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是不是珍稀物种(中宁首次发现野生)

10月18日,恰逢深秋捕捉螃蟹的季节,中宁黄河大桥桥南侧东边人工湖周边群众在下地笼捕蟹期间,意外发现一条身长约70厘米的“娃娃鱼”。当地森林公安对这个“小家伙”进行了周密保护,并于19日成功将其放流到水质达到二级、适合它生存的中卫市腾格里湖中。

娃娃鱼是不是珍稀物种(中宁首次发现野生)(1)

娃娃鱼是不是珍稀物种(中宁首次发现野生)(2)

(图片由中宁圈子提供)

据最早发现娃娃鱼的网友范东威介绍:当地渔民在捞螃蟹过程中突然捞到一条重物,原本以为是一条鲶鱼,结果仔细一看却发现这条奇怪的“鱼”有四条腿。围观群众表示,此前在这里已经有好几次看到这样的鱼了,不过没敢抓,都放走了。

范东威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正是咱们中宁渔民在黄河边捞螃蟹的季节,通常渔民都是在一个笼子里放一些肉,然后将其沉到黄河周边的人工湖里,等一天时间,再将沉在湖里的笼子收回,用这种方式捕捞螃蟹。谁知道,第二天捞上来的却是这个家伙,当时这个东西吸引来好多渔民看热闹,不少人都说肯定是鲶鱼,就是这四条腿没人能解释得清。”

随着当地自媒体中宁圈子的传播,赶往现场看这条“长着四肢的鲶鱼”,随后,有围观群众发现这条鱼大约身长约70厘米,全身呈灰褐色,活动能力非常强,和网上娃娃鱼的图片很像,就上网进行对比,确认类似后,发现其极有可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

娃娃鱼是不是珍稀物种(中宁首次发现野生)(3)

娃娃鱼是不是珍稀物种(中宁首次发现野生)(4)

图片由中宁县公安局提供

本欲将其放生的渔民在得知其可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后,便通过报警电话联系了当地的森林公安,在等待民警到来期间,将其先存放在盆中,对其简单保护起来。中宁县公安局林业和草原派出所民警到达现场初步确认后,随即上报自治区公安厅,并得到相关专家的辨认,终于确定了它的身份,就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国大鲵。

因为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本该就地方生,但林业和草原派出所民警面临一个难题:黄河边的人工湖受气候、季节影响, 该地区极有可能出现冬季干涸现象,如果这条娃娃鱼在此定居,极有可能会因湖水干涸而死亡。

对此,出警民警多方联系,在自治区、中卫市公安局森林公安机关大力协助下,将这条娃娃鱼安置妥善。目前已成功将“娃娃鱼”放流到水质达到二级、适合“娃娃鱼”生存的中卫市腾格里湖。

中宁生态治理显成效 “娃娃鱼”在中宁安家不意外

大鲵因其夜间叫声犹如婴儿啼哭,所以俗称为“娃娃鱼”,但它却并非鱼类,而是一种两栖动物,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千克,最大的达50千克。

据专家介绍,相比娃娃鱼的这个特点,它的另一个习性却有效的说明了当地生态建设的成效。据悉,娃娃鱼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水质要好,不能有污染,温度也要适度。对于这条娃娃鱼能长到70厘米的身长,足以说明其在中宁这片水域生活得非常舒适。

据介绍,黄河在中宁县境内流长68公里,自中卫的胜金关入境,于白马乡的跃进村出境,沿河涉及8个乡镇,49个行政村。自2017年起至今,中宁县利用三年时间实施中宁县生态连城黄河过境段一期工程,对总面积602公顷沿黄河两岸范围进行生态保护和景观修复,并投资了9800万元建成了北河子沟生态湿地和入黄口人工湿地。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黄河水质,中宁县还特别开展“清河行动”,对黄河主河道两岸管理范围进行整治,拆除行洪区内违章建筑75余处,拆除违法建筑20702平方米,并封堵沿线排污口90余处。此外,还强制封堵了中宁电厂工业直排口,监督企业将外排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生活。以此,截断黄河沿线中宁段的污染源。确保水质逐年优化,目前中宁黄河周边多地的水质已达到二级甚至更高。(本文转自【宁夏日报。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关键字】:娃娃鱼生态水产养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