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颜回的故事(仲尼颜回孟子三者的不同)

孟子与颜回的故事(仲尼颜回孟子三者的不同)(1)

【仲尼,元气也;颜子,春生也;孟子并秋杀尽见。仲尼无所不包,颜子示“不违,如愚”之学于后世,有自然之和气,不言而化者也。孟子则露其才,盖亦时焉而己。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观其言皆可见之矣。仲尼无迹,颜子微有迹,孟子迹著。孔子尽是明快人,颜子尽岂弟,孟子尽雄辨。】

上面这段话,先是见自《二程遗书》,后来朱熹和吕祖谦将之编于《朱子近思录》卷十四、第二条。

这段文字中出现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孔子、颜回、孟子。并且针对这三个人物做了对比。

先看一下文字的大体意思:

孔子,是先天元气;颜回,是春天的生机;孟子,是秋天的肃杀之气。孔子包容天地万物,颜回以“不违、如愚”的学风展示给后世,有自然详和之气,不需要言语而能够实现教化;孟子则显露自己的才华,是时势促使他如此。孔子如天地之广大,颜回如春风化雨之气息,孟子如泰山巍巍的气象。以上都可以从其文字学说中看到。孔子浑然无迹,颜回略有迹,孟子踪迹显著。孔子是一个明澈爽快人,颜回很谦和,孟子善于雄辩。

孟子与颜回的故事(仲尼颜回孟子三者的不同)(2)

从文字中可以看出,自古以来,孔子是历代大家、学者们一致推认的圣人。孔子德配天地,如万古之明灯。颜回是孔子最看重的学生,他深得孔子学说的精髓。因此在颜回去世后,孔子哭了一天。后人称孟子为“亚圣”,既是仅次于孔子的意思,也表达了低于孔子的意思。在这段文字中,就清晰地表达这种意见。

这段文字描述了三位圣贤的气象。“气象”二字,气为内在修为,象是外在的表现。研究圣的文字学说,就是要脱离文字本身、去捉摸圣贤气象,从而向圣贤学习如何做人。钱穆先生就说:“中国儒学最要是在如何做人。”并认为:儒家学说就是告诉人们,可以通过修齐治平达到圣贤的境界,学其气象,就是入德之门。

这段文字中,还体现了一个至高的境界:和同天地。评价孔子“元气也、天地也”,并且称之为“无迹”。里面包括了天人合一的儒家核心思想。这也给了我们一个进学的阶梯。如果学习孔子气象有困难,可以从孟子开始。毕竟“孟子迹著”,有迹可循,进学之梯也。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