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

过年是中国人最有仪式感的节庆,每逢年关将至,家家户户都开始为过年而忙碌。

在金华,也有着各式各样的年俗,晒腊味、贴春联、迎龙灯……这里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对家族至亲的祝福,也有对来年丰收的祈盼,快跟随小编一起感受八婺年俗沉浸式过年吧!

●买年货

过年的仪式感,当然是从备年货开始!

随着年关将至,金华闹市区人流如织,商场里高高挂起红灯笼,街边音响欢唱着“好运来”,琳琅满目的年货让人眼花缭乱。有经验的朋友早早写好了年货清单,为过年做好充足的准备。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1)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2)

最近,金华新农贸市场变成了红色的海洋,火红的灯笼、花样百出的中国结、喜庆的年画和福字悬挂半空,洋溢着浓厚的过年氛围,吸引着市民驻足选购。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3)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4)

春节买年宵花,是很多老百姓的过年仪式感。在金华市澧浦花木城,前来买花的市民络绎不绝。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5)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6)

水果作为必不可少的年货,在近期迎来了销售高峰。在金华水果批发市场,商户们忙着进货发货,各类水果礼盒已摆出阵势。不少市民早早来到水果批发市场采购,为春节“果盘子”做准备。

●备年味

过年最忘不了的就是舌尖上的味道。腊肉、香肠、麻糖、年糖、年糕……统统炫进嘴,各式美味即将在金华人味蕾绽放。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7)

俗话说,无腊不成冬,无腊不成年。这个时节的金华,无论是农家院落还是城市街区,时常能看见长长竹竿上晾晒的腊肉香肠,它们是幸福、收获、亲情、团聚、盼望的象征。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8)

最近,婺城区塔石乡塔石村口的豆腐坊里又飘出了浓香“年味”,置办年货的村民便知这新鲜油豆腐已经做好了,匆匆赶来,一锅接着一锅的油豆腐还冒着热气就被抢完了。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9)

金东区赤松镇黄泥垄村制作年糕已有很久历史,名气不小,每当快到春节整个村庄都浸在米香里。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10)

麻糖是义乌人必备的年货食品之一,是过年用于招待拜年客的茶点,口味有芝麻糖、芝麻花生糖、米花糖等等,吃着都是满嘴留香、嘎嘣脆。

●贴春联

“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过年贴春联是中国人的习俗。每当快过年时,金华家家户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挥毫泼墨,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11)

临近春节,金华各地陆续开展各式各样的迎新春送春联活动。近日在金华开发区苏孟乡,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一句句新年吉祥语跃然于春联之上。有些居民忍不住也参与进来,尝试写上几个“福”字。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12)

贴春联是大年三十的重要事项,双扇大门上要贴长联、小门贴斗方、锅灶贴“灶君之位” 及“上天呈善事,下界保平安”、栏头贴“六畜兴旺”、仓柜贴“五谷丰登”、鸡舍贴“鸡鸭成群”、菜柜贴“五香六味”、米缸贴“白米如山”等。

红红的春联是人们对春的期盼,而流淌在春联上的文字,则是人们发自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平安吉祥的追求。

●烧年饭

大年三十,是过大年、辞旧岁的最重要日子,也是最忙碌的一天。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13)

在金华汤溪,烧年饭要用大锅,使年饭有米有余、连吃两年。

烧年饭时,先将锅中的水烧开,放入米,待煮至七八分熟,用竹“笊篱”捞起饭粒沥干,再放入饭甑中。而用饭甑时要堆成高高饭堆,寓意热气腾腾蒸蒸日上。锅中的米汤也不会浪费,在头一天就把毛芋煮熟,剥了皮后,切成小块。把芋块倒入米汤中后,切一些鲜芥菜叶、刨入萝卜丝,再加少许盐同煮,就捣成了菜羹。在旧时,一大锅菜羹、用大盆小盆装起来,一直要吃到元宵节。

“菜”在汤溪方言里的“催”字谐音,“羹”与“耕”字谐音。寓意“催耕”在即,过节不忘农事。

●谢年

谢年又称送年。金华许多地方的农村非常看重谢年。

在兰溪农村,宗族宗祠厅堂、家里堂前要挂祖宗肖像,有些地方在腊月廿八至廿九夜进行,大多数是在年三十晚上进行。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14)

八仙桌端放香炉、蜡烛台,桌上放猪头或双刀肉、全鸡、馒头、索面,用红漆三牲桶或托盆盛装,瓷杯装有豆腐饭,上面盖上红纸剪成的元宝、铜钱等讨彩图案或“大吉大利”“招财进宝”等吉祥文字,插上松柏。桌端中央还摆放10只小瓷杯盛酒,10双红色筷子。谢年一般以家中男人为主,洗净手脸,点蜡烛,上香后,分别向天地、灶神、祖宗三跪三拜,一谢天地保佑全家大小,二谢灶神保佑家宅平安,三谢祖宗神灵。

●迎龙灯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迎龙灯是正月里金华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届时,由花灯装扮而成的游龙就会在八婺大地上舞动,或婉转回旋,或左右盘翻,或屈伸绵延……人们通过迎龙灯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15)

金华地区龙灯非遗项目繁多。从品种上来说,有龙舞(兰溪断头龙)、龙舞(浦江板凳龙)和浦江滚地龙等;从装饰上来说,有东阳针刺无骨花灯制作技艺、板龙(岭口亭阁花灯)制作技艺等。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16)

岭口亭阁花灯最大的特点就在龙身,每节板凳上都会立着一座“亭阁”式的花灯。亭阁花灯最上方是彩花与灯笼,下方是一座三层小楼房,房子四面裱着各类装饰画,有山水、花鸟、人物。夜晚,亭阁花灯流光溢彩,所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描述大抵便是这样。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17)

浦江板凳龙又称长方灯,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明清进入鼎盛期。板凳龙长度从几十节到上百节板凳不等,龙形变化丰富,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游动时又融体育、杂技、舞蹈为一炉,是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婺大地上,还有这些有趣的年俗你都知道吗?

●叠馒头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18)

每年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婺城区雅畈镇芳田村的南灶庙内就会叠起高高的馒头柱,这种馒头又称为“消灾馒头”。该传统民俗已有几百年历史。

●迎花树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19)

每年正月十一,金东区孝顺镇让河村有“迎花树”习俗。村民在“迎花树”的海洋中抢花树,讨彩头,意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迎花烛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20)

永康迎花烛,省级非遗项目,至今有800多年的历史。每年正月十三,村民们会抬上一支巨大的六角形花烛在各村巡游,以纪念乡人陈亮高中状元,同时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抬阁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21)

抬阁又称迎会。据记载,浦江迎会起源于明代正统年间,盛行于黄宅、前吴一带。几百年来,在元宵佳节和重大节日,浦江人就会用迎会这种独有的民俗风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猪羊会

金华春节有什么讲究(谢年叠馒头抬阁)(22)

每年正月十六到正月十九,兰溪黄店镇白露山一带村庄以及云山街道檀树村有举办“猪羊会”的传统习俗。猪羊会又称迎猪羊,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既是纪念北宋名相赵鼎,也是为了祈求这一整年的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每当看到这些熟悉的景象,总能勾起心底最温暖的记忆,浓浓的年味让我们与家的羁绊更深。今年春节,放下一年的辛苦和疲惫,为自己充电,为来年更好的奋斗积蓄能量!

来源:金华发布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