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大开元寺官网(福建泉州开元寺)

走进千年古刹 福建泉州开元寺

张桂守

泉州大开元寺官网(福建泉州开元寺)(1)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始建于唐初诸公二年,据说泉州大亨黄守恭梦想桑树种莲花,于是放弃了桑园建寺,原名“莲花寺”。在唐玄宗开元(738)诏书诸州各建一座寺庙,因此改名为“开元寺”。

开元寺,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弘一法师纪念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天王殿,抱柱一副楹联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撰,由高僧弘一法师书曰:

此地古称佛国,

满街都是圣人。

  弘一法师:李叔同(1880年—1942年),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是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五十岁之后来到泉州,在承天寺定居。1942年圆寂于开元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藏经阁原来是法堂,是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僧录刘鉴义建造的。元、明时期已经过多次重修,至民国十四年(1925年)圆瑛和尚改建为水泥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楼下为寺僧念经礼佛处,上层收藏各种版本经书3700多卷。

抱柱一副楹联是信官陈名声敬书曰:

甘露流香品超四大,

紫云焕彩地闢三摩。

泉州大开元寺官网(福建泉州开元寺)(2)

大雄宝殿又称"紫云大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明代崇祯十年(1637年)。

泉州大开元寺官网(福建泉州开元寺)(3)

“大雄宝殿”悬匾额是崇祯壬午仲秋(1642年),虞山孙朝让书。

孙朝让(1593年一1682年),明末清初藏书家。字光甫,号本芝。江苏常熟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后迁江西布政使,明朝灭亡后,立志不侍二主,优游泉林四十多年,始终不出任清朝官员,90岁时,无疾而终。其家世有藏书之风,祖父孙七政(1528~1600),与王世贞、汪道昆等人游,以文采知名。

大雄宝殿,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一般的大雄宝殿,只有三尊佛像,而“开元寺”却有五尊,称“五方佛”。中间的一尊是释迦牟尼,据说是唐玄宗的御赐佛像。余者依次为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东方阿閦(chù)佛,北方成就佛。

抱柱,一副楹联是弘一法师书曰:

戒是无上菩提本,

佛为一切智慧灯。

左右,两边抱柱一副楹联是丁亥吉日、穀旦,蒋平畴书曰:

鹫岭三车不离当人跬步,

曹溪一指好看孤塔云中。

外柱一副楹联是明天启大学士,张瑞图书曰:

莲座护祥云名刹宏开登净域,

檀林施法雨慈航普渡指迷津。

泉州大开元寺官网(福建泉州开元寺)(4)

甘露戒坛,据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一个叫行昭的和尚于是在这里挖了一口甘露井。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在井上建坛,遂称甘露戒坛。南宋建炎二年(1108年)敦炤和尚认为戒坛不符合规范,又按《南山图经》改建为五级,其间高低宽窄都有严格的限制。后经元、明多次重修,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结构。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藻井下分五级,交叠上收,如蜘蛛结网,似回纹织锦,结构复杂而精巧。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 24尊“飞天乐伎”,身系五彩飘带,手持琵琶、二弦、洞萧、响板,轻歌曼舞,翩翩若飞。

泉州大开元寺官网(福建泉州开元寺)(5)

在开元寺东西两侧有一座塔,与大雄宝殿形成“品”字,布局。这两座塔都是八角形,五层楼石塔都是仿木风格。开元寺,双塔是中国中最高的一对石塔,经过明代泉州八级地震和台风的考验,双塔依然屹立不倒,身上雕刻精美。

“东西塔”,传说:这两座东西塔,当时是由师徒二人主事,师傅起东塔,徒弟起西塔,建到塔尾,两人都没办法下来。师父就句起身边的一支雨伞展开跳落来,徒弟看见师父这样做,也展开一支雨伞跳落来,结果徒弟却摔做肉饼。

原来师父用的是布雨伞,跳落去就像降落伞,慢慢着地,所以平安无事;徒弟用的是纸雨伞,一跳落去,纸伞就破,结果徒弟摔死了。所以人就说东塔神西塔鬼。这本是无稽之谈,没有根据,但是它说明了一个道理,真功夫要真学到手,盲目模仿有时会走入死路。泉州有一个古话叫做“跟师傅跳落去”,大概就是来源于这个传说,其实这只是一个寓言。

泉州大开元寺官网(福建泉州开元寺)(6)

“万山第一”,碑刻,是宋代状元王十朋题写。

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

听黄守宫后人黄玉山说开元寺的故事:

这个“万山第一”的碑刻,每一个字体都有含义。繁体字‘万’字的写法,叫做观音打坐;‘山’字的写法,是弥勒掀肚;‘第’字是洞宾背剑;‘一’字是鲤鱼吐珠。”不仅碑刻字体的写法大有文章,“万山第一”也与“大开元寺”有关。黄玉山说,古时候寺院叫“山”,唐代始建的开元寺为全国最大,因此被称作“万山第一”、“大开元寺”。

张桂守 书法楹联评论家

现任:《书法导报》社 记者

福建工作站 站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