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相扑横纲现状(丑闻不断的日本相扑运动)

文|殷九洲

近日,从不缺乏关注度的日本相扑界由于第70代横纲(相扑等级中的最高级别称谓)日马富士的斗殴事件,引起了日本国内的轩然大波和各大新闻媒体连日来的竞相报道。那么日本人为何如此痴迷于相扑呢?相扑的“国技”地位是怎样确定的呢?

日本相扑横纲现状(丑闻不断的日本相扑运动)(1)

(横纲日马富士的退役见面会)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相扑的起源。关于相扑的起源,一直存在着各式说法。就目前来看,相扑主要是在两种合力的情况下产生的。首先是基于日本本土固有的神道教祭祀仪式之上而发展起来的;其次,隋唐时期的日本派出使者,将一种名为“角抵”的竞技兼表演活动引入日本,随后,在与本土宗教祭祀活动的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扑的形式和内容。

日本相扑横纲现状(丑闻不断的日本相扑运动)(2)

(在岛根县的出云大社,横纲白鹏表演相扑入场仪式。)

明治42年(1909年)相扑专用比赛场地在东京两国地区竣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国技馆”,自此,相扑成为众人皆知的国技。

日本相扑横纲现状(丑闻不断的日本相扑运动)(3)

(赛场上方的四色穗子,分别为青赤白黑,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及四大神兽: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色彩穗寄托着“五谷丰登”的愿景。)

昭和初期,随着新闻媒体尤其是收音机的普及,相扑也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变得越来越大众化。二战期间,排除外来文化(特别是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运动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外来体育运动也被清除出了民众的生活,相扑则一跃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民运动了。

那么相扑运动对于现代日本国民而言代表着什么呢?

用李兆忠先生在《暧昧的日本人》一书里的一段话来说明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当两位超级胖子梳着古代的发髻,挺胸凸肚,八面威风地登上用土袋堆筑成的圆形赛台,按照古法鞠躬行礼,伸开双手岔开两腿蹲下,抬起硕大的脚丫子把赛台砸得咚咚直响,以示没有任何武器的时候,当那位身着古代官服、精瘦如猴的神官裁判,在一旁挥动着扇子,忙碌不停地围着两个大胖子打转,以一种古怪的声音不断地喊着双方的姓名,为他们加油鼓劲时,观众的确可以充分领略到一种久违了的原始古朴的情趣和快乐。”

礼仪繁琐、等级森严、工作紧张而喜欢集体活动的日本人,通过观看相扑比赛而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补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李兆忠:《暧昧的日本人》,九州出版社,2010年。

2.《相扑有啥好看的?为什么在日本备受推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