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杜甫绝句十首(豪放诗词欣赏第65首)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唐诗杜甫绝句十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唐诗杜甫绝句十首(豪放诗词欣赏第65首)

唐诗杜甫绝句十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⑴,高者挂罥⑵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⑶。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⑷。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⑸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⑹。

布衾⑺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⑻。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⑼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⑽!

安得广厦⑾千万间,大庇⑿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⒀见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⒂!

注释

⑴茅飞渡江洒江郊:茅草乱飞,飞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当指浣花溪。

⑵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

⑶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

⑷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

⑸俄顷:不久,一会儿。

⑹秋天漠漠向昏黑: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⑺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

⑻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觉不老实,把被里都蹬坏了。

⑼丧乱:指安史之乱。

⑽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天亮。

⑾广厦:宽敞的大屋。

⑿大庇(bì):全部遮护起来。庇,遮蔽,掩护。

⒀突兀:高耸的样子。

⒁见(xiàn):同“现”,出现。

⒂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唯独我的房子被刮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简析

这是一首充满愁情的豪放诗。作者的茅屋刚造好不久,不料八月一场秋风破屋,大雨接踵又至,诗人长夜难眠,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歌。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前五句,写风吹茅草,茅屋被掀,诗人万分焦急。接下来五句,写群童抱茅而去,自己因“老无力”而望“童”兴叹,无可奈何。中间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面对漫漫长夜,诗人的困苦遭遇无以复加。最后四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自身的痛苦,通过描写他自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社会的苦难和时代的苦难。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着读者的心灵。

最豪放名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原籍湖北襄阳,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少陵”“杜拾遗”“杜草堂”等,区别于晚唐诗人杜牧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自小好学,“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天宝六载(747)应试不第,以后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生活日渐困窘。安史之乱起,杜甫在鄜(fū)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投奔肃宗时为叛军所俘。至德二载(757)逃出长安投奔肃宗,被授为左拾遗,因营救房琯(guǎn),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杜甫几经辗转到了成都。后又寄居夔州(奉节),两年后又回到成都。广德三年(765)四月,离开成都又至夔州。大历三年(768),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困顿船上。大历五年(770)冬,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诗风沉郁顿挫,笔锋犀利,言辞朴实。郭沫若说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有《杜工部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