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隆盛叛乱时有多少人(日本维新后的内战)

西南战争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内的最后一场动乱,表面上这场战争起因于西乡隆盛等人,但实际上,这是明治政府为了统一国家、树立天皇权威,解除武士阶级特权而进行的一场斗争。

西南战争结束后,武士阶级就彻底退出日本的历史舞台了。

西乡隆盛叛乱时有多少人(日本维新后的内战)(1)

一、返乡者西乡隆盛

鹿儿岛县所在地原萨摩藩,是日本西南四大雄藩之一,也是讨幕战争的主力。其原藩主监护人岛津久光是当时旧封建诸侯的领袖,对明治新政府的废藩置县化等政策极为不满,这主要是源于当时的日本改革,对于曾经在戊辰战争中征战的下级武士的利益破坏极大,造成了人心浮动等问题,对明治政府的怨言也颇大。

西乡隆盛叛乱时有多少人(日本维新后的内战)(2)

而与同时,西乡隆盛因反对维新政策中的部分举措,再加上征韩论等问题上与大久保利通等人政见不合,最终1873年10月23日以患病为由提出辞呈。在得到天皇批准后,11月,西乡离开东京回到鹿儿岛,住在武村,开始过起垂钓、游猎的隐居生活。

他在吉野台地的夺山创立了吉野开垦社,占地50町步,种植稻谷和蔬菜。西乡的心腹爱将桐野利秋、筱原国干等人也都辞去近卫军少将之职,追随西乡回鹿儿岛。

其他县出身的近卫兵也都久闻西乡之名,将西乡作为英雄豪杰来仰慕。为追随西乡等人而擅自离队的官兵人数很多,一年之中大约有300余名近卫兵官兵陆续返回鹿儿岛,广大鹿儿岛民众对此颇感惊讶,相互之间纷纷议论。到了第二年,又有300余名萨摩藩出身的警察官吏也陆陆续续回到鹿儿岛,足见当时西乡隆盛在日本社会中的影响力。

西乡隆盛叛乱时有多少人(日本维新后的内战)(3)

重返鹿儿岛的西乡隆盛希望远离政治权力的纷争,过一种超然物外的田园生活,没有打算在鹿儿岛建立士族的独立王国。不过,离开京城的西乡隆盛自回乡之时起,就被日本各地士族视为东山再起的希望之星。各地士族领袖纷纷前来鹿儿岛,希望拜访他。

但日益贫困而变得一贫如洗的没落武士们,出于对西乡"无欲望、简易、朴素、不骄傲、不小看他人"等高尚品德的崇敬,仍一直视西乡为武士阶层的精神领袖。西乡隆盛此时也感受到了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困惑。

二、西南武士的精神领袖

西乡回来后在鹿儿岛的城山亲手创建的"私学校",开始逐渐成为西乡的私人卫队。西乡深谙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道理,于是1874年6月,他将陆续返回鹿儿岛的近卫兵组织起来,建立了名为"私学校"的军事组织,着手进行军事训练。除鹿儿岛外,各地还纷纷建立私学校的分校,专门招收武士家的子弟,学生总数约有3万人左右。

西乡隆盛叛乱时有多少人(日本维新后的内战)(4)

一时间,鹿儿岛县境内人人都以入"私学校"为荣,反之为耻。西乡将自己2000石俸禄全部作为"私学校"的经费。鹿儿岛县令大,山纲良是西乡的亲信,将县政公款拿出来充作学校的费用。在短短的几年间,所谓"私学校党"便彻底占据了鹿儿岛县从县令到区长、户长、警察官等军政要职。

这些人对国政啧啧抨击、抵制,使本来割据气氛就十分浓厚的鹿儿岛,俨然成为化外之国。明治政府的政令已无法施及鹿儿岛.旧的封建制度和习俗依然保留着。京城的大久保政权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得采取姑息、忍让的政策。

但政府的忍让并没有换来这些武士们的退步,鹿儿岛的武士们面对各地频发的武士叛乱活动,也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私学校"的教官、学员都主张,利用目前混乱的机会推翻现政府,成立以西乡为首的武士政权,一展鸿图大业。

此起彼伏发生的各地武士叛乱,不但给新建立的明治政府增加了诸多压力和烦恼,同时也多多少少地刺激着聚集在鹿儿岛的武士们,他们开始准备大干一场,重现昨日的辉煌。

1877年1月,熊本镇台向新政府禀报了鹿儿岛、熊本两县士族反叛的迹象。内称:众多武士挎刀穿行于闹市,以猎兔为名聚合于山谷中抨击朝政。

西乡隆盛叛乱时有多少人(日本维新后的内战)(5)

从鹿儿岛方面不断传回的消息,表明那里的局势正在恶化,变得难以控制,一向处事谨慎的大久保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了。1876 年12月下旬,他派遣东京警察官中原尚雄等20余人,以回乡探亲的名义秘密地返回鹿儿岛,监视西乡隆盛等人的活动,伺机瓦解"私学校党",削弱西乡的势力。

三、内战爆发

数月之后,形势突变。1877年2月上旬,中原尚雄等人行迹泄露,遭"私学校党"逮捕。酷刑严拷之后,"私学校党"令中原.等人承认,返乡的目的是受大久保之命谋刺西乡隆盛。随后,印有这样内容的假供状,被"私学校党"散发到鹿儿岛的街头巷尾,蒙骗不明真情的民众。

此前不久,政府为了防止鹿儿岛的武士们铤而走险,决定从速将存在鹿儿岛陆军火药库的弹药,由"赤龙"号运往大阪贮存。结果,消息漏露,武器弹药被"私学校党"徒抢劫一空,武装叛乱的征兆日益明显。

西乡隆盛叛乱时有多少人(日本维新后的内战)(6)

1877年2月15日,西乡隆盛在士族兄弟和"私学校"学生的鼓动下,召集了2.5 万多名武士,准备北上京城"诘问政府"。西乡本人则以"新政大总督征伐大元帅西乡吉之助"的名义,兴兵攻打军事重镇熊本城,西南战争的帷幕拉开了。

大久保在得知西乡隆盛率兵反叛的消息后,立即表示:"实为曲直分明,正正堂堂,宣布罪状,击鼓而讨之,无可非议。"陆军中将山县有朋迅即电令熊本镇台司令官谷干城:"务必誓死守住熊本城。"随后,明治天皇颁布征讨诏书:"鹿儿岛县暴徒擅自携带武器闯入熊本县境,目无国法,叛迹昭然。"

新政府任命有栖川宫炽仁亲王为征讨元帅,山县有朋任征讨参军,负责制定作战计划,发兵5.8万人出兵征讨。日本海军调遣11艘军舰迂回侧应,表明政府平叛的决心。

西乡隆盛叛乱时有多少人(日本维新后的内战)(7)

应该说,西乡叛乱是明治政府自建立以来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考验。如果以西乡为中心的鹿儿岛"私学校党"哪怕得到一时的胜利,全国的反政府分子就会同时响应。届时明治政府将处于濒临瓦解的状态。

四、败走熊本

来势汹汹的鹿儿岛武士部队很快便包围了熊本城。叛军原以为小小的熊本城可以轻松攻陷,没想到熊本城成为叛军北上途中一道无法逾越的难关。

西乡隆盛叛乱时有多少人(日本维新后的内战)(8)

熊本城守军在谷干城的指挥下奋力抵抗,充足的粮草、昂扬的士气、新式的军队,使西乡隆盛的叛军一筹莫展,久攻不克。万般无奈,西乡分兵攻占了熊本城北面的战略要地——田原坂。

田原坂坡陡崖高,易守难攻,可谓天堑绝地脚大乱,纷纷溃逃。4月15日,围困熊本城长达50余天的西乡叛军,在政府军海陆两面夹攻下,不得不撤围退兵。

随即,政府军在熊本、大分、鹿儿岛三县境内追剿叛军。1877年9月1日,西乡隆盛率300余名武士退回鹿儿岛,固守城山。9月6日,政府军包围了叛军据守的最后阵地一城山。山县有朋致函身陷重围的西乡隆盛,敦促他放下武器下山投降。可不知什么缘故,这封书信未能送到西乡的手中。

西乡隆盛叛乱时有多少人(日本维新后的内战)(9)

24日,政府军发起最后的进攻,急如暴雨般的炮火轰炸,使西乡隆盛的腰部、大腿均中弹负伤,无法行走。绝望中的西乡决定剖腹自杀,其部将别府晋助奉命帮助他完成这一最痛苦的自杀过程。硕大的西乡头颅被别府晋助砍下后掩埋于土中,后被政府军挖出,连同西乡的尸体一并葬于一所寺院中。

结语

就这样,持续近8个月的日本武士阶级最大规模的叛乱战争,以没落武士阶级的失败而宣告结束。连绵不断的武士复仇浪潮平息了。名噪一时的维新英雄西乡隆盛,也随着武士阶级的失落而成为一名悲剧性的历史人物。

参考资料:《日本史》、《西乡隆盛全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