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年糕的由来(南方人年夜饭里的年糕)

如果说北方人过年吃饺子是传统的过年习俗,那么南方人的新年餐桌上,一定必不可少的食物就是年糕了。年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有着悠长的文化历史,最后这种食物被赋予了美好的祝福和寓意,而传入到了家家户户,成为了南方人十分喜爱的一种食物。

过年年糕的由来(南方人年夜饭里的年糕)(1)

时间过得真快,春节转眼就快到了。又到了吃年糕的时刻。过年吃年糕是中国人的风俗之一,年糕是过年必备的节日食品。不少人都知道年糕寓意“年年高”,但过年吃年糕的由来,你了解吗?到底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呢?

过年年糕的由来(南方人年夜饭里的年糕)(2)

年糕,过年必不可少的贺年糕点。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它就饱含吉祥之意,“年”与“粘”同音,能理解成为新年或团圆凝聚之意,而“糕”谐音“高”,寓意步步高升。特别是大年初一当天,在南方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吃年糕,因为年糕的谐音是“年高”,传达出对新的年美好的憧憬和祝福,吃年糕也预示着新的一年,事业财运等年年高升,事事顺意。人们吃了年糕在新的一年里学习、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过年年糕的由来(南方人年夜饭里的年糕)(3)

同时人们吃年糕也不仅仅是为了它美好的寓意,而是这种食物本身的味道就足够惊艳到世人。年糕是用糯米制成的,将其磨碎蒸熟是基本的流程,这种制作方式改变了食物本身的口感,糯米本身的粘度增加,使其变得软糯弹牙。再经过大火的或炸、或炒、或煎、或煮,中国丰富的饮食烹饪有段,能够让年糕本身的口味千变万化。

过年年糕的由来(南方人年夜饭里的年糕)(4)

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为防御敌国,在首都苏州修筑了坚固的城墙,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国相伍子胥却深感忧虑,吩咐随从,哪年自己有不测而苏州被围断粮,可以在城墙下掘地三尺取粮。后来吴都被越国围困断粮,手下按其嘱咐取粮,才发现了糯米粉做的城砖,解救了百姓。

过年年糕的由来(南方人年夜饭里的年糕)(5)

打年糕,又名搡年糕。习俗在浙江地区由来已久,每到农历年底,农村都有打年糕、吃年糕的习惯,每家每户都会用糯米磨成粉打成年糕,并作为新年中走亲串户送亲戚的传统礼物,自己打好的年糕,软糯香甜美味诱人。现在都是机器打了。蒸好的糯米粉叫糕花,小孩最喜欢吃。

过年年糕的由来(南方人年夜饭里的年糕)(6)

新年南方的很多地方都会做的红豆年糕,吃糕寓意着日子“年年糕”、甜甜蜜蜜,年前家里老人都会做,孩子们都抢着吃,刚岀锅的年糕热气腾腾,过年就是要有的年味儿,合家团圆幸福不过团圆菜呢!做法也很简单,一起学起来呀~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做一个零失败的红豆红薯年糕!香甜软糯,年味十足~

过年年糕的由来(南方人年夜饭里的年糕)(7)

食材:糯米粉370克,粘米粉130克,红糖水600克,煮熟红豆300克,煮熟的大花豆120克,大枣少许。

过年年糕的由来(南方人年夜饭里的年糕)(8)

首先将大花豆洗净浸泡3小时,最好是晚上睡前泡,早上煮。然后放入高压锅,加入没过大花豆的水,红糖100克,盖上盖子,选择煮豆功能,大约25分钟煮好,开盖,放凉,水和豆分开盛入碗里。红糖水可以尝下,不甜的话再加点红糖,拌入粉后就不要加糖了。准备好用的食材,红豆是事先煮好的,煮法与大花豆相同。再把糯米粉和粘米粉放入盆里,混合均匀,倒入红糖水,搅拌均匀,红糖水不用一次全部倒入,边搅边倒。然后再倒入红豆拌匀,混合成无干粉,颗粒的酸奶状粉浆,静置五分钟,再次搅匀。

过年年糕的由来(南方人年夜饭里的年糕)(9)

最后把粉浆倒入铺了锡纸的模具里,或者倒入蛋糕模具,模具提前刷层薄薄的植物油防粘,放入蒸烤箱,蒸50分钟。也可以用蒸锅,大火上汽后放入蒸四五十分钟,这里的是时间和粉浆多少还有模具大小有关系,如果怕不熟可以用牙签插入测试,粉浆成固体就表示熟了。

过年年糕的由来(南方人年夜饭里的年糕)(10)

蛋糕模具蒸25分钟就熟了,戚风模具用50分钟。蒸熟的年糕放至微凉即可脱模,大的可以放凉后脱模,撕去锡纸。可以用刀切成自己喜欢的形状,隔天用来油煎或者水煮也都很好吃。

过年年糕的由来(南方人年夜饭里的年糕)(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