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

1960 年5月,刚刚完成《三百年的中国》书稿的阎锡山,忽然腹泻不止。5月23 日上午, 阎锡山被送进医院抢救。但几小时后,阎锡山病情加重,于下午一时停止了心跳。

阎锡山死后,蒋介石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葬礼由何应钦主持,蒋介石亲临致哀, 并送一块写着“怆怀老勋”四个大字的匾额。

灵堂正中悬挂的,是阎锡山生前自已撰写的挽联: “有大需要时来, 始能成大事业; 无大把握而去, 终难得大机缘。”

阎锡山一生坚决反共,死前唯一的遗憾便是不能追随蒋介石重回大陆。这副挽联, 正是他临死前的心境表露和无可奈何之哀叹。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1)

一、

阎锡山一生,担任过北洋政府督军、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山西省政府主席等要职,统治山西近40年。

1948年在我人民解放军围攻太原战役中逃离太原,来到南京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2)

面对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攻击,以及国民党政权政治腐败,经济崩溃,官吏离心,民怨沸腾的现实,阎锡山无奈地哀叹“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1949年12月8日,阎锡山 在一片凄风愁雨中飞抵台湾,从此别祖离乡, 再没有回过大陆故土。

刚到台湾时,阎锡山还梦想能够跟着蒋介石能卧薪尝胆、卷土重来,所以他多次发表演讲,总结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要求国民党的残兵败将们在台湾好好干一番事情,以便能够早日“反攻大陆。”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3)

他根本不知道,这个时候的蒋介石对阎锡山这类的“党国元老”已心存芥蒂,正在考虑将他踢出国民党的政治中心。

蒋介石的用人政策, 历来是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身为“山西土皇帝”的阎锡山历史上曾多次倒蒋,在中原大战中甚至与蒋介石真刀真枪地干过一仗。到了台湾后,蒋介石怎么可能继续信任和重用没有了底牌的阎锡山?

不过当时国民党刚到台湾,人心不稳,百废待兴,“稳定”才是台湾第一要务,此时动阎锡山尚为时过早,所以蒋介石暂时对阎锡山还比较客气。

1950年春,蒋介石在台北正式复职“总统”后不久,便逼着阎锡山辞去“行政院长”一职,将他软禁在台北偏僻的丽水街一栋公馆之中。阎锡山知道老蒋深忌自己,从此便深居简出,关起门来在家里著书立说。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4)

对于阎锡山这种老资格的人来说,卸任后门前冷落车马稀是他最不适应的。

十年间, 除老蒋去看过他两三次,以及陈诚接手“行政院长”后,出于礼仪去看过他一次外,国民党其他政要中,几乎再没有其他人来看望过他。

被晾在一边的滋味很不好受,闲下来的阎锡山,也有了更多回忆自己政治生涯的机会和时间。

他想起了太原失守、自己逃往上海时,他的故人武和轩曾对他预言:“西山的土地恐到东山就不灵了!”阎锡山当时还不太相信;现在想来,武和轩的预言何其灵验!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5)

阎锡山又想起蒋介石要自己在广州组阁时,徐永昌劝其“勿跳火坑”,自己也是未听劝说,反而认为自己组阁是在“为历史负责”。

现在想来,当这个“行政院长”完全是在给老蒋当枪使,替老蒋当替罪羊,所以其在日记中也表达出了自悔之忏。

这年春节,阎锡山在门上贴了一付春联曰:“频年播迁异乡,最难忘三晋云山、六朝城郭;今日欢欣佳节,且来看淡江春水、横海楼船。”

其中“三晋云山、六朝城郭”指的是老家山西太原,“淡江春水,横海楼船”指的是台湾,其触景生情,心怀大陆故乡之情,可谓溢于言表。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6)

二、

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40余年,被外界称为“山西王”,但他的几个儿子却没有一个继承他的衣钵,没有一个从军从政的。

阎锡山一生娶过两位夫人。原配徐竹青和阎锡山结婚十余年,一直没有产下一男半女,这令阎锡山的父母很着急。

为了不让阎家绝后,阎锡山又娶了第二任夫人徐兰森。徐兰森倒是争气,到阎家第二年便为阎家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阎志恭。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7)

此后的几年里,徐兰森又陆陆续续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次子阎志宽、三子阎志信、四子阎志敏和五子阎志惠。

遗憾的是,这五个儿子里,只有三个长大成人,即老二阎志宽、老四阎志敏和老五阎志惠。

阎志宽天生愚笨,从小便喜欢在女人堆里厮混。在娶了赵秀金为妻之后不久,便得病而亡。所以阎锡山只能把希望放在了老四和老五两个儿子身上。

阎锡山对待这两个儿子学习的态度很是特殊。他不是把儿子送去学校,而是请家庭教师来教这两个儿子。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8)

虽然家庭老师也教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但学哪科由儿子决定,而不是由先生决定。

有人问阎锡山说:“你这两个孩子都很聪明,为什么要让他们在家里学习,不把他们送去大城市的学校呢?”阎锡山答道:“在家学,他们还是我的儿子;到学校去学,我就不是他们的老子了。”

阎锡山的这个奇葩想法,是怕儿子在学校里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跟着共产党跑了。直到1946年,阎锡山才把两个儿子送到北平辅仁大学读书。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9)

实际上阎志敏和阎志惠在辅仁也不经常到校,也很少与同学接触,而只是为了拿个学籍。

阎志敏字功甫,自幼聪颖过人,对物理非常感兴趣。1946年,他不顾社会舆论的反对,娶了曾任日伪山西省教育厅厅长的汉奸裴清源之女裴彬后不久,夫妻俩一起去了美国。

后来阎锡山逃出山西后,将自己的同记公司大部分资金转到美国,由阎志敏负责公司的运营。

但是阎志敏对做生意兴趣不大,他感兴趣的是捣鼓无线电机。后来他经过努力,在美国取得了电机数学硕士的学位,进了美国著名的IBM公司,参与过美国太空卫星通讯等工程。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10)

三、

阎锡山的几个儿子中,老五阎志惠是唯一一个进入过军校学习、最有可能继承阎锡山衣钵的。阎志惠长得极为英俊,在军校期间表现十分优异,阎锡山也希望这个儿子将来能在政界和军界有所发展。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解放战争中,阎锡山丢掉了山西,阎志惠也和父亲一起逃到了台湾。来到了台湾。在台湾呆了一段时间后,阎志惠又去了日本,准备在日本闯出一番事业来。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11)

当时阎家老二阎志宽的寡妻赵秀金也在日本生活。这位赵秀金与阎志惠年龄相差不大,当年在山西时,阎志惠便与这位二嫂关系很好,所以来到日本后,赵秀金便自告奋勇,承担起了照顾阎志惠生活起居的担子。

一个是英俊少男,一个是守寡少妇,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两人的关系也渐渐的发生了变化。

当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阎志惠与赵秀金虽是叔嫂关系,但一个未娶一个丧偶,两人年龄相差又不大,相互知根知底,两人产生爱情并无不可。

但在阎锡山看来,自己的儿子娶亲嫂子为妻,简直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是阎家的“奇耻大辱”,自己的老脸都被丢光了。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12)

对阎志惠与赵秀金的爱情,他的反对是可想而知的。阎志惠一气之下,与阎锡山断绝了父子关系,带着赵秀金去了美国定居。

由于被阎锡山停了生活费,在美国的阎志惠与赵秀金一切都得要靠自己。阎志惠倒也表现出了一个男子汉的担当,这位曾经的豪门少爷也能放下身段去打工 ,而且无论是餐厅服务员,还是推销保险,他都做得十分努力。

虽然阎志惠十分努力,但这些工作收入总体有限,养起家来仍然十分辛苦。所以后来阎志惠选择了一个收入较高、但更加辛苦的工作——当大货车司机。在他的辛勤工作下,一家人的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裕,倒也温馨幸福。

由于父子关系比较僵,阎志惠在美国的那些年一直没有和父亲有太多的联系。但毕竟血浓于水,在1960年听到父亲阎锡山去世的消息后,阎志惠还是想回去见父亲最后一面,给父亲送送行。

不过这时他刚贷款买了大货车,手头十分拮据,买不起回台湾的机票,这个想法也没有实现。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13)

四、

转眼到了 80 年代,大陆迎来了改革开放。党中央提出了“把侨务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为四化建设服务上来,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的号召,指出各级侨办要多同国外华侨联络感情,以便促进四化建设、实现统一祖国、扩大海外影响。

根据中央的指示,国务院侨办大力开展了对海外华侨华人的联谊工作。这些联谊的名单中,就有阎锡山的海外亲属的名字。

当时在美国的阎锡山的亲属主要有阎志敏、阎志惠,阎志宽之女阎树榕,以及阎锡山的堂弟阎锡圻。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14)

侨办的同志首先联系上的,是阎锡山的四子阎志敏。他们向阎志敏介绍了祖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山西的发展变化,希望他能回家乡走一走,看一看。但阎志敏对此显得有些冷淡,很长时间都没有正面回应。

过了很久,侨办的同志才得知阎志敏之所以这样冷淡,是因为国内出版的有关阎锡山的一些传记中,都说这些阎家的人在海外生活,是当初阎锡山的“狡兔三窟”之计,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种有失偏颇的态度,让阎志敏产生了很大的意见和不快。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15)

阎志敏和夫人裴彬还有一件事感到不快,由于裴彬是阎锡山的儿媳,裴彬在大陆的侄女赴美留学申请因此遭到了个别人的阻挠。极少数人仍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和处理阎锡山的亲属们的一些事情,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虽然后来侨办指出阎锡山的子女身份同样属于华侨,他们的正当权益不应因为父辈有反共历史而受到株连,应当受到保护。但阎志敏还是没有回故乡看过,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阎锡山堂弟阎锡圻的夫人续淑仙女士,是第一个接受大陆邀请,回故乡看一看的海外阎氏家族第一人。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16)

1987年8月,75岁的续淑仙在有关部门的邀请下回乡探亲。在短短的两天时间中,她祭扫了阎家的祖坟,拜访了一直照料阎家祖坟的两位阎氏族人,还参观了阎氏故居东西花园和阎家祠堂,并兴致勃勃地在 60 年前自己结婚的洞房前摄影留念。

续淑仙此次回乡探亲,得到了山西定襄县委、县政府的热情接待,提供了诸多方便。

续淑仙激动地说:我这次回乡探亲,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实在令人高兴。当今的祖国到处是一派繁荣景象,与旧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为一名在国外的中国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衷心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富强!

继续淑仙之后,越来越多的海外阎氏子孙,也加入到回到定襄县河边村寻根谒祖的队伍之中。这些人包括阎锡山的堂侄阎志洪、阎志政;以及阎树松之子、阎锡山的重孙阎立国。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17)

五、

转眼来到了90年代,阎锡山的幼子阎志惠也已垂垂老矣。特别是夫人赵秀金去世后,他更感觉来日无多,想回自己出生的太原去看一看的想法一天比一天强烈。

看到婶子续淑仙和堂弟阎志洪、阎志政都回去山西,阎志惠也做了个决定:接受大陆方面的邀请,回故乡太原看看!

1992年,在阔别大陆近半个世纪之后,阎志惠回到了自己少年时住过的阎家大院门前。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大院的门上,挂着一副“晋北河边民俗博物馆”的标志牌。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18)

原来,阎锡山的故居已被山西省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名为“晋北河边民俗博物馆”。

站在门外,阎志惠抬头望去,见雄伟的古牌楼式门楼和两旁砖砌的八字照壁仍然保存完好无,门头上悬挂着的“文沱草庐”四个大金字也依旧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金光。

对于这座大院,阎志惠是无比熟悉。他知道走进大门,转过一座小巧精致的假山,便是大院的第一进院子。院子很宽,地面全由鹅卵石和青砖砌成,对面是一栋二层楼,南北两面是几间大瓦房。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19)

穿过过道,便可来到二进院子,那里有三间大房,是阎家议事及宴会使用的。

从二进院子东大厅一侧的过道,可以来到三院。它比二院要小一点,但所有的建筑都是精雕细镂,十分考究。

因为这里是阎锡山居住和办公的地方。他每次回到故居,都会直接住进这个小院,在这里会客办公,处理一切事务。

阎家大院是阎锡山历时24年,耗资 140万两白银建成的。在中原大战期间,阎锡山就是在这里和冯玉祥一起谋划反蒋的,这里也曾一度成为全国的政治、军事中心。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20)

望着自家的老宅,阎志惠不由自主地迈动双腿,想进去看一看。没想到,正要跨过大门时,却被一个女同志给拦住了。

这位女同志,是阎家大院的售票员。她用浓厚的乡音提醒正准备走进大院的阎志惠:“老同志,进去参观是要买票的哦!”

阎志惠这才反应过来:斗转星移,物是人非,自己离开家乡这么多年,家乡的人都不认识自己了!

这时,陪同阎志惠的当地政府的同志马上出面解围,向女售票员解释了几句,阎志惠这才享受到了特别的待遇——“免费”进自己的老家看一看。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21)

看到当地政府把阎家大院保护得很好,阎志惠的心中百感交集。几天后,他在即将返回美国时,对山西省的陪同人员说了一段发自肺腑的话:

“来之前,我的美国朋友们对我说,不要去中国,那里太穷。我们已来了两个星期了,看到骄傲的中华民族人民群众勤奋的工作,看到中国土地肥沃、经济进步,这证明我的美国朋友们说错了。

这次回去,我要对我的美国朋友说:‘有些事你们永远也不会了解的’。我敢保证,就是 5 年、10 年以后,我也永远不会忘记我在山西的日子。”

阎锡山的后人回老宅买票 阎锡山客死异乡(22)

这次回乡,阎志惠最遗憾的是妻子赵秀金已经去世,没有机会和自己一起回故乡看看了。返回美国后,阎志惠经人介绍,与一位名叫周谨予的女士走到了一起,携手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

2011年3月25日,阎志惠因心脏病在加州病逝。六天后,周谨予也随他而去。而他的四哥阎志敏,已先他一年在纽约去世。至此,阎锡山的五个儿子全部作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