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之乡祁东标志(黄花菜热了)

俗语“黄花菜都凉了”,意思是错过了最佳时机地处湖南省中南部的祁东县是“中国黄花菜之乡”该县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的机遇,通过电商将黄花菜销往全国,利用跨境电商向泰国、越南、印尼等国家出口,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000061,诊股)销售,开辟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新路6月下旬开始,黄花菜进入采摘季,村民将采摘的黄花菜送到电商服务点,昔日每斤20元“肩挑手提沿街叫卖”的黄花菜,如今网销价每斤35元,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黄花菜之乡祁东标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黄花菜之乡祁东标志(黄花菜热了)

黄花菜之乡祁东标志

俗语“黄花菜都凉了”,意思是错过了最佳时机。地处湖南省中南部的祁东县是“中国黄花菜之乡”。该县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的机遇,通过电商将黄花菜销往全国,利用跨境电商向泰国、越南、印尼等国家出口,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000061,诊股)销售,开辟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新路。6月下旬开始,黄花菜进入采摘季,村民将采摘的黄花菜送到电商服务点,昔日每斤20元“肩挑手提沿街叫卖”的黄花菜,如今网销价每斤35元,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红”。

热销的黄花菜背后,是祁东县电商扶贫的精彩故事。

农村电商初长成

祁东是农业大县和省级扶贫重点县,特色农产品非常丰富,黄花菜、酥脆枣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性产品”。2016年4月,祁东被列入电子商务示范县和湖南省农村电子商务推进重点县。该县抓住机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围绕“贫困村农产品网上零距离进城,价廉物美工业品网购零距离到家,贫困村青年在家零资本电商创业就业”,把发展农村电商与推进脱贫攻坚结合起来。金融机构针对电子商务发展需求,创新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业务与电商融合发展,增强了金融精准扶贫的协同效应。

祁东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国民告诉记者,2016年祁东县电子商务销售总额7.85亿元,其中黄花菜、酥脆枣、红薯粉丝、红薯干、橙子糖、麦芽糖、草席、土鸡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总额6.12亿元。贫困村村级电商便民服务站、个人网店年销售额1.12亿元,涉及贫困村56个,占全县贫困村的53.8%。2016年,该县获评湖南省电商扶贫推进工作先进县。

据祁东县商务粮食局副局长王山中介绍,2016年8月,该县组织祁东县黄花菜专卖电商精准扶贫活动,通过“邮三湘”平台网上销售黄花菜,一个月网销3.2万盒黄花菜,筹集扶贫款41.6万元,全部用于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今年上半年,该县电子商务交易额6.18亿元,同比增长30.6%,其中农产品销售3.9亿元,同比增长24.3%;新增电商企业16家,同比增长41%;新增微店、个人网店161家,同比增长40.3%;新增贫困村电商便民服务站点17个。

为助推农村电商发展,该县引进农村淘宝、京东、农民伯伯、邮乐购、众农联盟、网上供销社等知名电商,建成了一个集物流、仓储、电商孵化、培训、创业、金融、快递为一体的现代化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网上“祁东县特色地方馆”,助力“一村一品”和“一县多品”的打造,把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为解决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该县整合物流快递资源,建立物流分拨中心和村级电商便民服务站,通过云仓储、众运联盟等平台,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县行政村、24小时内货物进村入户的现代化村级物流体系,且降低了物流成本。

为宣传推广农村电商,该县已组织多批电商免费培训,主要针对农村创业青年,已累计培训8000余人次。记者在该县采访期间,该县正举办电商扶贫专题培训班,来自全县各乡镇、55个贫困村的400余名创业青年、电商从业者、村民和村干部接受了系统的电商业务培训。据介绍,以往参加过培训的学员,部分进入电商企业工作,月均收入超过3000元,不少人自己开设网店,年均盈利5万多元,真正实现了自主创业、脱贫致富。

枣园村的“红薯大王”

从祁东高铁站出发,记者乘车去往灵官镇枣园村。一条蜿蜒的水泥路把我们引到位于山坳深处的村部。枣园村地处祁东、祁阳交界山区,是省级贫困村,共有23个村民小组,477户154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242人。该村山高、田少,以往交通不便,电力设施老化,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外出务工。老百姓(603883,诊股)主要种植红薯、紫薯、菱角、冬笋等。2014年人均收入仅2000元。

29岁的村民李方卿16岁去深圳打工,后自学电子商务,2011年春节回家探亲时了解到家乡电商创业环境优良,毅然决定返乡开始电商创业,销售家乡特色农产品。经过近几年的艰苦打拼,他由原来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辆摩托车的小小网店,发展到现在年网销量突破500万元的枣园村电子商务公司。

李方卿在自己网店做强做大后,组织指导当地村民按照统一标准种植红薯,包量保底收购村民种植的红薯,并招募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过严格培训,高质量加工红薯制品,通过自己的网店销售。2016年,该村种植红薯1563亩,枣园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共收购81户贫困户自产农产品86吨,共销售504.6万元。带动52户贫困户脱贫,帮助8户贫困户就业,户年均增收3000元。

同行的人民银行祁东支行行长封晖告诉记者,该支行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贫困村将金融扶贫服务站、助农取款点、电商服务站整合到一起,降低管理成本,方便金融机构和村民。如今的枣园村,电子商务公司与村金融扶贫服务站、助农取款点融为一处,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包装红薯干,并将红薯干、葛根粉、萝卜干、笋干、鱼干等特产通过物流发往外地。

“农民伯伯”的抱负

祁东籍青年刘易战本在北京创业,小有成就,看到家乡电商的发展前景,他于2015年11月回祁东创办“农民伯伯”电商品牌,经过一年半的迅猛发展,“农民伯伯”已在湖南、重庆、青海等8个省市建立了分支机构,开设近1200家农村电商服务站,覆盖600多万人群。

“农民伯伯”于2016年3月初与中国农业银行祁东支行合作,在全县“农民伯伯”服务站,逐步布设“惠农通”金融机具,这些服务站已具备代购代售、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收发物流快递、百姓服务、综合缴费、助农取款等十多项服务功能,周边3公里以内的百姓综合缴费、金融服务基本上可在服务站完成。

据刘易战介绍,他刚刚从祁东县电商扶贫专题培训班讲完课回到店里,创业的激情让忙碌的他看上去精神抖擞。他计划在全县55个贫困村实现电商扶贫全覆盖,并建成8个电商扶贫示范站点。他介绍,“农民伯伯”已在全县贫困村中建立了21个电商服务站,贫困村开办的网店有68个,总计卖出农特产品520余万元,有18个网店单个网店销售额超过20万元。他坦言,贫困村电商扶贫全覆盖和电商示范点建设需投入130多万元,资金方面还有点压力,希望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

在“农民伯伯”的示范带动下,祁东县吉祥食品、有吉食品、劲松食品、新丰果业、路峰食品等电商企业,在电子商务做大的同时,带动了公司所在地黄花菜、红薯系列制品、酥脆枣等特色农产品的快速发展,全县已有22位创业青年开设的个人网店年网销额突破百万元,淘宝、京东、农民伯伯、网上供销社、农交汇、邮乐购已在该县建立县级运营中心。随着民间电商扶贫力量的不断壮大,移动互联网、祁东电商企业G50峰会等民间组织涌现,他们在发展电商业务的同时,加大对贫困村电商创业的帮扶,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热”了的黄花菜,是一盘带着乡土气息的鲜美佳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