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历史典故的成语(庸文化故事1)

昌言 上庸君 今天

成语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精粹之一。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简洁精辟,多由四字组成,反映、表现出缤纷多彩的人文世界,人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其中蕴涵著民族文化各类思想和行为的趋向和准则,是汉民族文化心态的生动、可感的写照。


成语“鼎鼎有名”的由来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武王伐纣时,庸国名列于八国之首。


一百个历史典故的成语(庸文化故事1)(1)


史载商朝晚期,纣王残暴无道,与此同时位于西方的诸侯国周国任用姜尚为相外行王道内恤于民而逐渐强大起来。西伯侯周文王、周武王父子将伐纣,为了确保取胜事先秘密争取了南方强邦庸国的支持。商周牧野之战武王亲率周军2万,以庸人5万作先锋,另率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国军队。武王以庸军为其先锋和主力这点足以证明当时的庸国军力国力是何等强盛。


一百个历史典故的成语(庸文化故事1)(2)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伐纣,跟随的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国,然以庸为八国之首”。正因为周朝是在庸人的鼎力相助下建立起来的,所以历代周王即便是在庸国国力最弱的时期均对庸国国君特别尊重。《史记》载:周王称庸王为庸伯,而称秦王为秦公,称楚王为楚子或楚君。周朝诸侯国众多,但各诸侯国之间是有严格的等级的,诸侯王中伯爵是最高级别,在当时能冠以伯爵的诸侯王是屈指可数的。西周的《宗周铭》里详细记载了庸人助武王伐纣的功绩,这便是成语“鼎鼎有名”一词的来历。这也是古大庸帝国历史上国力顶峰时期的重要标志。


一百个历史典故的成语(庸文化故事1)(3)


关键词:「慢·生活」感悟,「色·人生」杂谈,「味·文人」随笔,「庸·文化」故事

感谢关注上庸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