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食物中毒(紧急提醒广东近期常见)

广东的夏天

气温高,雨水充沛

一大波野生蘑菇开始冒出来

最近,不少广东小伙伴

都在野外发现了蘑菇

广州市食物中毒(紧急提醒广东近期常见)(1)

看到如此“鲜嫩可爱”的小蘑菇

有人甚至动起了“歪脑筋”

想要用它打火锅

广州市食物中毒(紧急提醒广东近期常见)(2)

一定要打消这个念头!!

紧急提醒

多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

这两天关于吃蘑菇中毒的事情

接二连三冲上热搜

广州市食物中毒(紧急提醒广东近期常见)(3)

广州市食物中毒(紧急提醒广东近期常见)(4)

广州市食物中毒(紧急提醒广东近期常见)(5)

为此

深圳市疾控中心紧急提醒

采食野生蘑菇存在着巨大的食品安全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危害生命健康。

毒蘑菇的鉴别需要由专业人员使用专业仪器,市民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

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唯一方法就是不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

此前有人因食用蘑菇后中毒。

2018年5月3日,深圳市民周某在小区散步时发现绿化带内长有蘑菇,采摘带回家中制作晚餐。食用4小时后,开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随后被送往医院就诊。

周某经医院治疗,情况良好,无生命危险。疾控人员对其进行个案调查及生物样本采集,结合患者描述,锁定可疑食物为晚餐食用的野生蘑菇。

根据周某的描述,疾控人员在其所居住小区采集到了同样的野生蘑菇,送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经检测鉴定,该蘑菇为青褶伞。

以身试毒很危险

容易产生后遗症

每逢菌子季

各种野生菌便成了必吃的美味

但吃毒菌子中毒的新闻

也随之刷屏

有人在听说

吃蘑菇中毒致幻

能看见小人跳舞

能欣赏“大片”后

忍不住动起

亲身体验一把的“歪心思”

广州市食物中毒(紧急提醒广东近期常见)(6)

广州市食物中毒(紧急提醒广东近期常见)(7)

广州市食物中毒(紧急提醒广东近期常见)(8)

对此,中过毒的网友纷纷提醒——

“作为一个吃菌中过毒的人,一点都不好玩,千万不要因为好奇乱来,因为每年都有因蘑菇中毒,一家都没了的惨剧发生。”

“听着好笑,但真的会死人。”

“即使经过治疗,有人在后期也出现过喝水吐、暴瘦的情况,出现了后遗症。”

有网友表示,中毒对大脑影响很大,曾因吃见手青中毒,但治疗后自己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了。“不能乱吃,那些想尝试幻觉的简直是在拿生命在开玩笑。”

致幻体验别瞎玩

中毒没有特效药

2017年《博物》杂志曾作过介绍,见手青在云南的角色颇似江南的河豚,是一种有毒的美味。中毒后重则死亡,轻则出现幻觉,可能会见到诡异的小人在跳舞,被称作“小人国幻视症”。

但文中也提到——

大部分中毒者并没有机会活着撑到描述“吃了毒蘑菇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伴随幻觉的还有严重的疼痛、呕吐等症状,所以不要因为好奇而食用毒蘑菇!

在云南卫健委官网上也有文章介绍,毒菌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一旦病情危重,就算来到经验设备力量雄厚的大医院救治,抢救成功率也不高。

鹅膏

这些毒蘑菇在广东很常见

毒蘑菇品种很多

不过大家要格外注意

这几种毒蘑菇

广东很常见

假褐云斑鹅膏

深圳市坪山碧岭发现有大量假褐云斑鹅膏,中毒后潜伏期短,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发病,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也有造成肾损伤的报道。

粉孢牛肝菌

在深圳凤凰山、碧岭、梧桐山均有发现,其中有些种类可以食用,有些中毒后有消化道反应,有些可以引起神经精神症状。

不同种类的牛肝菌混生在同一林地,外形很难辨别。

丝盖伞

在深圳梧桐山登山路边发现,含有神经精神型毒素,中毒表现为瞳孔缩小、流汗、口鼻分泌物增多等类似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的“毒蕈碱”样症状。

吃蘑菇中毒的新闻

每年都数不清

但还是有无数人

为了一口鲜美而冒险

其中一个原因是

民间有很多“大神”

自认为掌握了一套

识别好蘑菇和毒蘑菇的秘诀

这些网传“鉴毒”方式

真的不靠谱

这些秘诀在网上一直有流传

但其实都是坑!

颜色鲜艳的菇才有毒?

事实上,单看蘑菇的外表,并没有绝对的安全标准。一身雪白的鹅膏菌看起来很普通,却是一朵致命的“白毒伞”!

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也极毒。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

长在阴暗潮湿处的才有毒?

有人说,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角落。

这也是错的!

所有的菇都倾向于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跟毒性无关。可以吃的鸡腿菇经常在牛粪等动物粪便上“绽放”;而包括“白毒伞”在内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长在干净的林中地上。

不生蛆、虫子不吃的才有毒?

实际上,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常常被蛞蝓吃,不少有毒种类也可以生蛆。

银器、大蒜一起煮会变黑的才有毒?

实际上,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大蒜等发生反应。

受伤变色、流汁液的才有毒?

这也不是绝对的,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但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才有毒?

虽然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许多毒菌并无独特的特征,如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那究竟什么方法靠谱?

对于不认识的蘑菇

不采!不买!不吃!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野生菌食用需谨慎

不熟悉的不乱吃

没煮熟的不乱吃

更不能为了好玩猎奇

而以身试毒

别拿生命开玩笑!

来源: 大洋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