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父亲高清原图(雷老三随笔油画父亲赏析)

油画父亲高清原图(雷老三随笔油画父亲赏析)(1)

  撰文/雷玉辉·辽宁辽阳

  编辑/渝夫·天津河东

  【渝言不止】

  尽管渝夫不懂绘画艺术,但面对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还是被其与实风格和如刀笔锋深深震撼了。

  究其原因,想来是我出生于农村,多少了解一些父辈的辛劳与不易吧。

油画父亲高清原图(雷老三随笔油画父亲赏析)(2)

  早就仰慕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可当我站在这幅国画油画面前的时候,我还是被震撼了!

  这幅油画算上画框,比我高了两头!2米16!横着我能搂起油画1米52。

  《父亲》是罗中立1980年画的,当时轰动一时。这一年罗中立32岁,年富力盛,正是创作写实性油画水平最高的时候。凭借这幅作品,他在当年年底获得“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的金奖,从此,一举成名。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熟悉了解农村和农民。

  画中的“父亲”是大巴山的农民。他头裹白布、手端的旧碗清晰如真,阳光照射下的脸黝黑,其脸上有,似岁月的刀刻出的皱纹,眉弓上有早晨叶片上的露水,大粒而欲滴的汗珠,还有凸出的眉弓与凹陷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宽厚的鼻翼以及鼻梁右侧粗黑大颗的苦命痣!仅剩一颗门牙、半张的嘴、干裂的嘴唇和手中端着的这碗浑水,形成呼应。似乎这老人刚经过一阵辛苦的劳作,口干舌燥,正想端着水喝,突然来了一个熟悉或陌生的人,老人眼光注视着这人的一刹那。

  我查资料得知,罗中立创作《父亲》中的艺术形象来源于一位名叫邓开选的普通农民。

  20世纪70年代农民进城主要是淘粪,把粪作肥料。为了这个肥料,生产队、公社之间经常发生争斗,就是为了这个肥料,画家附近的厕所里都有农民住在里面,那时候城里面每一个厕所都有农民住在里面。

  农民过年的时候也守在那个地方,所以农民的那个神态和姿势,引起作者很大的震动,之后,他就画了收粪的农民,又画了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有了现在这幅作品,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改成《我的父亲》,最后去掉了“我的”二字更名为《父亲》。

  《父亲》产生后,赞美和非议就没有断过。有人认为罗中立为农民发声代言,可农民就是这个要饭花子样子吗?这是新时代的农民吗?有人认为《父亲》写实真切,让人们重新审视农民和父亲,给我们灵活的震撼,高尚的教育。

  其实,《父亲》这幅画名字来回改,还有“父亲”耳朵上夹的圆珠笔就是罗中立这件油画的妥协。

  欣赏美术作品,我们不要被任何固化的思维所影响,就单凭作品给我们的视觉冲击,我们就有无比的感动。据说,把这作品给大巴山的农民看,他们都不满意,说,哪有把人画得这么丑?可这正是艺术的审美。我们没有从画面中觉得农民怯懦,软弱和无能、麻木、呆滞、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悲观失望,而是感觉到农民的辛苦、委屈、艰辛和担当,这才是这幅画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意义。

  【作者简介】雷玉辉,辽宁辽阳灯塔市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阳市红楼梦学会秘书长,灯塔市政府公职人员。

油画父亲高清原图(雷老三随笔油画父亲赏析)(3)

油画父亲高清原图(雷老三随笔油画父亲赏析)(4)

油画父亲高清原图(雷老三随笔油画父亲赏析)(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