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行孝为先的心得(一个孝字全家安)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家风建设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都是永恒的话题建设好家庭、培育好家风、维护好家教,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百行孝为先的心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百行孝为先的心得(一个孝字全家安)

百行孝为先的心得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家风建设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都是永恒的话题。建设好家庭、培育好家风、维护好家教。

周文王的孝道,文王在做世子的时候,每一天都要三次去到父亲那里去问安。早晨天刚刚亮,鸡鸣头遍,他就起床了,穿好了衣服,然后去到父母的房门之外,问侍奉父母的内侍小臣,说:“父王今天的身体健康吗?没有什么问题吧?没有什么毛病吧?他的起居动栖较之平常,没有什么异常吧?”如果这个内侍小臣回答说:“安”,就是他的父王一切安好,文王就会很高兴。  

到了中午的时候,周文王又来了;到了晚上的时候,他依然到父亲这里问安。这种仔细的程度就和早晨是一模一样,没有丝毫的倦怠。如果父亲有身体不适的地方,内侍小臣就会如实地告诉文王,文王听了之后脸上就会显出忧愁的颜色,在走路的时候都“行不正履”,和平时都不一样了。

这是他忧虑父母非常的深切,所以表现出来在走路上,都和往常不同。而且亲自伺候父亲的饮食,等到他的父亲王季身体恢复健康了,然后才命令这些小臣,再给父亲进食。  

文王每天侍奉父母,每上一次饮食,他都会亲自看一看,他的寒暖程度是怎么样的,因为如果这个食物过冷或者过热,都会伤及到人的身体;每当吃完饭要撤下去这些食物的时候,他一定要问一问吃得多还是少,够不够,是不是太饱,等等;

还要问一问父亲喜欢吃的是什么,不喜欢吃的是什么;而且告诉厨房的厨师说,凡是已经吃过的剩饭剩菜,就不能够再进奉给父王了。因为恐怕时间长了,味道变了,父亲吃了有损健康,厨师们都答应了,他才安心离去。 

 像文王这样的人,虽然贵为世子,世子就是指当时的国王、诸侯的嫡子,下面使唤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只要吩咐一下,下面的人都会尽心尽力地做好,但是他仍然亲自去侍奉父母,从这可以看到,古代的这些圣王,他们都是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给大众做一个孝亲的榜样。

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其本也。务本莫贵于孝。人主孝,则名章荣,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疲北,夫执一术而百喜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唯孝乎!

大凡人君统治天下、治理国家,一定要致力于根本。致力于根本,没有比孝更重要的。君主孝敬父母,名声就显扬荣耀,天下就安乐。臣子孝敬父母,事奉国君就会忠诚尽责,居官就会清正廉洁,临难就能拼死效命。士人和百姓孝敬父母,耕种便会努力,守卫作战则能意志坚定,不会败逃。掌握一种方法而能使百善皆至,百邪皆去,天下顺从,这种方法大概只有孝道了!

一个家族能这样尽孝,就带动了一个国家的孝道。《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个家庭都是仁德之,则一个国家就能兴起仁德的社会风气。所以,带领一个国家,带领一个团体没有想像中那样复杂,只要能从自己修身、齐家做起,自然而然能治国、平天下,使团体兴旺。

《中庸》说:“至诚如神”,《论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修道之人就是要修仁慈之心,而一个人的仁慈之心从哪里开始做起?从孝与悌做起。留多少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受益,而让子孙后代承传孝悌的德行至关重要,如此子孙后代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以仁治天下,周文王以仁慈之心赢得民心。周朝很快就以仁慈之心统一了天下,而且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享国年代最长的一个盛世,周朝绵延了八百年之久。

《孝经》中的十大智慧,百行孝为先,一个孝字全家安。中华文化源于《易》,而成于孝,孝为德之本!

自古以来,“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在炎黄子孙的心中,占有极为强大的支配力量,也着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了。

天地是我们的根,父母是我们的本。做人不能忘本,饮水才会思源,这个人的价值观才有可能公正无邪,而道德修养也才能够日愈精进,一个孝字全家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伸,父母辛苦地养育儿女,看到儿女幸福健康,才会觉得快乐。从考虑到父母的感受出发,要好好地珍惜生命。

为了不忘根本,也为了保持这个赖以生存发展的身体,我们当然要用心维护,不可毁伤。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生活的美好,而父母是最值得我们感谢的人。

《论语》中讲“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作为孩子如果只是在吃穿物质方面奉养父母,离孝敬还有距离,在孝养父母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有恭敬心。

一位智者说过“一切福报是从恭敬心中生起的”。如果我们内心深处真正恭敬别人,我们就能够识别真正恭敬别人的人。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恩家庭幸福和谐厚德载物!

感恩万佛之祥光照耀神天共佑!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