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师需要有什么经验(转入电子工程师的入行坎坷之路)

  2016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那一年我毕业了,开始了社会人的身份。那一年也是我们国家加入WTO的15年保护期结束的一年。那一年社会的口号是”工业4.0”“中国制造2025”.

  那一年也是特朗普战胜奥巴马胜利当选总统的一年。那一年也是”P2P”火热的一年。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口号声中,我来到了社会这所大学,开始了我新的学习。 

电子工程师需要有什么经验(转入电子工程师的入行坎坷之路)(1)

  都说“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土木机械两大护法,“不幸”的是我入了机械这个专业的坑。生化环材不用说,都是基础学科。土木机械这两个专业有个相同之处,都是曾经辉煌过的传统行业。蒸汽时代和电力时代都是很受欢迎的行业,但如今步入信息化时代。新时代下,社会的需求不再是这些了。其次呢,这些专业80%都是男生,女性属于吉祥物的存在,所以该专业内其实也反映了行业内**比例是很大差距的,脱单对这些行业的男生而言是内卷。另外呢,课程难度都很大,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稍不留神就会被这些课程挂掉,同专业曾经有半个班的同学参加补考。

  机械工程是个万金油专业,说他是万金油,是因为他面向的是制造产品,从产品的外形结构设计,动力设计,材料选择,到加工方法,设备控制,再到学习电气控制,软件编程。可以说任何生活中凡是能够被制造的物体都离不开机械工程这个专业,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机械工程很重要,但是人重要吗?带着美好的憧憬,机械工程师的梦想来到了现实中。

  人是离不开时代的发展方向的,只有顺着时代的发展方向走,才会有个人的成就。机械工程这个专业范围很广,要学习很多知识,要了解机械原理,要学习热处理,要了解加工工艺,材料的选择,产品的强度校核,电气知识等等,每一个方向要想学明白,都是一个很深的方向,每个方向都有很前沿的知识,短短时间只能是略知皮毛。就这样我来到了工厂。

  机械工程是和工厂紧密联合在一起的,不论是制造设备,还是使用设备,维护设备,以及设计研发设备,这些都是涉及机械工程。工作岗位很多,是个万金油专业。但是待遇并不如人们所想的那样美好,但实际上只能是吃不饱也饿不死。政治学上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实生活中是经济基础决定人们很多因素,恋爱,工作,结婚,生活。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在这个日益为资本垄断的时代,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这里就谈谈对制造行业的认知。实习的我进入工厂里的产品制造技术部门,该部门负责将研发部门的设计内容转化为实际生产的指导文件,以及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善。以我的观察,行业里五年内能留住的年轻人很少,在当今这个时代,工厂里对于工人的工资是按照最低工资水平发放,其余就是靠加班费。如果按照时薪计算,加班时薪是正常工作的2倍。但是即使是这样,也不过是国家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线。一个好的技术工人是需要时间去培养磨炼个人技能的,在一个最需要钱的年纪,同龄人一个个赚的比自己多,给自己喜欢的人买件衣服都没有余钱,父母生病都拿不出看病的钱。这样怎么能培养出技术工人呢?无产阶级的无产属性一览无余。除去房租和吃饭住宿,剩下的就仅仅是苟活。不能休息,不能生病,一旦休息或者生病了,就断了经济来源。

  再精密的机械,最终也是要有人来完成制造和组装的,这是由于越精密的机械,越是产量低,也就意味着对于人的素质要求高。在传统领域。德国日本瑞士的机械设备做的好,是因为有高素质的匠人在做。我们这里呢?工资低,还希望人家给你好好干,这不是革命年代了,”老乡参军给你家分地“,那是不可能的,资本的剥削属性暴露无遗。大家都是要吃饭的,凭什么资本就可以分得大部分劳动果实呢?那有人会问为啥工资低呢?本质上是我们的制造业看似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实际上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IT,金融相比,制造业是一个重资产行业。凭借个人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财务自由的。搞金融,搞IT。一个办公室,一个笔记本就可能开出一家公司,发布个人的产品。但是做机械的,没有加工设备,是无法实现产品的转化的。因为一个想法实现出来背后涉及到设计,材料,加工制造,装配等等一系列环节。尤其产品越精密,制造产品的母机越精密,动辄百万,与设备相比,人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的,因此技术工人的培养陷入恶性循环,没待遇,留不住人。留不住人,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下降。效益降低,削减人工成本(设备是不可能降低成本的,只能折旧,人工成本是可变资本)。但是同时设备越来精密,越来越高级。这也意味着对人素质的依赖越来越低。精密数控机床,越来越智能化,降低对人员的使用素质要求。这也意味着人的不可替代性也越来越低。 总而言之,东西做的太好,把自己未来的财路都断了,东西做的不好,现在的财路都断了。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机械设备,人家买回来,照着尺寸量一量,也就把东西做出来了(比如市场上的拖布,年年都有创新设计出来,但是一出来没多久都变成白菜价,大家都打价格战)。价格战饿死同行,累死自己,但是高端就在于稀缺,稀缺是由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迭代,完善。机床行业起码是砸时间和工匠精神的,但是,母机不好,其他行业的产品也不会有多好。欧美的工匠精神是因为高技术壁垒,但是在中国,工匠都去成不了家,不如去当房地产中介,那才实在。

  总而言之。绝大部分制造业本质都是资金密集型企业,有资本门槛。光是前期投资就要几百万,是巨头玩的游戏。制造业效益不好,人心浮动,年轻人待不住,因此我也动了转行的心。

  二.转行之路

  转行,转向哪里?

  《资本论》里讲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劳动力自身就是一种商品。商品的本质就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交换的。我在工厂里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需求和供给,也就是岗位需求度和毕业人数成正比,中国每年培养几百万工程师,”人才红利”,换句话说,人才不值钱,资本赶紧来剥削。

  当代人的三座大山,”教育”,“医疗”,”房地产“,教不起,病不起,住不起。”暴利行业“”IT“,“金融”,“殡葬业”外加上面三座大山。我想了想,教育行业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也不错,知识还没有还给老师。给别人讲课也是提醒自己,要实时上进。工作了一年。在此谈谈教育机构。教育市场化,医疗市场化,当市场化冲击各个行业的时候,就是道德缺失的时候,市场化是经济逻辑。一切向钱看让功利主义盛行。”阶级“永远存在,阶级固化也成为一个社会逐渐失去活力的标志。盈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教师的荣誉感和职业成就感不如公立,受资本和家长双重的压力。资本不会想让你有价值,只会压榨你,当你没用的时候,用更好的人来替代你。这就是现代商业的本质,人逐渐被物质化。

  按照这样的逻辑,分析一下自己,我能干什么?我能机械制图,学过电路板设计,能够敲代码。可是这样对于刚毕业的人,没有几年深入的磨练自己的技能,资本是不会用的。残酷的社会真相!

  痛定思痛下我决定转行做一名电子工程师。首先进行自我的优势,劣势分析,然后是对整个大环境的机会和风险分析。优势是本科阶段自己做了很多和电子控制有关的校内电赛活动,感谢母校提供了一个工程实训平台,让我接触了单片机和许多电子仿真软件,这些在**后工作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接触过这些东西但是未能深入的学习。劣势是自己经验不足,项目做的不多,那时候的自己搜集了网上几十家电子工程师的岗位职责要求,通信协议,EMC电磁兼容设计,高速电路板设计,FPGA设计,单片机常用外设电路,等等。现在的自己知道了电磁兼容设计是怎么回事,但是对于自己而言,感觉自己懂得太少了。电子封装只是略懂皮毛,芯片选型等等还是经验很少。没有哪家公司会把重要的产品开发交给新人的。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后。

  再看看机会和危险,首先我还年轻,有学习的动力和精力,处于北京这个有很多工作机会的地方。这就是天时和地利。威胁嘛,就是我经验不足,可能难以胜任电子工程师的工作。

  那我可以选择助理岗位,先做电子工程师的助理,这样让自己接触这个行业。有人说转行第三年。我想是这样的,离开自己的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自己懂得不多领域,”学习吧”。 

  疯狂的投简历,我有一个信念。“投100份简历”一定会找到自己的面试机会。果不其然,投到第20份的时候,收到了面试邀约,就这样起步了我的电子工程师之路。

  电子工程师重要的技能不仅仅是设计和编程,更重要的是有焊接技能,如何使用烙铁?如何使用热风枪?不同器件的焊接手法和加工方式?等等这些对于小白板的我头一次接触,基础操作稳定才能进行调试。学校里都是用洞洞板,和插件焊接。对操作者要求不高。实际工厂都是贴片器件,这就难度起来了。很容易温度控制不好把芯片焊接坏了,最麻烦的是排查错误。

  PCB的布局布线影响着电磁兼容性,很多布局布线的技巧在小小的电路板上体现出来,这些事通过经验和教训日积月垒获得的。有经验的工程师是用时间积累出来的。不断地犯错误,然后规避错误。就是因为电子工程师的职业是年纪越大经验越充足,这一点和中医很像。苦逼的年轻人。

  我顺利的进入电子行业,如今快要度过第四个年头了,经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给年轻人的建议,要去未来五年有发展的行业,扎根一个行业做满三年。刚开始的一年只是皮毛,后面才能深入的了解项目过程,完成整个项目。多看看《资本论》,思考一下自己的价值。

  后记 转行之后

  经历了三四个研发项目之后,对于产品的理解更深刻了,同时也更理解了,设计开发的风险和难度真的很大。要时刻为自己打气,让自己保持一个向上的头脑和一个永远学习的尽头。

  二十一世纪,是学习的时代,有梦想就要去行动,学习能力和行动力是支持人实现结果的能力。三年的低谷要过去了,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你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 https://edu.eda365.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