靠近它的任意星体和星际尘埃

连光线都不能逃脱

对应黑洞还有白洞,会吐出大量的物质

这大概就是宇宙的呼吸吧

人的呼吸与宇宙的呼吸相应的时候

估计就是开悟的境界

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

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人的不健康都是吃出来的,而不是饿出来的

经常性保持饥饿和饥渴的感觉对养生有百利而无一害

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

这和谦虚使人进步,骄傲自满使人落后一样

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

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后

会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担心疾病的自信

人们常说,生老病死是正常的

我想说的是,其实健康的人生可以只有生、老、死,而没有病

愿我们都能拥有这份自信

最后,祝愿所有看过这个主题的人

能从中得到养生方面的启示,愿您的身心从此健康快乐

现在的人都是营养过剩(大多数人的不健康都是吃出来的)(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