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你可曾想到,这样一幅诗情画意的作品是由一张双色正方形纸不剪不裁折制而成。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1)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2)

折纸作品《孤帆远影》创作于2016年3月

作者名叫黄晓娴,江苏南京人,毕业于南京大学。自幼爱好美术手工。自数年前接触现代折纸艺术后,便被国内外大师复杂精美的作品深深吸引。经过一段时间仿折练习后,开始尝试自己创作设计。目前已有30余件原创作品。自去年起,《心心相印·天鹅》、《相思鸟》、《螺旋圣诞树》、《比翼双飞》、《神仙鱼》、《一箭穿心》等作品陆续刊登在中国香港、美国、哥伦比亚、印尼等国内外折纸协会的杂志上,受到折纸领域的认可。

2016年部分发表的折纸作品

每个女生都有一个婚纱梦。她尝试设计由一张正方形纸不剪不裁而折成的婚纱。白纸翩跹,光影轮转,倏然间一件雪白的婚纱模型就展现在眼前。为了验证一纸婚纱确实可以穿,在计算原始纸张和成品的比例之后,根据自己的身高,她将四张全开大小的珠光色厚纸裁下的四个正方形拼成一个边长约1.6米的大正方形,最终折叠出一件可与实体婚纱媲美的珍珠色折纸婚纱。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3)

折纸作品《可穿的婚纱》创作于2016年11月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4)

折纸作品《可穿的婚纱-实体版》创作于2016年11月

她设计的第一件作品取材于爱好的动漫人物。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5)

折纸作品《怪盗基德》创作于2012年8月

艺术来源于生活。说起创作灵感,黄晓娴谈到中国文化的古典美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关于创作技巧,她很多作品使用双色方纸进行折制,不剪不切,用纸的正反两面的颜色在折叠之间变幻出富有诗意的作品。中华古典诗词博大精深,不仅有音韵之美,还有画面之美。每一个孩童都会在父母和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这份宝贵的文化财富。经典名句在幼年黄晓娴的脑海里描绘出一幅唯美的图画。时隔多年,她用折纸艺术创作出文章开头提到的融合古诗词意境的《孤帆远影》。

不仅朗朗上口的诗词,浓缩了汉语精华的成语也是她的取材之一。春荣秋谢,一叶知秋。五彩斑斓的秋叶是摄影师们镜头下的常客,也是折纸家们的好题材。她因此创作出普通树叶版本的《落叶归根》。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6)

折纸作品《落叶归根》创作于2016年4月

金色的银杏是秋天最耀眼的颜色之一。黄晓娴本意是想创作银杏题材。在德国的历史小镇魏玛参观歌德故居时,她得知大文豪歌德也对这来自东方的银杏赞赏不已,整个小镇也以银杏为文化符号,甚至还建有银杏博物馆。于是更加坚定了她创作银杏的想法,因此诞生了银杏叶版本的落叶归根——《银杏飘零》。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7)

折纸作品《银杏飘零》创作于2016年8月

时值草长莺飞,万物欣欣向荣,她又用一张将近80厘米长的长方形纸条,创作出小清新的《树叶手链》,并且有三种不同的款式。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8)

折纸作品《树叶手链》创作于2017年2月

精致的折纸作品不失为馈赠佳品。她设计的部分折纸作品堪称表白神器。湖面上双宿双栖的天鹅,心心相印。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9)

折纸作品《心心相印·天鹅》创作于2015年11月

同一屋檐下的鸟儿,深情对望。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10)

折纸作品《相思鸟》创作于2015年12月

缠缠绵绵的蝴蝶,比翼双飞。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11)

折纸作品《比翼双飞》创作于2016年8月

留连戏蝶时时舞,蝶恋花香。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12)

折纸作品《蝶恋花》创作于2015年12月

相濡以沫的鱼儿,含情脉脉。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13)

折纸作品《接吻鱼》创作于2015年11月

风雨同舟,一路同行。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14)

折纸作品《一路同行》创作于2016年7月

并蒂花开,永结同心。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15)

折纸作品《并蒂花》创作于2016年4月

爱你在心里,I❤U。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16)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17)

折纸作品《I❤U》《我心飞翔》《一箭穿心》创作于2016年8月

立体贺卡,爱意满满。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18)

折纸作品《立体心贺卡》创作于2017年2月

精致手袋,时尚浪漫。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19)

折纸作品《女士钱包》创作于2017年1月

除此之外她还创作了一纸足球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20)

折纸作品《足球》及折制过程 创作于2016年11月

礼品盒和圣诞树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21)

折纸作品《螺旋圣诞树》、《礼品盒》,分别创作于2016年11月、12月。

小熊和熊猫的脸等作品。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22)

折纸作品《小熊的脸》《熊猫的脸》 均创作于2017年3月

折纸艺术,历史悠久。在古代,折叠艺术用于宗教祭祀、贵族生活、女红、游艺。在现代,折叠技术被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安全、医疗科研等现代科技当中。折纸技艺可以培养空间思维及数学涵养,锻炼手指肌肉,提高审美情趣,因此在儿童教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折纸教育正式进入课堂是在维新变法之后新式教育的兴起,已有逾百年的历史。在此之前,折纸艺术散落于民间。西方国家对手工教育的认识较早。在各国近代教育家的提倡下,欧洲多国在19世纪已实施确立手工科,对儿童进行教育。该教育思想东传至亚洲,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也确立了手工科。我国在1903年正式确立手工科。此后,折纸作为手工教育的一部分,正式进入课堂。

拥有“幼儿教育之父”之称的德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贝尔(1782-1852)认为对幼童进行包括折纸在内的手工教育可以促进手部肌肉发育,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对美的感知,益处颇多。福禄贝尔的折纸模型多为对称几何形,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培养。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23)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ebel)

世界著名折纸历史学家加泰罗尼亚折纸家Joan Sallas先生对折纸历史发展和儿童教育均颇有研究。Joan Sallas先生在研究欧洲古籍时发现并复原出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古典皇室贵族日常生活中奢华的餐巾折叠艺术,著有德文书《Gefaltete Schönheit》(中文译为“折叠之美”)以及英文书《The Beauty of the Fold: A Conversation with Joan Sallas》(中文译为“折叠之美:Joan Sallas访谈录”,Charlotte Birnbaum编辑),并将复原餐巾折叠作品在多个国家进行巡回展览,成为该领域的世界第一人。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24)

折纸艺术家Joan Sallas著作《Gefaltete Schönheit》《The Beauty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25)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26)

折纸艺术家Joan Sallas复原的欧洲古代皇室餐巾折叠艺术作品展览

Joan Sallas先生在折纸历史研究领域具有权威地位。在研究中国近现代折纸发展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但是囿于语言的限制,Joan Sallas先生对中文资料有些力不从心。黄晓娴认为有必要为中国折纸历史发展的梳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于是协助进行资料整理,宣传发扬中国传统折纸文化。

在2016年的夏季和2017年的冬季,他们将中国折纸文化带到欧洲多地,并于2016年7月接受德国报纸《Ostthüringer Zeitung》的记者Norbert Kleinteich采访,探讨中国折纸传统于100多年前与德国儿童教育家福禄贝尔的思想传播到中国后发生的碰撞与融合,采访稿发表于当地报纸上。在此过程中,受到诸多外国好友的帮助,如荷兰造纸家Marieke de Hoop女士、英国折纸协会委员Nick Robinson先生、德国奥伯韦斯巴赫福禄贝尔博物馆馆长Katharina Eichhorn女士、西班牙历史学家Juan Gimeno先生等等。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27)

黄晓娴等人于2016年7月接受德国报纸《Ostthüringer Zeitung》采访

每一门学科都应有自己的发展史。黄晓娴等人于2016年7月拜访了居住在英国南安普顿时值90多岁高龄的John Cunliffe先生。他是信封折纸协会(ELFA,Envelope and Letter Fold Association)奠基人,也是历史学家,从1974年开始研究折纸发展史。中国近现代折纸发展史有书籍记载,但维新之前的资料却毫无头绪。关于折纸发展史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28)

英国90多岁高龄的历史学家兼信封折纸协会奠基人John Cunliffe先生和中文古书

在折纸艺术家兼儿童教育家Joan Sallas先生等人的倡导下,每年在英格兰谢菲尔德、德国弗莱堡和奥伯韦斯巴赫、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巴达洛纳等地都会举办折纸教育大会,吸引全球多国教育者参加,交流折纸教学经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29)

2016年10月21-22日在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巴达洛纳举行的第二届A.PLEC折纸教育大会与会者合影

折纸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少折纸人都在各地进行各种折纸活动。比如香港的折友会会长招思良先生成立了非营利性团体折友会,广泛吸纳两岸三地的折纸爱好者,并出了两期《折友》会刊,致力于折纸艺术的推广。

11岁到19岁的折纸大全套(85后将闲情逸致折进纸里)(30)

总部位于香港的非营利性团体折纸会会刊《折友》第二

匠心传奇品牌文化管理中心隶属于北京匠心传奇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中心致力于匠心文化发现、打造、传承、传播的新型品牌文化服务类公司,在品牌管理、营销、公关、策划方面拥有多年的积累与经验。基于客户的需求,从企业文化、企业产品定制匠心文化营销全案,依托于匠心传奇强大媒体传播矩阵,竭诚为客户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