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女老师日常(乡村启蒙老师)

我的启蒙老师

文图/巩钊

七二年正月,已经记不清是咋着稀里糊涂就上学了,只记得当时的老师大概是二十岁吧,梳着两个长辫子,人瘦瘦的却很精干,她让我们叫她肖老师。

乡村女老师日常(乡村启蒙老师)(1)

刚开学半个月,肖老师没有一点脾气,把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长短櫈子兀子摆放整齐,按照个头高低排好座位,下来就安抚诱导那些爱哭的学生,有几个特别能哭的,哭声此起彼伏,有二重唱三重唱,哭起来半天不歇气的,老师就去村里代销店买个水果糖哄哄,还有正上课着跑回家要吃奶的,她要追到家抱到教室,面对舍不下奶头的嚎啕大哭者,脚蹬腿踢想要挣脱,甚至叫着老师的名字骂,她依然笑嘻嘻的不发脾气,至于脱不下裤子,找不到自己小板凳的,忘记背书包的,知不道上厕所的都要帮忙和督促,说是老师,实际上就是保姆的角色。

我们上课的教室是一个地主家的前厅房,前面是生产队的电磨,电磨外边是养了几头猪的猪圈,后面是地主家的院子,院子很大,栽着当时不知道名字的风景树,所谓的体育课就是在这里上的,肖老师带着我们玩老鹰捉小鸡,瞎子逮跛子,丢手绢这些游戏,为了节省铅笔和本子,每人一截子树棍,在地上学会了写字和个位数的加减法,斗鸡、踢毯子、跳房子即是课外活动也是体育课。

等到爱哭的少了,尿裤子的没有了,肖老师才显露出了认真和威严来,首先她的铁哨子一响,必须赶快进教室,坐好后她先喊一声:一二三,同学们就要声音宏亮的答道;都坐端。她再喊一声:四五六,同学们再回答:手背后。她手里经常拿着一个二尺长的竹棍,对于上课捣乱者,屁股上抽三下,男同学欺负女同学,打五下。对写字的要求更严,横不平竖不直的干脆站在黑板前写,写不好屁股上就是一棍棍,直到写好了才能下去。那时候家长都很实在,见到老师第一句话就是:娃不好好念书你就收拾!从来都没有家长去找事。用现在的眼光看肖老师的字确实写的不好,可是她很认真,严格要求,我们的那一班同学中,很多的都学会了写印刷体,长大后有小的成了小有名气的书法家,还有两个刻印章的,我这两笔不太丢人的钢笔字也都得益于肖老师的启蒙教育,可谓受益匪浅。

肖老师严励的时候像个男人,多少同学都被她的竹棍打哭过,可下了课又像是一个慈祥的妈妈,谁的钮扣掉了,她回家取来针线把钮扣重新固定好,谁的裤档扯开了,一再叮嘱放学后让家里人缝好,那个时候下雨天都是赤着脚再披一片塑料纸,她会让我们要走路中间,别走两边的车渠,那里有碎玻璃和烂碗片会扎破脚的。教室的窗户是整间雕花格的,没有窗户,到了冬天怕学生冷,早早的就拿来报纸把窗户糊严实。冬天都没有袜子穿,家里条件稍好些的穿一双棉窝窝,还有很多同学穿的是前露趾头后露脚后跟的烂布鞋,在下课时间,男女同学分成两排,靠着墙角做一种叫“挤鸭娃”的游戏,挤的身上发热了再上课,还有一种现在仍然记忆犹新的驱寒方法,就是弹(dan)脚,她喊一二三,同学们“啪啪啪”整齐统一的抖三下脚,像西方那个国家的阅兵式,即增加了娱乐性,脚也不知道冷了,如果太阳光好一点,还会拿着自己的小板凳坐在院子中央,听老师讲王二小和刘胡兰的故事,电影《地道战》插曲党的话儿记心上就是肖老师教唱的。

肖老师带着我们渡过了快乐的一二年级,到了三年级,随着教室被移来换去,老师换的太频繁了,对他们的记忆也就模糊不清,唯有肖老师不曾忘记,现在她可能也七十岁了,已经很少见到,可是在我脑海中,她永远是五十年前那个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样子。

祝愿肖老师身体健康,颐养天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