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ppt课件制作学习心得体会(教师进行课件ppt制作时注意事项)

教师ppt课件制作学习心得体会(教师进行课件ppt制作时注意事项)(1)

教师进行课件PPT制作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多种媒体,合理选择

借助PPT设计软件,教师可以利用图、文、声、像、动画、模型等多种媒体表现教学内容,把原来看不见、摸不着、晦涩难懂的抽象理论转化为由多种媒体所构成的生动场景。但什么内容用文字,什么时候用动画,是否需要音效和出场效果,都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用媒体,设计呈现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赋予媒体丰富的教学内涵,才能做到形神兼备,锦上添花,才能达到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完美结合。

对于教师而言,应充分利用PPT的多媒体功能,采用多种媒体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教学内容的要义,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烘托学习气氛。

PPT软件为我们提供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制作手段,但专业化的PPT演示文稿并不是各种字体、颜色、图片等要素的堆砌。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媒体类型单一,单用文本这一种形式,很少采用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其它媒体;二是“过度包装”,在PPT中运用了过多的媒体形式,信息呈现的密度高,相关性不强,妨碍了知识传递的有效性。

2、以教为主,当好辅助教学活动中,

PPT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思想和信息的媒体工具。一堂课是否精彩,关键是教师,而不是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PPT演示文稿。PPT可以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但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设计PPT时要统筹考虑,以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讲授为主,PPT为辅,不能本末倒置,把PPT的设计和制作看得比教学内容和学生还重要,也不可将PPT演示文稿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传递渠道,成为教师的备忘工具和学生的读书器。

3、换位思考,精心设计

PPT是给学生看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在设计制作PPT的时候,无论是内容的组织,还是模板的选择、字体的大小、色彩的搭配,都要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学生能否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仅仅根据自己的想法,而不考虑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教学场地等客观因素。

4、简洁凝练,要点突出

从PowerPoint的英文原意来看,Point是“要点”的意思,PowerPoint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使要点更有力的展现出来”。因此,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PPT演示文稿承载的应该是“要点”信息,而不应该是教学内容的全部。

在利用PPT呈现教学内容时,通常有三种误区:一是在PPT上写满密密麻麻的文字,课堂上学生看起来十分费劲,信息量过大,重点不明确,可以称为“教材搬家式”; 二是教师在PPT上面堆积过多的内容元素,如文字、图片、色彩、动画等,干扰了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的注意、理解和记忆;三是教师只将标题和相关的知识点罗列在PPT上,淡化思维过程,过分简化教学内容,使PPT幻灯成为没有细节、缺乏支持的概要。

简洁是PPT的一大特点,但简洁不等于简化。PPT设计要繁简适当,简洁凝练,突出重点。使用该软件,首先就要学习如何将详细、完整的教学内容精炼为要点的方法。PPT演示文稿的实际效果不一定依赖于高级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在于内容的精炼,要点的突出。

5、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教与学是一个由浅入深、前后衔接、循序渐进的过程。使用PPT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将某些难懂、不易接受的内容以简明、清晰、更有条理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对于教学用的PPT而言,不仅要求屏幕版式排列整齐,还要求知识结构清晰,推理过程严密,逻辑层次得当;不仅要利用文字阐明各知识点及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的具体含义,还要利用幻灯片模板、字体、字号、颜色、项目符号等呈现方式区分出课程名称、章、节、知识点,即题目、一级标题,二级标题、正文和前后幻灯片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符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大多数人设计制作PPT,选用标准的模板,以文字表达为主,人们在各种场合看到的PPT千人一面,没有特色,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好的PPT是设计出来的。所有的PPT制作者首先是设计师,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讲授内容,不同的讲课教师、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环境,决定了不同的PPT结构、模板、色彩、节奏和显示效果。一个好的PPT作品是基于对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的准确把握。设计制作很差的PPT会干扰教师的精彩演讲,降低教学效果;反之,设计精彩的PPT设计会让学生赏心悦目,记忆深刻,甚至辗转拷贝,广为流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