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理财有哪些(保险理财的那些坑)

去年,应朋友之邀,我参加了某保险公司的一场宣讲会到了会场,签到处,说要验资,就是要看看银行卡里面有多少W,低于XW不让进会场当然,这种事在邀请你的时候不会跟你说太细……[笑哭],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保险理财有哪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保险理财有哪些(保险理财的那些坑)

保险理财有哪些

去年,应朋友之邀,我参加了某保险公司的一场宣讲会。到了会场,签到处,说要验资,就是要看看银行卡里面有多少W,低于XW不让进会场。当然,这种事在邀请你的时候不会跟你说太细……[笑哭]

宣讲会讲的是保险理财,先将公司如何如何靠谱(保险公司不会倒闭),再讲银行如何如何不靠谱[笑哭](称银行如果经营不善可以宣告破产或者倒闭的),然后再讲当下经济形势,导入一个预期(这一步很关键):从银行历史以来的利率变化,得出了一个未来银行利率的悲观预期;最后大体告诉你:该保险公司可以在保证较高复利的情况下(说是写到合同里),还给你提供一份额外的保险。听起来,是不是很打动人? 对,我顺从地入了坑。当然当时不觉得是坑,直到后来我学会了算数。

没错,想避开保险理财的那些坑,请一定会算数!!!

当然,关于合同的基本条款也要厘清!

宣讲会上,提到了复利3.5的收益,提到除了理财,你还会收获一份额外的保障。(里面句句都是坑)

我们分坑讲解吧:首先说收益,宣讲会上说3.5的复利收益,说会写入合同。

打开合同,你的脑子基本会变大,发蒙,很多人在这个大脑带不动的档口,会选择相信身边的保险代理人。如果你的代理人数学足够好,会公式,帮你计算出预期收入,还足够诚恳,愿意帮你对比分析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那么你很幸运,但实际情况是:或者你的代理人数学不好,她自己都算不明白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差多少;又或者是她懂公式,能算明白,但笃定你算不明白,从开始就预期你入坑。真正又会计算,又很诚恳的代理人,有么?

一、算数之前,先搞明白合同中几个关键保险术语。

标准保费:800元(每月交800元,缴费20年)

基本保险金额:115224.90元(不变)

基本保险金额对应的现金价值(列表中写明)

减额交清保险基本保额(列表中写明)

有效保险金额

首个保单年度 有效保险金额=基本保险金额

第二个保单年度起,

二、重中之重!!单看理财收益,即先不考虑提供的保险。

以20年为例,合同中对应的现金价值是225729.78元。(合同列表中已写明)

公式来了!!

A=9600

i=0.035

n=20

F=271484.95(亲们,这才是3.5的复利计算,每月存800元,20年后的预期终值啊)

现在,减法都会算啦:

271484.95-225729.78=45755.17

合同中的现金价值和我们计算出来的预期终值F,

相差四万五千多元

算数还没完,我们接着算:

既然合同中的现金价值不是我们预期3.5的收益,

那么,保险理财20年后能拿到的这笔现金价值(225729.78元)相当于银行利率是多少呢?

我估算了一下,大概与1.55的利率(相当于同期银行三年期的零存整取的利率),20年后的终值相当。也就是说,你现在每个月存800元,存20年的零存整取,最后能拿到接近保险合同所说的现金价值225729.78元。

当然,其他年度也对应现金价值,但只有第二十年能拿到的收益率最高。(感兴趣的可以利用上面的公式计算一下)

而宣讲会过程中说的3.5的复利收益,并且写入合同,我们看看合同是怎么写的(下图):

有效保险金额按照基本保险金额以3.5的复利形式增加。

这个有效保险金额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领取呢?

好了,下面的坑来了,说好的提供你一份额外的保障,其实是这样婶儿的:

这就涉及到保险责任了:身故或全残的情况下能拿到有效保险金额或者现金价值二者中较大的那一项金额。

也就是说,真的身故或者全残,才有可能拿到上面说的3.5复利增加的那个叫有效保险金额的赔付;不然那个什么3.5复利的收益跟您无关!!!

综合来说:如果单纯从意外保险考虑,这种保险提供的保险赔付就跟闹着玩儿一样:

第一年,如果身故或者全残 ,赔付115224.90元

第二年,如果身故或者全残 ,赔付119257.77元

……

第二十年

计算得出第20年的有效保险金额221520元。

还没有第二十年的现金价值多。

也就是说在第20年之前,你的账户中大部分资金都用于消费意外保险了。可气的是,保额还那么低[捂脸]如果您选择终止合同(不考虑意外出险),你只能取出现金价值表中对应的金额(如在第五年,只能取出约11988元,而实际账户已经存进48000元了),越早取出赔的比例越大。相当于这部分资金基本被冻结,直到第二十年取出,会出现收益率最高的拐点(约为1.55左右)后面随着年份增加,收益率又降低。

如果从理财考虑,这种理财的利率几乎是同期银行利率里面最低的(20年的零存整取啊,想想都悲剧[捂脸]),期望读者不要再入坑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么买保险,要么去理财,不要考虑保险理财了,太多坑[捂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