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有什么古街(瑞安城古街老巷)

现已并入忠义街社区的原沙堤社区,位于我市玉海街道旧城中心位置,南以解放中路为界,北以公园路、北门头环城河为界,东以劳动巷、城中巷为界,西以邮电北路为界,有大沙堤、小沙巷、劳动巷、邮电路等主要街巷。

  社区内还遗留多处珍贵的历史遗迹,有黄绍箕故居、黄绍第故居、许启畴故居、孙诒棫故居以及杨景衡后人的老宅等。历史上这里精英颇多,代有闻人,有黄绍箕、黄绍第,有孙锵鸣父子、许启畴父子,还有参加辛亥革命及抗日战争的将军林摄和朱炎晖等。

  信步在这条叫大沙堤的老街,随走随看,为老街上的木楼惊叹,为白墙黛瓦的残美惊羡,这时刻,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眼前这历尽苍桑的木门,飞檐翘角的民宅是这条街最古老的部分。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街两边的商铺有吃的、穿的、用的,还有一处菜市场为这些行人忙碌着。尽管不少人仰慕它渊源的深沉与古朴,对脚下长长的平坦的混凝土路面,还是不由自主地忽略了它的历史、它的过去。殊不知这里的历史可以看作与瑞安古城同样古老。

  街巷名由来

  这里,原本是老城西面的一条防潮堤,也可以说是瑞安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远古时代,瓯越大地为一片浅海,后来经过无数次的海陆变迁,才逐渐形成陆地而连成一片。东汉时,安阳江在集云山下流过,西岘山、隆山之间并未连成一片,现在的老城区在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岛,叫邵公屿。在瑞安建县前,人们已在邵公屿上聚居生活,为了防止潮水入侵,就在西面筑了大沙堤和小沙堤两道防潮堤。后来,江道南移,集云山下地势逐年增高,隆山与西岘山逐渐连成一片。沙堤之间也成了人们居住的地方,这地名也由沙堤名称而来,分别被称之为大沙堤和小沙堤。

  大沙堤位于老城区的中北部,是过去城区一条主要的纵向道路。大沙堤北起锦湖亭,南至解放中路,长430余米,宽5米,旧名大沙巷,1970年更名人民北路,1981年改称大沙堤。大沙堤从南到北包括:大沙巷、马槽坦、叶宅坦、塔儿头、瓮城关爷殿等地名。街段内有九曲巷、横巷通小沙巷,有柳池巷、新民北巷通劳动巷,有湖滨巷南接公园路,还有道院前街等,又在塔儿头与公园路相交。

瑞安有什么古街(瑞安城古街老巷)(1)

横巷  

  大沙堤南路口有两座引人注目的建筑,一座是民国年间的传统木构三层楼房建筑,位于路东侧,当年的解放路大多是二层木构楼房,这座三层建筑也算是鹤立鸡群般让人注目了;另一座是民国年间西式混合结构的三层洋房建筑,位于路西侧,据说是当年瑞安工商界人士胡正大修建,由民国时期的银行使用,1949年,中国人民银行瑞安办事处入驻。这两座建筑无疑已成为大沙堤的地标建筑。

  沿街建筑大多为清末民国年间的连檐木构楼房建筑,它们或数间或十数间相间弄巷或院落通道而建,街坊颇多弄巷,院落建筑也大多位于门面房的后面。

  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清末民国年间大沙堤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沿街鳞次栉比的两层连檐楼房就是当年商铺的印证。或许这里是当年北门外和集云山村民进城的主要路道,村民们经常会携带自产的农副产品进城换取日常用品或其他商品,年长日久,这街也就渐渐成为热闹又繁华的商业街了。

  大沙堤与解放路相接,而经营的商品不尽相同,它侧重于民生日用品以及手工艺产品。据当地老住户回忆,街坊上有金家酒坊、同昌南货店、来苏医局、何文兴银楼、金魁元笔店、驼背伯的雕花店、打铜新的打铜店,还有烟丝店、糕饼店、篾匠店、山货店、咸货店、海鲜店、肉店、裁缝店、剃头店、弹棉店、箍桶店、钉秤店,以及柴米油盐酱酒烟杂等店铺。不论是村民还是市民到这里转一圈就能买到所需品。每逢吉日喜庆或过年过节,村民都会进城采购食物或用品,大沙堤是他们最便捷的地方,这里的菜市场也就应运而生。

  菜市场是这条街上最闹热的地方。那时的菜市场一直都是占街为市,露天交易,想象中这街坊有点乱,但人气很旺。这里人头攒动,人声喧哗,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此起彼落,这里除了时令蔬菜瓜果,和鱼肉禽蛋外,也是手艺人施展手艺的最佳场所。当阳光刚刚洒向街坊时会有悠长的吆喝声在小巷响起。磨剪子戗菜刀补锅补盆的手艺人挑着担吆喝着从街头巷尾串到这菜场周围,还有卖膏药拿大顶的拉开嗓子“有钱的捧个钱场,无钱的捧个人场”;拉洋片的也使劲打着铜钹招徕小孩子来看西洋镜。那些孩子们会团团围着吹糖人、拉洋片、打糖担……小贩们便会用极具诱惑力的声调吆喝着,或清脆或沙哑或奇诡的叫卖声响彻小巷上空,引来小孩阵阵喜悦,激起小孩解不完的馋欲。大妈们把买菜时带来的裂了缝的细碗和卷了刃的刀剪找上这些手艺人,颤巍巍地问道:“磨剪子多少钱啊?”然后,把顺便带来用钝了的刀剪拿出来,看着手艺人将侵蚀在上面的风霜磨得飞快,再渐次磨出一片澄澈明亮的日子来。

  1956年,个体手工业者和个体商店并入生产合作社及集体企业后,大部分店铺作为住宅,逐渐成了一条宁静的街巷。

  牌坊、塔、吊桥

  大沙堤是条历史悠久的街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只要你进入街坊寻寻觅觅总能找到一些故事,和不少遗名至今的古迹。如横巷是贯通大沙堤和小沙巷的一条主要小巷,史称镇门坊,也就是说在这里曾经有过一座称“镇门”的街市牌坊。据史料记载,街中还有过一座“正直”坊,也是座街市牌坊。此外还有过一座“贞节”坊,为方尚恭妻胡氏立。“贞节”坊属节孝坊。节孝牌坊通常是古时用来表彰死了丈夫长年不改嫁,或自杀殉葬,而符合当时年代道德要求,为其兴建的牌坊建筑。

  大沙堤所包含的大沙巷、马槽坦、塔儿头、瓮城关爷殿等街段地名都有其来历。大沙巷之称由防汛沙堤而来。马槽坦要从柳池巷说起,柳池巷是大沙堤东侧的一条小巷,西起大沙堤,东至劳动巷,长约60米,宽1.4米。清代有平阳籍的柳氏在瑞安为官,置宅于巷内,并凿一口水池称柳宅池。后辟为巷,逐称柳池巷。巷内至今还存留一座柳氏宅院,而这口柳池还完好地保留在宅院后。巷口北侧有一处马坦,坦内原来还有一条石马槽,相传系柳姓祖所置。这段街人称马槽坦。马坦后来陆续成为城关制鞋社和弹棉机厂。

瑞安有什么古街(瑞安城古街老巷)(2)

柳池巷  

  塔儿头作为大沙堤的一个街段地名,是因为这里曾经有过一座砖塔。这段地方的地名因塔而来,这塔又因地名而来,人们就称“塔儿头塔”。塔儿头塔是作为风水镇物的塔而存在,过去在大沙堤与公园路交叉处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河上有一条石桥,称塔桥,塔桥南北贯通大沙堤。早年在这塔桥附近的一段河道内,经常出现水泡喷射的现象,一时搞得周围居民人心惶惶,以为有什么水怪在作崇,于是在塔桥的东南建塔以镇之。

  塔儿头塔是座空心仿木楼阁式砖塔,建于宋代,塔身呈六角形,高五层。塔下为台基,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束,每层各面皆以槏柱划分为三间,中间开门或设佛龛。其形制接近于东塔,于1966年拆除。据传,拆除时塔下地宫有经盒,内藏佛经及铜钱等。塔边的塔桥也在1969年填河拓宽道路时拆除。

塔儿头塔  

  改造提升后的忠义街已成为人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在公园路西段北侧有一座新建的牌楼,门额上有“瞻阙门”三字。这里就是瑞安古城五门之一瞻阙门的地方,由于所处的位置原因,人们习惯称之为北门。

  北门位于大沙堤的北端,出了北门也就到了北门外(现锦湖路)的地方,这个地方在明嘉靖时称北门外。大沙堤、锦湖路是人们往返于集云山与城区的主要路道。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更是往返于城区与温州瓯海的捷径。

  锦湖桥原来是北城门的吊桥,始建年代未详,过去曾称瓮城桥,原为木桥,1939年北城墙拆除后,一位姓郭的乡绅重修,改为石桥,长3丈,宽1丈。1970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拱桥。2001年重建,即今锦湖桥。

  北门吊桥的北首原有一座木构路亭,平面呈方形,歇山式屋顶。面阔和进深均三间,中间为南北通道。东西两边设坐椅式木槛。过去,木槛上经常是座无虚席,有憇息闲聊的村民;进城的山民也喜欢在这里歇歇脚;小商小贩也爱把一些土产品摆在这里招揽顾客。不论在木槛上小坐,还是漫步在原生态的北濠河堤上,总有一股和着芦苇清香的湿润清风伴随着,沁入心肺,让人清爽惬意。那时的北濠河很宽,广阔的河面波光滟潋,三二艘小船悠然荡漾在水影波光里,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田园野趣。

  瞻阙门有瓮城建筑,瓮城是为加强城堡的防守,而在城门外或城门内修建的护门小城,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早年北门瓮城内建有一座关帝庙,人称瓮城关老爷殿。关老爷殿周围的地方也就称瓮城关爷殿。

  关帝庙是瑞安先民从来祭拜关羽的活动场所,每年逢五月十三和九月十三都要举行祭圣活动。关帝庙始建不详,在1991年关帝庙大修时,从一条长杆上发现有“明嘉靖巳酉(廿八年,公元1549)年大整,大清乾隆庚寅(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重建”字样。关老爷庙,系假五间木结构,抬梁式硬山顶。庙前原有戏台,民国池云珊曾为戏台撰联:“出其北门,看台上是何等角色;朝彼南面,听剧中做有韵文章。”

关帝庙  

  抗战期间,1941年4月19日,瑞安第一次沦陷,当时,城内百姓及部分国民党县府工作人员向北门外集云山撤退躲避。日军派装甲车出城搜山,企图逮杀逃难百姓,当装甲车经过北门瓮城关帝庙前驶上北门桥时,由于负载太重桥板折断,装甲车掉进河里,车门被桥柱死死卡住,日本兵活活淹死在车里。当时北濠河又深又阔,日军一时难以过河,使数万逃难民众免遭其难。这一事件发生使瑞城百姓暗自出了一口恶气,在欣喜之余,将这一事件归结为关老爷“显圣”,拯救受苦受难的百姓。自此北门头被蒙上了传奇色彩。

  (作者:万锡春)

来源:瑞安新闻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