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液护肤单品(是护肤的佳品or昂贵的负担)

精华液护肤单品(是护肤的佳品or昂贵的负担)(1)

【流行色】

精华液是销售最好的一款化妆品之一,很多人都喜欢使用,而且个大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精华液(小蓝瓶、小妖精、小棕瓶、小白瓶、、、),而且价格不菲。有两种决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精华液纯属商业包装,毫无意义。一种观点认为,那是护肤佳品,不用不行。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要讲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讲清楚什么是医学护肤品,什么是日用化妆品。

那么什么是医学护肤品呢?

1938年,国际上立法将外用于皮肤上的产品基本上分为两类:外用药物(Drugs)和化妆品(Cosmetics),但是这种过于机械的分类显然有一定的缺陷,因为部分化妆品中实际上添加了一些功效性的成分而使得化妆品具有药物的特性,为此1961年Raymond Reed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功效性(Active)化妆产品,并且认为它们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化妆品以区别于其它普通日用化妆品。这一概念在1970被皮肤科教授Albert Kligman推广并开始流行。当然最初欧洲对这一概念也存在很多争议,因此这类产品有很多的名称,例如Dermocosmetic、Cos-medics, Medicated Cosmetics、Cosmetic Drugs、Quasi-drugs等等。在我国有一类“特殊疗效的化妆品”(即特妆品)非常类似这类产品。目前这些混乱的名称逐渐统一到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词汇上: Cosmeceutical,这是由Cosmetic作为词头,以Pharmacetical作为词尾合成的新词,翻译成中文就是功效性护肤品。换言之,功效性护肤品是添加了一定功效成分(可能是药物、也可能是非药物的其他功效成分)的护肤品,并且这些功效是建立在一定的科研基础之上的产品。医学护肤品实际上是功效护肤品的“俗称”,“医学护肤品”实际上是一些化妆品代理商为了让老百姓好理解而起的名字,这个名字经过一些列的商业推销后,成功地于2000年前后在我国市场上流传开来,但是部分FDA专家反对使用医学护肤品这个名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医学护肤品这个称呼容易被滥用,并成为商家销售的一个“噱头”。

如何准确理解医学护肤品?目前有很多误区和故事,很多误区还源自一些皮肤科专家或者网络达人,这使得误区的传播非常之广泛。为什么专家也会存在这些不同的看法?因为我们正经历着60-70年代欧洲的认知过程:分歧、争论、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我国关于功效性护肤品也有很多名称:药妆品、药物化妆品、医学护肤品等等。目前常见的典型误区有:

(1)医学护肤品是采用药物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更安全的护肤品

(2)医学护肤品是不添加防腐剂的低敏性护肤品

(3)医学护肤品是不添加香料的“无香料”护肤品

(4)医学护肤品是低刺激、低过敏的高级化妆品

(5)医学护肤品是有疗效的护肤品

(6)医学护肤品是辅助药物治疗的皮肤用产品

(7)医学护肤品就是高级的日用护肤品

(8)医学护肤品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护肤品

以上这些观点犹如“盲人摸象”,它们更多的只是强调产品的某个属性并以此来替换功效性护肤品的全部内涵。对于敏感性皮肤设计的医学护肤品的确是低刺激、或者添加的防腐剂和香料会比日妆品要低得多,但是并不是说医学护肤品就一定是低敏、低刺激的。部分具有抗老化、皱纹功效的产品,或者具有淡斑作用的产品,由于产品中添加了一些功效成分,其刺激性可能会比日用化妆品更强。的确也有一些功效性护肤品能作为皮肤病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是只是部分产品是这样的,而不是所有产品都这样。因为医学护肤品和日用护肤品的关注点有些不同,前者主要关注问题皮肤,而后者主要关注正常皮肤,因此类别不同,定位不同,但并不代表医学护肤品就是高级的日用护肤品,它们之间并没有可比性。因此上述这些观点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读解功效性护肤品的,因此这些观点有一些是对的,但不完全对!

那么医学护肤品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关于医学护肤品的定义,只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定义的话,应该是这样的:一种介于药物和日用化妆品之间、兼具化妆品(制剂和使用方法)和药物(功效性)特征的产品,产品中由于添加了一些功效成分(可能是药典中收录的药物,也可以是非药典收录的其它成分),因此获得了一定的功效性并以此来满足不同问题皮肤的使用,或者对各类添加剂(香料和防腐剂)的添加控制比较严格,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刺激性,用以满足敏感性皮肤的使用和修复。医学护肤品的功效性应当是基于科学研究的以区别与日妆品,另一个区别就是医学护肤品主要主要适用人群是问题皮肤。

接下来的问题是医学护肤品能当日妆品使用吗?前不久发生的一种含有杜鹃醇的医学护肤品就是因为滥用导致很多人发生皮肤色素脱失而被迫从台湾和日本的销售中撤柜的事件。这一事实告诉大家,真正的医学护肤品不是日妆品,不能滥用,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并在皮肤监测下合理科学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医学护肤品的最大特长并保障使用者的安全性(毕竟有作用就有可能存在潜在的副作用,这是规律,离开合理的皮肤监测、离开专业皮肤科医生的视线去无节制的使用,仍然尊在风险)。

这里最核心的一个词就是“医学”,所谓医学一定是先有“诊断”,弄清楚问题所在,然后选择适合的功效护肤品进行长时间的应用,这样有可能对皮肤问题具有一定的纠正和辅助治疗作用。因此这里一定是“对症处理”的使用,一定是个性化使用的原则。因此医学护肤品的使用一定是这么一个过程:建立在问题皮肤诊断分类基础之上、在美容皮肤科医师的指导之下,“对症下药”般的使用功效护肤品的过程,这才是医学护肤品的全部内涵。当然并不是所有皮肤科医生都了解这些(他们大多数情况下擅长看病和使用药物),只有美容皮肤科医生才是使用这类产品的真正“行家”。

现在我们小结一下:医学护肤品与日用化妆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针对问题性皮肤设计的具有一定功效的产品,而后者只是为皮肤提供基本保湿需求的护肤品。讲到这里,让我们再回到本问题上来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对于真正的医学护肤品品牌来说,他们所推出的精华液的确有效,也是功效产品最常见和最具功效的制剂,非常受欢迎,合理使用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说是美容佳品,日用化妆品的“精华液”大多数情况下只是皮肤的保湿剂(类似甘油、或者玻尿酸一类),与问题皮肤的调理没有关系(即便含有一点功效成分,其浓度也很低没有实际用处)。但是的确现在有很多日用化妆品也打着医学护肤品的旗号在销售各类精华液,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精华液”的确是“昂贵的负担”,缴纳的全部都是“智商税”。

【专家建议】

对老百姓来说,在您购买医学护肤品时首先必须去美容皮肤科医师哪里问问,您的皮肤究竟是什么问题,然后一定要搞清楚医学护肤品中究竟含有什么药物成分或者功效成分,是否对您有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只有这样才有意义。如果您既不知道您的皮肤类型和问题,产品也没有标明出所含医学功效成分是什么,那么我的建议是:直接购买日用化妆品,因此这样更安全也更合理。相反,如果商家或者某些销售人员将他们的医学护肤品推荐给任何人使用(我知道网上销售就是这么干的,一些专家也鼓噪医学护肤品可以当成日妆品一样用且认为更安全),无论这些人的皮肤问题是什么,也不考虑他们销售的产品中究竟含什么功效成分,是否对症,那么这种医学护肤品就真的只是销售“噱头”,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也许他们就是打着医学护肤品的旗号在销售日用化妆品。不可否认,很多所谓的大品牌也在打医学护肤品的旗号在商场里销售。这里有两种可能,或者这她们所销售的产品的确是医学护肤品,那么他们就是在滥用医学护肤品,或者他们的产品根本就不是医学护肤品,那么他们的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商业噱头。

对于精华液来说,在你购买的时候你要询问其所含成分是什么?如果没有功效成分和浓度,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只是日用化妆品的保湿水或者爽肤水,如果有成分需要咨询清楚使用方法,是否适合你的皮肤类型,这样才有意义。

【观点】

医学护肤品中的精华液的确有一定功效,使用得当可以称为美容佳品,但是日用化妆品中的一些精华液可能更偏重保湿,对问题皮肤或者皮肤年轻化保养所起到作用可能非常有限,更多的时候也许是一种商业销售技巧,也有可能就是一种奢侈品,一种缴纳“智商税”的渠道。

更多知识可购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美容的真相》、《专家谈美容》两本或者微博@周展超教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