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茶知(识茶茶历史)

1⃣️古老的药材

我国最早发现茶和利用茶的时间,大约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当时,人们古找食用茶树的新鲜叶片,从中汲取茶汁。据《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神农兴百节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由这一传说可以得知,我国大约在五千年以前就开始食用茶了

那时,人们将含嚼茶叶作为一种习惯,时间久了之后,生嚼茶叶交成了煮辣服用。人们将新鲜的茶叶洗净之后,用水煮熟,连着汤汁一同服下。不过煮出来的茶叶味道苦涩.当时人们主要将它当作药或药引。如果有人生病了,人们就从茶树上采摘下新鲜的芽叶,取其茶汁,或是配合其他中药让病人一同服用,虽然煮出来的茶水非常苦.但确实有着消炎解毒的作用。这可以说是茶叶作为药用得开端。

2:以茶为食

茶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开始了改变。以茶作为食物,并不是近现代才发明的新创意。《诗 • 唐风 •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陆玑疏:“椒树似的茱萸,有针刺,叶坚而滑泽。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香。•”早在汉代之前,人们就以茶当菜,食茶叶煮熟了之后,与饭菜一同食用。那时,茶的目的不仅作为食物解毒,同时也为了增加营养。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到了唐宋时期,皇宫、寺院以及文人雅士之间还盛行茶宴。不过寻常百姓是没有机会参加茶宴的,它主要是为那些有权势的人准备的。茶宴的大致过程是:先由主人亲自调茶或指挥、监督,以表示对客人的敬意,接着献茶、接茶、闻茶香、观茶色、品茶味。客人按下来需要评论茶的品第,称领主人品德,赏景作诗等。整个茶宴的气氛庄重雅致,礼节严格,所用茶叶必须用贡茶或是高级茶叶,茶具必为名贵茶具,所选取的水也一定要取自名泉、清泉,其奢侈程度实在令人咂舌

3.饼茶、串茶、茶膏的出现

饼茶又称团茶,就是把茶叶加工成饼。它始于隋唐,盛于宋代。隋唐时,为改善茶叶苦涩的味道,人们开始在饼茶中掺加薄荷、盐、红枣等。欧阳修《归田录》中写道:“茶之品,莫贵于龙风,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人们发明了蒸青制茶,即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梦溪笔谈•杂志二》中提到:“古人论茶,惟言阳羡、顾渚、天柱、蒙顶之类,都未言建溪。然唐人重串茶黏黑者,则已近乎建饼矣。”唐朝人将饼茶用黑茶叶包裹住,在中间打一个洞,用绳子串起来,称其为串茶。茶膏现如今很少被人提及,只有在过去的宫廷中才被饮用。饮茶时先将茶膏敲碎,再经过仔细研磨、碾细、筛选,最后置于杯中,然后冲入沸水,由此看来,其整个制作过程和饮用都非常繁琐

4. 散茶的出现

最早的砖茶、团茶被称为块状茶,饮茶方式也不像现在一样对茶叶进行冲泡,而是采用“煮”的方式。直到宋朝中后期,茶叶生产才由先前的以团茶为主,逐渐转向以散茶为主。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发布话令,废团茶,兴叶茶,才出现救茶。从此人们不再将茶叶制作成饼茶,而是直接在壶或盎中去泡条形散茶,人类的泡茶、饮茶方式发生丁重大的变革。饮茶方法也由“点”茶演变成•泡〝茶。我们现在通行的“泡茶”的说法是明代才出现的,清代才开始广为流传

5. 七大茶系产生

茶文化发展到清朝时,奢侈的田茶和饼茶虽然已经被散茶所取代,但我国的茶文化却在清朝完成了由鼎盛到顶级的转化。清朝的茶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出现了七大茶系,即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花茶和乌龙茶。

古今茶知(识茶茶历史)(1)

绿茶:恩施玉露

6.现代茶的发展

时至今日,茶文化已经融入了各家各户的生活中。除了茶叶品种越来越丰富饮用方式也趋于多样化。除了七大茶系之外,人们还逐步发明出各式各样的茶饮例如花草茶、果茶和保健茶等。这些茶饮的形式也开始多样化:液体茶、速溶茶袋泡茶⋯…这此缤纷的茶饮充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要,其独特的魅力也让各类人群越来越热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