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

1、理解主旨。

  文章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2、理清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段)介绍阿长的身份和姓名。

  第二部分(3-12段)简略叙述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背地里说人长短,睡相不好,阿长讲究许多繁琐的礼节和规矩。)

  第三部分(13-29段)详细叙述阿长讲长毛的事情以及为我买回《山海经》等一些书的过程。

  第四部分(30-31段)抒发对阿长深沉的怀念之情。

  3、概括文章所写的七件事,体会选材详略。

  读完本文后我们可以明确《阿长与〈山海经〉》围绕阿长共写了七件事:

  (1)“阿长”这个称呼的由来

  (2)阿长“切切察察”的毛病

  (3)阿长摆成“大”字的不雅的睡相

  (4)我所不耐烦的阿长给我讲得规矩和道理

  (5)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6)阿长“谋害”我的隐鼠

  (7)阿长买《山海经》给“我”

  4、体会作者对长妈妈情感的变化。

  鲁迅对长妈妈的情感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的。这种情感的变化是我们学习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我们清晰地从文中的7件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曲线:对阿长不好的习惯,我是充满了憎恶、讨厌、不耐烦;听到她讲“长毛”的故事后,我对她产生空前的敬意;当得知阿长踩死隐鼠后,我的敬意消失,产生怨恨;当长妈妈买来《山海经》时,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通过这个分析,我们可以轻松地得出本文的叙事线索是鲁迅先生对保姆阿长的感情变化。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1)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2)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3)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4)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5)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6)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7)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8)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9)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10)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11)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12)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13)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14)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15)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16)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17)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18)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19)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20)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21)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22)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23)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24)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25)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26)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27)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28)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29)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30)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31)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32)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33)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34)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35)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36)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37)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38)

人教版七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诵读)(3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