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全域旅游(旅游闯创干宜章)

宜章县全域旅游(旅游闯创干宜章)(1)

莽山水库

“太美了!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莽山,上次来还是一片云海,每个季节的景色全然不同。”近日,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湖南省歌舞剧院合唱团团长包燕飞来到莽山五指峰景区,被这里的美景所震撼。

莽山五指峰景区位于宜章县溶家洞,地处中国南岭北麓湘粤两省交界,为世界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南岭山脉唯一花岗岩地质山体,素有“中国南方动植物基因库”的美称。

有别于众多需要良好体力出游的名山大川,莽山作为全国首个全程无障碍山岳型景区,老年人、残疾人均可轻松坐游出行。在全长3.7公里,高差千米的索道上,放眼望去,群峰起伏连绵,景象变化万千,时而峰岭竞秀,时而层峦叠嶂,满目苍翠尽入眼底。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宜章县各景区迎来疫情常态化管控后的一波客流小高峰,旅游人数超过9.12万人,文化旅游市场秩序井然,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目标。

近年来,宜章县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对湖南、对郴州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积淀,突出“红色、绿色、古色、蓝色”优势,生态保护与全域旅游相得益彰,旅游业成为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打造旅游“金字招牌”

4月5日,CCTV-9纪录片《大美中国·家国清明》清明特别节目(湖南篇)播出莽山云海,让全国人民领略了春意盎然的莽山美景。

峰峦叠翠,春山可望,莽山云海,美不胜收。薄雾缥缈,流云奔涌,行于天路,如漫步云端一般,恍惚间似误入人间仙境。

随着人气越来越旺,莽山已经成为郴州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酒香也怕巷子深”,品牌战略是旅游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宜章县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宣传、大市场”思路,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媒体,省外各类博览会和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多途径推广宜章旅游品牌形象和精品旅游线路,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以长株潭、粤港澳、华东地区为重点,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地铁、公交、社区、电视、广播、报刊、新媒体等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化营销体系已建成运转。

目前已在香港、长沙、广州等地高铁站、地铁、汽车站、公交车等投放大量高品质旅游广告。“红色宜章、醉美莽山”“大美莽山、醉美瑶乡”“一山跨两省、湘粤在莽山”“中国南脊、湘粤莽山”“莽山秀水、粤看越美”等话语已在各大旅游客源地市场唱响。

围绕“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首家无障碍山岳型旅游景区”等旅游品牌,以及“蛇博士”“莽山烙铁头”“无障碍”等特色形象,全方位开展营销宣传活动,成功策划实施了湖南国际文化旅游节、首届中国山岳旅游大会、中国莽山山地自行车挑战赛、巅峰湖南2019六大名山登山赛暨千名好人登莽山、“莽山红”莽山森林交响音乐会等节会品牌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影响力越来越广泛,触及的平台越来越宽泛,创新的灵感层出不穷。

202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8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58亿元,按同口径分别比上年增长12.82%、13.12%。

宜章县全域旅游(旅游闯创干宜章)(2)

莽山雪景 腊元古村 莽山星空 赤石特大桥

旅游资源“琳琅满目”

宜章有壮美的自然风光。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游历宜章,在《徐霞客游记》中对宜章自然风光有详实描述。自宋代以来,便有了黄岑叠翠、白水垂虹、玉溪春涨、蒙洞泉香等“宜章八景”。

宜章是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2.3%,南部六乡镇达到90%以上,境内不仅有“原始生态第一山”莽山,还有莽山群湖、燕子岩、石虎山、骑田岭、开山寺等景区景点及丰富多姿的乡村旅游资源。

宜章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一门三进士、隔巷两尚书”传为佳话,“宜章三堡”有明代“屯堡”文化活化石之称;秦盐铁骡马古道,拉通了湘江与珠江的水运,兴盛几千年。

宜章红色旅游资源集中成片,红色文化闻名省内外。湘南起义在这里策源,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批苏维埃在这里建立了政权,红军长征在这里突破第三道封锁线。这片红色的革命热土,有3700多名宜章儿女奔赴井冈山,孕育了“五四运动”先驱、中共建党创始人、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

宜章民俗文化遗产丰富,极具地域特色。201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宜章夜故事,是湘南民俗文化的“狂欢节目”。莽山瑶族盘王节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好人文化传播深远,宜章涌现了感动中国人物1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人,全国劳动模范2人,全国最美教师、全国好警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好人等10多人,是全国有影响力的“好人之城”。

立足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宜章全面整合盘活全县“红、绿、古、蓝”旅游资源,以“一山、一泉、一址、一桥、一湖、五镇”为重点,把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划分为南部、中部、东部三大旅游经济圈综合开发,着力构建“宜章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的大旅游发展格局。

目前全县有AAAA级旅游景区1处,AAA级旅游景区3处,5星级乡村旅游区点4个,3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14个,星级酒店2家,民宿30家。先后获得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县、国家红色旅游先进单位、中国温泉之乡、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佳县、湖南省旅游强县等荣誉称号。

文旅项目“遍地开花”

3月16日,全市文旅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宜章分会场有3个项目开工,总投资1.6亿元。

其中邓家湾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位于五岭镇邓家湾村,投资6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是以红色文化为内核,扩建党群服务中心,新建中夏故事浮雕墙和村民活动中心,修建一条党史文化长廊,对古民居改造及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等。

碕石古村及红色基地建设项目位于迎春镇碕石村,投资5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是对湘南起义旧址群碕石暴动点三处国保单位维修维护,规划建设史实陈列馆、红军宿舍、红军影院、红军饭堂、文化长廊等红色教育基地。

杨梅山镇平和洞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项目投资5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是平和洞片区五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土地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治理、历史文化保护等建设。

宜章文旅项目建设的火热浪潮正在铺开。

近年来,宜章以创建湖南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2017年1月,宜章与中景信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总投资30亿元的莽山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项目正式落户宜章并于2019年10月正式运营,莽山五指峰景区被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和中国肢残人协会分别授予“全国首家无障碍山岳型旅游景区”“全国首家无障碍山岳型景区”,被国际山地旅游联盟评为“最佳山地旅游目的地”。投入6.2亿元,建设连接莽山东西两个景区的黄莽公路、洞仰公路两条旅游专线,极大地改善了景区与京港澳高速、厦蓉高速、岳临高速的交通连接,将景区与市县城区的时间距离缩减至1~1.5小时,与广州、长沙等主要旅游客源地的行车时间压缩为3~5小时。

全县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旅游环境不断提升。

2022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文旅发展“千百十一”工程,宜章实施莽山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指挥部旧址提质改造、莽山花溪里康养旅居小镇、桥头高端民宿、东源森林轨道旅游观光小火车、莽山水生态综合利用(二期)、一六温泉小镇、中夏旅游大道等文旅融合项目22个,年度总投资10.56亿元。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如今的宜章,乘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东风,正以开放的姿态散发出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编辑:邓金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