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高晞月为何死(如懿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高晞月高贵妃)

高晞月原型为清高宗乾隆帝的慧贤皇贵妃高佳氏。

如懿传高晞月为何死(如懿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高晞月高贵妃)(1)

剧中人物
  • 前期盛宠嫔妃,封号慧,为琅嬅派的二把手。
  • 资质才貌双全,性格凶暴可爱,精通琴棋书画,更为大清琵琶国手。
  • 才情能与乾隆对谈无碍,和叶赫那拉·意欢齐平,在皇次子永琏薨逝后受琅嬅之托抚养过皇三女璟瑟,与其相处融洽。
  • 河道总督高斌之女,屡屡仗着父亲在前朝的盛宠作威作福。
  • 潜邸时期体弱温顺,自憾汉军旗包衣出身,主动投靠满军旗的嫡福晋富察·琅嬅,与侧福晋如懿争水火不容。
  • 后宫时期变得嚣张跋扈,经常以贵妃身份直言不讳的命令其他嫔妃,对娴妃、白蕊姬两面开炮以便分宠,在前期屡次挑起各种事端。

如懿传高晞月为何死(如懿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高晞月高贵妃)(2)

  • 极度怕冷,因偷窃其取暖用的红罗炭一事,毒打珂里叶特·海兰。
  • 终其一生都在求孕,并把琅嬅当做真心姐妹,在得知琅嬅赐予她的手镯中含有避孕药时,自觉忠心全废,于是向乾隆告发琅嬅的桩桩罪行,并感染疥疮给乾隆。
  • 之后被乾隆和太后为难,在冬日内被减少炭火使用,变得面目发白,临终时于一片白雪中伴随孔雀仙逝。

也是一位可怜的深宫女子呀!!!

如懿传高晞月为何死(如懿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高晞月高贵妃)(3)

历史人物

慧贤皇贵妃(?—1745年),高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原为镶黄旗包衣),大学士高斌之女,乾隆朝首位贵妃、首位皇贵妃。

  • 雍正五年(1727年),皇四子弘历在成婚前已有官女子(即格格、使女)多位,推测高氏已在其中。
  • 雍正十二年(1734)三月初一,钦奉雍正帝谕旨,于使女中超拔高氏为宝亲王侧福晋。
  • 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初三,弘历继皇帝位,年号乾隆。
  • 同月乾隆帝将高氏母家由内务府包衣抬旗,入镶黄旗。
  • 九月二十四日,乾隆帝诏封高氏为贵妃。
  • 乾隆二年(1736)十二月初四,行贵妃册封礼。

如懿传高晞月为何死(如懿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高晞月高贵妃)(4)

  • 乾隆十年(1745)元旦,贵妃旧疾复发。
  • 正月二十三日,晋封为皇贵妃。
  • 正月二十五日,皇贵妃高氏薨。
  • 正月二十六日,乾隆帝钦定皇贵妃谥号为"慧贤"。
  • 乾隆十年至乾隆十七年,慧贤皇贵妃金棺暂安于静安庄殡宫。
  • 乾隆十七年(1752)十月十七日,葬入清东陵之裕陵。
潜邸
  • 慧贤皇贵妃生辰为四月二十二日,父亲为大学士高斌,母亲为高斌继妻马氏,世居辽阳地方,出身内务府包衣世家。

依照惯例,内务府三旗女子均需参选秀女,入宫当差,作“承值侍应之人”,即使女(格格)。

  • 雍正十三年前,高家尚为内务府包衣,其家女子自然不应例外,高斌之女应是通过包衣选秀入选,并被指派给皇四子弘历为格格。

高氏入侍的详细时间不明,其后也未生育子女。

如懿传高晞月为何死(如懿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高晞月高贵妃)(5)

  • 雍正十二年(1734年)三月初一,因为雍正帝的一纸谕令,高氏由使女上升为宝亲王弘历的侧福晋,谕曰:“宝亲王使女、高斌之女著封为王侧福金”(福金即福晋)。

后高斌谢恩折奏曰:“伏念奴才女儿至微至贱,蒙皇上天恩,令侍候宝亲王,今乃于使女之中超拔为侧福晋”。

贵妃
  •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驾崩;九月初三,宝亲王弘历继皇帝位,年号乾隆;九月二十四日,乾隆皇帝诏封高氏为贵妃,并将高氏母家由镶黄旗包衣佐领抬旗,抬入满洲镶黄旗。
  • 慧贤皇贵妃高祖父高名选乃入旗始祖,不曾任职;曾祖父高登庸,仕至道员;祖父高衍中(1654 -- 1692),官至内务府郎中兼任参领佐领,赠光禄大夫,妻福建粮储道参政李应昌之女(1652 -- 1732),赠一品夫人,生有三子二女,长女嫁给了内务府郎中邓之琮,次女嫁给了内务府总管兼副都统丁皂保,其中第三子即慧贤皇贵妃生父高斌,在雍正朝晚期做到河道总督的职位,清高宗乾隆帝即位后又任大学士,有三位妻子,原配陈氏,续弦祁氏,二继续配马氏,基本上都是内务府出身,慧贤皇贵妃可能是长女或者次女。

如懿传高晞月为何死(如懿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高晞月高贵妃)(6)

  • 雍正帝驾崩后,高斌奏请入京觐见,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八日,乾隆帝批示:“两淮盐政职任最为紧要,不必来京。若明年冬初无事可奏请来京。汝女已封贵妃并令汝出旗,但此系私恩不可恃也。若能勉励,公忠为国,朕自然嘉奖。若稍有不逮,始终不能如一,则其当罚,又岂可与常人一例乎”。

根据乾隆帝御制诗《填仓日》中的自注“圆明园内韶景轩,慧贤皇贵妃所居住也,妃于丙寅年填仓日仙逝,绕逾三年,而孝贤皇后天游又将浃岁遇节于不能已也。”可知高氏在圆明园的住所是韶景轩。

又根据《节次照常膳底档》中的记载:“乾隆元年二月十五日,禁止屠宰,“皇太后,承乾宫、钟粹宫贵妃等位,俱各止荤添素……”可知高氏的寝宫可能为钟粹宫。

如懿传高晞月为何死(如懿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高晞月高贵妃)(7)

  • 乾隆二年(1737年)八月,高斌之妻马氏携子高恒回京。在京期间,高斌之妻得以进宫拜见时为贵妃的高氏,并得皇帝赏赐吃食。

同年十月高斌闻知此事,就在十一月十三日上奏折谢恩。乾隆五年初,高斌之妻得以再次进宫拜见贵妃,并得以叩见皇帝。皇帝命高斌之妻一起看戏,并赐予其如意、䌷绫和缎疋等物。

死后
  • 乾隆十年(1745年)高氏病重,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皇贵妃,正月二十五日病逝,正月二十六日乾隆帝赐谥为慧贤皇贵妃。
  • 根据内务府《鸿称通用》中记载“慧贤”的“慧”字的满文为“ulhisu”,意为“有悟性”、“灵慧”,“贤”字的满文是“erdemungge”,意为“有德才的”。
  • 当日特旨令章嘉呼图克图携二十名喇嘛诵经,正月二十六日夜,特旨佛楼和尚等在吉安所大门下,置供一次。
  • 初次念经之七天,喇嘛移在吉安所大门外西侧厢房念经,后乾隆帝为高氏写下挽诗《慧贤皇贵妃挽诗叠旧作春怀诗韵》纪念她。

如懿传高晞月为何死(如懿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高晞月高贵妃)(8)

  • 一周年忌日,在六股道席子凉棚先请一百零八名喇嘛念经一百二十天,然后再请一百零八名禅僧念经一百二十天。
  • 高氏病逝后的超度道场除了将照皇贵妃例诵经五次外,还额外增加了雍和宫和栢龄寺的超度道场。
  • 其中,在雍和宫的道场更是派五百喇嘛(当时的雍和宫喇嘛满编为五百人)念过祝辞后于大殿诵经九日。
  • 乾隆帝还曾在清东陵所在地遵化为高氏的父亲赐予了近邻山陵的坟地,使得长眠地下的慧贤皇贵妃能在父母过世后与其长久相望。
  • 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1752年),与孝贤皇后、哲悯皇贵妃同日葬入清东陵之裕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