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潜意识和现实相差几秒(神经学家跌破眼镜)

大脑潜意识和现实相差几秒(神经学家跌破眼镜)(1)

回到2007年,科学家报告一个四十几岁的法国人走进一家诊所抱怨他的脚痛。在他小时候有同样的问题,而检查的结果是他的脑室充满着脑脊髓液。因此,医生决定扫描他的脑部,来看是否这个问题再度造成他的脚不舒服,结果让他们感到惊讶。他们发现,由于脑脊髓液,他的脑室变得非常浮肿,脑脊髓液差不多取代了他整个脑部,留下的只是薄薄的一层神经元皮质层。

然而奇迹似地,这位男士不仅完全有知觉,还过着多彩多姿、未受阻挠的生活,职业为公务人员,与老婆和两个小孩生活在一起,很幸福地不知道在他的脑部有破洞。少了这么多先前认为是对知觉至为重要的关键脑部区域还能正常作息,对于脑部如何运作以及在我们认知之下的机制,引发了一些关于现有理论的重要问题。

类似的情况,研究人员展示出藉由电极来控制名为屏状核(claustrum)的大脑地区活动,是有可能造成知觉丧失。屏状核是接收来自许多脑部不同地区的讯号,并且广泛地于视丘联系。

然后,很明显地,一个人只靠一丝丝的皮层神经元来维持知觉的事实,让绝大多数精神学科学家提出的所有理论都不成立,这些精神学科学家在寻找大脑结构的知觉源区。然而,这可能被其他研究人员用来造成更剧烈的争议。这些人宣称脑部结构实际上并不完全对知觉是重要的,反而是经由神经元间的一些联系方式,简单地唤醒。

例如,最近的一项研究在调查引发思考的神经活动形式,发现在联系时,神经元很少用最直接的路径传送讯号给另一个神经元。反而是探索每一个可能的连线和管道,产生一个复杂且高度即兴脉冲。这个想法也形成了Axel Cleeremans命名为" 基本可塑性理论 (Radical Plasticity Theory)"的基础,认为知觉是大脑不停地自我反应,以便于学习如何变成有意识的。

毫无疑问地,还是有一大堆问题依然等待回答,绝大多数关于知觉本质的理论还有待全力发展。从好的方面来看,至少我们知道是什么造成这法国佬的脚受伤。

大脑潜意识和现实相差几秒(神经学家跌破眼镜)(2)

图片:扫描显示,这位男士的脑室是非常肿胀的,它们已经占据了这位男士大部分的大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