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会发电(恐龙终于回家了)

“恐龙终于回家了!”连日来,这条上了热搜的消息成了兰州市红古区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在国际博物馆日举行的捐赠文物藏品仪式上,红古区博物馆终于迎来了由收藏家侯兴军先生捐赠的一具完整的鹦鹉嘴恐龙化石。这具恐龙化石的到来,终于结束了恐龙故乡没有完整恐龙化石的历史。

恐龙会发电(恐龙终于回家了)(1)

红古区作为恐龙的故乡,1947年在该区海石湾镇出土的马门溪龙,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恐龙化石之一,距今约1.6亿年,是化石记录中脖子最长的恐龙,个体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现珍藏于中国古动物馆。2000年,红古区建成了华龙广场,并在广场上建起马门溪龙雕塑。雕塑长20米,高12米,按照装架复原图复制,成为红古区的标志性城雕。

恐龙会发电(恐龙终于回家了)(2)

近年来,红古区在大力宣传提高马门溪龙的知名度的同时,向全社会各非国有博物馆、民间收藏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发出捐赠文物藏品的倡议。自倡议发出以来,各民间机构及社会热心人士积极踊跃向兰州市红古区博物馆捐赠藏品。

截至昨天,共接收2家民间机构及10位社会人士捐赠藏品600余件/套,其中包括:彩陶301件、玉器1件、瓷器21件、石器70件、骨器16件、古钱币96件、青铜器6件、古生物化石3件、红色文物13件等。尤其是侯兴军先生捐赠的完整的鹦鹉嘴恐龙化石,及其他收藏爱好者捐赠的胫骨化石和大唇犀头骨化石等化石类标本5件,丰富了博物馆藏品数量和类型,壮大了馆藏力量,提升了藏品质量,拓展了观众参观内容。

据了解,红古区博物馆成立于2011年。现有馆藏文物682件套,其中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18件/套。主要为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及辛店文化时期的彩陶。目前,该馆已成为展示红古区彩陶文化、河湟历史的重要窗口。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通讯员 马云 文/图

来源: 兰州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