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一些思考(在乡村振兴的幸福路上迈出新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来陕西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延安走过的地方,如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革命老区焕发出勃勃生机。4月18日起《延安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老区新貌》。首先走进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看村民们的幸福新生活。

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的梁家河新村8号楼的刘晓红家里,一百多平方米的三居室宽敞明亮,沙发、茶几、液晶电视一应俱全。

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民 刘晓红:

每天早上起来就是把娃娃送了,咱们这儿配套的幼儿园近,娃娃一送,然后我就到后面上班去了,下午下班前来,有时候老人们接孩子,有时候我们能接。

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一些思考(在乡村振兴的幸福路上迈出新步伐)(1)

靠着当地良好的产业,刘晓红在梁家河村的书店里工作,爱人在当地的旅游公司当驾驶员,对于农村人来讲,她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也能够成为和城里人一样的“双职工”家庭。

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民 刘晓红:

我们两个,我在这上班着了,我爱人开那个接送上下班的车当司机。

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一些思考(在乡村振兴的幸福路上迈出新步伐)(2)

梁家河村村民生活发生新变化的,不仅仅是刘晓红家。这几天,正是苹果花开,梁家河村村民吕立卫和老伴一起,在自家的果园里疏花,他家共有10亩果园,尝到了苹果甜头的吕立卫前两年又承包了17亩,家里的生活过得很是滋润。

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民 吕立卫:

现在收入就是一年管理这片果园能卖个十来万。这样的生活标准,农民也就觉得可以了。

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一些思考(在乡村振兴的幸福路上迈出新步伐)(3)

如今,当地发展山地优质苹果899.2亩,流转土地30亩发展光伏产业,村集体年增收65万元。此外,梁家河逐步发展旅游产业,已累计接待游客6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不少群众靠着产业实现了致富,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今年68岁的石春阳,是梁家河村党支部原支部书记,忙碌了一辈子的他仍然闲不下来,淤地坝是他关心的地方。

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党支部原支部书记 石春阳:

我们这个坝总体上是60多亩地,是我们村上最大的一块地,后来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产量,所以搞了一套农业新技术。有了技术以后它就没有盐碱,所以就是更好利用土地,是这样的提高产量。

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一些思考(在乡村振兴的幸福路上迈出新步伐)(4)

如今的梁家河村,产业日渐兴旺。村里不仅发展了苹果产业、养殖业,修建了蔬菜大棚,还成立了乡村文化旅游公司,村民们有的到公司工作,有的开起了农家乐。依靠这些产业,村里人人有事干,家家有钱赚。

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 巩保雄:

我们下一步打算跳出梁家河发展梁家河,引进一些企业与我们合作一个蔬菜深加工项目,总共投资1.2个亿,投产以后人均收入再提高1万块钱,这样以来我们差不多就3万多元了,所以说,梁家河的村民日子会越过越红火,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会越来越高。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