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唐朝名相房玄龄(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之房玄龄-大唐第一良相)

如何评价唐朝名相房玄龄(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之房玄龄-大唐第一良相)(1)

房玄龄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人才井喷的时期,期间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其中不光有勇猛的善战的李靖等,还有能谋善断的文人,其中尤其以唐太宗手下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最为有名,两人一个善谋,一个善断,史称"房谋杜断"。可惜的是杜如晦英年早逝,在唐太宗刚坐上皇位后就去世了。而房玄龄则陪伴了唐太宗的一生,为贞观之治的盛世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下这位为大唐谋尽一生的贤相。

房玄龄是山东淄博人,出身官宦世家。家族之中出过很多名人名士,家族风气很好,所以房玄龄自幼年开始就受到家族的影响,从小就喜爱读书,特别是经史一类,不仅是博览群书,而且已经十分精通。于是,房玄龄很自然的就走上了科举之路取得进士后,房玄龄开始在地方担任职务。

当时已经是隋朝末期,隋炀帝不惜民力,大肆修建宫殿,还多次征讨高丽,最终导致国力受损,各地爆发了大范围的农民起义。此时。隋炀帝的表兄弟,唐高祖李渊也不讲亲戚情份了,趁势在太原起兵。房玄龄深感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走投无路,于是便想要在乱世做出一番功业。经过一番思虑,他选择了为唐高祖李渊打头阵的秦王李世民,于是前去投奔。李世民见他善于谋略,又精通经史,于是便将他留在自己身边,负责军务。

李世民率军作战,每次取得胜利后,诸位将领都是搜找财物珍宝,只有房玄龄不讲这些东西放在心上。每次取胜后都是尽量保护对方的人才,用心保护,与他们结交为好友,暗中品评他们的品行和才德,然后推荐给李世民任用。要知道,无论是什么年代,人才都是最重要的。钱学森价值五个师可不是简单的说笑,像钱老这样的人才,不要说五个师了,五个军也不会有人交换的,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李世民也对房玄龄非常看重,都是让他处理军政大事。在秦王府中,就属房玄龄和杜如晦最为受宠,连尉迟恭等猛将都自愧不如。

如何评价唐朝名相房玄龄(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之房玄龄-大唐第一良相)(2)

杜如晦

正是因为他们的重要性,太子李建成为了削弱李世民,千方百计的打击秦王府的势力,首当其冲的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因为少了他们两个,秦王府就剩下一些匹夫之勇了,一战即可擒获。李世民也深知这两个人的重要性,竭尽全力去保全他们,可惜最后还是被调走,外出任职,并禁止再进入秦王府。

此时的李世民,虽然身边还有许多猛将,可就好比空有一身蛮力的壮士,在敌人的圈套面前,已经岌岌可危了。关键时刻,房玄龄和杜如晦冒着欺君之罪的风险伪装进入秦王府,向李世民建议当机立断,夺取帝位。李世民虽然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仍然念着亲情,不愿背上弑君的名声,于是犹豫再三。房玄龄等于是就用激将法劝谏李世民,同时让他从天下出发,为了天下百姓,绝不能让江山落到李建成那些人的手里。这些话语最终坚定了李世民夺位的决心,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爆发了。

最终,李世民斩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控制了朝政大权,逼迫唐高祖李渊封李世民为太子。等政局稳定后不久,便传位给李世民,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贞观之治拉开了大幕。

如何评价唐朝名相房玄龄(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之房玄龄-大唐第一良相)(3)

唐太宗李世民

房玄龄因为在玄武门之变中的作用,,因功被封为第一,封为邢国公。受封后的房玄龄并没有恃功而骄,相反,他还主张不忘创业之艰难,戒骄戒躁,不要骄奢淫逸。同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吏治上,他认为治国最重要的就是选拔人才,人尽其才。考量人才,品评德行,同时根据国家初期财政不足的问题,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减少国家的支出,降低百姓的负担。

同时,制定法令制度,完善国家的仪典,让唐朝走向制度化,法制化。同时废除了隋朝的严法苛律,以宽和为本,这让受够了隋朝律法的人如沐春风。虽然位高权重,但是房玄龄仍然谦和仁爱,每日兢兢业业忙于国事,不敢有丝毫倦怠之情,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繁重的工作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房玄龄最终病倒。李世民亲自看望,并派名医治疗,都不见好转。房玄龄深知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但是在病榻前还是一心为公,劝谏李世民以天下苍生为重,不再滥用民力,征伐高丽。李世民感动不已。接受了他的建议。还把他的两个儿子都加封,以表彰他对国家的贡献。几天之后,房玄龄病逝。李世民十分心痛,下令停朝三日,以示悼念。

后世的史学家在评选唐朝良相的时候,房玄龄总是位列第一。无论是才德还是品行,他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唐第一良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